APP下载

论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019-06-08袁文慧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成长成才启示习近平

袁文慧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和重要内容,分析了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所具有的重要启示。指出,应优化高校教育环境,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打好基础;大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实践教育培养青年的实干能力。

【关键词】 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大学生;成长成才;启示

一、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的背景

1、关注青年人的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优良传统

我国历代领导人始终将青年教育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位置,并对青年大学生寄予厚望。毛泽东同志说:“青年就像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邓小平同志提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一切事业的继承者。”[2]江泽民同志指出:“青年要承担起建设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必须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大势。”[3]胡锦涛同志曾讲:“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4]由此可以看出青年教育在国家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5]青年强则国强,国家的发展宛如人的成长,青年期是最健壮的时期,而国家的发展进步正需要青年大學生发挥砥砺前进的作用。同时,数代领导人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予以支持,从学校建设、教师配备、成长计划等无不是中国逐步走向强大之反映。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教育思想明确了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及时代使命,展现着人文主义思想,更是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的殷切希望。

2、关注青年人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从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封建社会亦或是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人的发展与进步,国家的进步也是青年人进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青年群体作为人才储备的主力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

3、关注青年人的教育是青年人健康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青年人健康成长成才离不开教育,而对青年人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国家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及教师的配备等都需要完善并均衡。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青年人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城乡差距、沿海与内陆的差距无一不体现在教育中,不同环境培养的青年人也不尽相同。因而,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经济,缩小国内空间差距,合理安排教育资源,让更多年轻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年人宽广的视野,具有深度的思维及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使青年人成长成才。

二、习近平青年观的基本内容

1、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根据青年发展特点,结合国家发展前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以及国外的复杂形势,提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青年。青年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更要不忘初心,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有理想,是培养青年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形象地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钙”,如若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取得今日之成果源于理想信念的坚定,认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前进。广大青年更应该树立远大理想,端正求真务实的态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思想和认识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坚定的理想面对困难,有助于青年实现中国梦。

有本领,是培养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蓝图赋予了青年新的历史使命。承载新使命就应有新作为,要有新作为必须要练就新本领。一要努力学习,终身学习,学无止境。无论在校或已工作的青年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深钻专业知识,加强自身本领。二要学会创新。在平日学习中学会积累与钻研,当量变积攒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而这样的质变就能带来知识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因而,广大青年练就本领的同时更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有担当,是培养青年成长成才的最终目的。青年人的担当势如破竹,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担当意识,就是建构中国梦的过程。习近平同志指出:“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青年群体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要从思想、行动上学会担当,任何事不要空谈要用实践证明。同时, 青年群体要努力成为时代的开拓者、奋进者,自觉承担起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重任,在历史担当中书写人生华章。

2、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青年大学生

自古以来家国情怀就在中国人心中延绵不绝,无论是汉朝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亦或是中国近代燕园学子提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都是中国青年爱国爱家的情怀,无国则家不在。因而,从古到今,青年人的家国情怀生生不息,浸润在每个人的心中,并感染着代代中国青年为国为家奋斗不已。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青年教育更是重中之重。2018年9月26日全国教育大会更是着重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更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有国才有家,青年必须认识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体味家国情怀。

三、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启示

习近平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青年人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对青年人以及青年人的工作要求都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与建议。其中,运用了大量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将高校对青年政治教育工作对于青年的发展的影响做出了解释,要求高校重视青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出具有较高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的优秀大学生。

1、优化高校教育环境,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打好基础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大学对于青年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大力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大学思政教学方式,优化思政教学资源,加强思政教育的新媒体建设,提高思政教育水平。最后,教师对培养高级实用性人才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要认识到师德与行为建设的重要性,将师德与行为建设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改革的重点来抓。强调以德治校,把师德与行为建设作为展开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全面开展高校教师队伍、学生的德育培养,提高整体思想道德水平。

2、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顾名思义就是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青年人,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也正是中国发展的中坚力量。各大高校都有这样一个组织—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该培训班吸收高校中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单独教育,使其深入领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学其精髓并指导实践。而高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的希望,是能够最快接受新鲜事物、学习高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一代人,是我国新时代的接班人。人才与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青年大学生本身就是最杰出的人才,也将是掌握技术的全能型人才,是人才与技术有机融合的新生力量,是国家富强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高校都要重视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扩大覆盖面,将马克思主义精神浸润在青年大学生的生活中,争取使人人成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

3、以实践教育培养青年的实干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青年大学生需要明确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又要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习创新,最终培养自身的实干能力。在校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要珍惜时间不断充实自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说在嘴上,而重在行动。大学生需要明白,只有勤勤恳恳地学习深造,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才能实现人生目标,才能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切勿眼高手低,学会从基层做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历练,投身社会,培养实干能力。

四、结语

习总书记说,“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的成长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培养培育至关重要,关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习近平的青年教育思想指引着中国青年大学生的发展方向。同时,青年大学生也只有在党的培养下,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忘初心,才能将个人的命运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结合起来,走出辉煌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莫斯科演讲[N].人民日报,1957-11-17(3).

[2]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M].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4.

[3] 江澤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04-30.

[4]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EB/OL].新华网,2005-01-18.

[5]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2).

猜你喜欢

成长成才启示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积极引导大学生士兵立志军营成长成才
大学校园功能区规划对学生的影响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