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品流通渠道变化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实证分析

2019-06-07饶毅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

饶毅

内容摘要:商品从生产领域流转到消费领域必然要经过流通渠道,流通渠道效率将会决定商品流通总体效率。本文分析了商品流通渠道的作用、构成要素、基本结构等相关理论,并深入探讨商品流通渠道变化的动因与趋势。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商品流通渠道呈现出明显的电子化趋势,流通链路更加丰富,贸易企业选择的空间也更大。流通渠道变革优化了国际贸易结构和总体布局,提高了国际贸易总额与流转效率,相关实证分析数据也表明,流通渠道变革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子,有助于提高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商品流通渠道   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   流通链路

商品流通渠道的内涵

(一)商品流通渠道的作用与构成要素

商品流通渠道决定着商品流通方向,在商品交易和分配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流通渠道向上游制约着生产者的产能和库存,向下游制约着消费者偏好与选择,由此可见商品流通渠道在商品交换和社会再分配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中转作用。商品流通渠道不仅决定着商品流通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说也会对货币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无论是对生产者、消费者还是整个国民经济,流通渠道所发挥出的作用都是关键的、直接的,只有科学、合理地构建商品流通渠道才能够创造出更多商品流通价值。

流通渠道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流通当事人、流通组织形式和商流方向。生产制造商是主要流通当事人,也是流通活动的起点;消费者是商品的最终需求者,流通渠道存在的意义就为最终消费者服务,消费者是商品流通活动的终点;此外,在商品流通渠道建设中,还有物流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市场研究机构和金融保险机构。流通渠道的组织形式涵盖了商品流通各個环节,这些环节主要指商品收购、存储、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流通渠道组织形式是商品流通承载的客体,只有这些网络或体系形成之后,商品才能够顺畅地在渠道内流通。商流的主要方向是从生产领域流向消费领域,但由于商品种类繁多,产销关系也复杂多变,因此商品流通渠道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的。

(二)商品流通渠道的基本结构

商品流通渠道的结构关系到商品流通效率和成本,渠道结构主要是指商品由生产领域流向消费领域的过程中,各个参与主体和组织机构的基本构成方式。商品自身的特点会决定商品流通结构的组成方式,流通渠道的结构主要包括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和空间结构。纵向结构涵盖了商品流通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如生产者、消费者、中间商等,根据产品特点及是否存在中间商,纵向结构又分为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横向结构是指商品流通过程中链路的宽度,即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实现路径数量。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交织在一起就形成流通渠道的空间网络结构,无数个局部空间流通网络结构最终形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流通网络结构。商品流通渠道的变化主要指流通渠道结构在空间上的优化,基于不同商品类别而选择最优流通渠道,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实现商品流通领域的资源优化配置。互联网发展颠覆了传统商品交易方式,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流通渠道产生直接影响,也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与总量。

流通渠道变革趋势

(一)商品流通渠道变革的动因

消费者需求是商品流通渠道变革的基础,如果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那么这种针对于该种商品的流通渠道就会拓宽,供应链就会缩短,因此从本质上说是商品的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决定了商品流通渠道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商品流通效率的提高是商品流通渠道变革的源动力之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商品交易方式,也带来商品流通方式的变革。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影响会带来劳动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会带来商品流通效率的提高。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通,给中间商预留了大量利润空间,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商品流通之间的透明度显著提高,商品销售各个环节之间都没有秘密可言,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品生产者能够直接与消费者沟通,不再需要过多中间环节,而发达的物流网络和支付体系也为流通渠道变革提供了技术上和物流上的支持。此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生产者之间存在十分激烈的竞争,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下去,也必须改变流通渠道,以发挥出本企业产品在价格上的优势。

(二)商品流通渠道的变化趋势

在互联网背景下,商品流通渠道表现出明显的电子化趋势。电子化商品流通渠道结构的出现,改变了原有商品流通渠道的运行原理、结构模式和渠道成员构成,传统商品流通渠道与电子化商品流通渠道的结构对比如图1所示。

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影响下,商品流通渠道出现了电子化趋势,网络技术促使买卖双方在线交易的方式,开始替代传统的面对面交易方式。而传统商品交易模式和流通模式向电子化方式转变,也并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够完成的,相反是一个长期过程,更多表现为两种商品流通模式的融合。商品流通渠道模式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简单的转型,即在原有流通模式的基础上融入电子商务元素,例如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业务沟通等,但这种模式本质上还是传统流通模式;另一种流通模式是电子流通模式,即按照电子商务的标准构建商品流通渠道,完全依据互联网交易规则办事。而目前尽管电子商务的商品交易模式和流通模式已经成熟,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与标准,还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因此,现行的电子化商品流通模式大都介于两者之间,并未完全实现商品流通渠道的电子化。

尽管如此,商品流通渠道的电子化是未来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商品流通渠道电子化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共享信息平台的构建,离开了信息传递与共享,电子化商品流通渠道无法实现。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现有商品流通渠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虚拟化趋势,商品交易场所不再固定,商品渠道中间环节节点企业的重要性开始降低,供需双方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易的电子化。诚然,全面实现商品流通电子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前我国商品流通方式更多表现为传统流通方式与电子化商品流通方式的结合,随着我国物流体系、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和电子化流通方式将会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商品流通渠道的变化对我国流通产业和整体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能够提高国际贸易的流通转型和交易总额,也有助于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和总体布局优化。

流通渠道变化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实证研究

(一)优化国际贸易结构与总体布局

流通产业的发展、商品流通技术的创新及商品流通渠道的变革,将会从根本上优化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及总体布局。流通渠道的变革与升级,将会逐渐分解原有渠道模式下的国际贸易产业链,并形成全新的、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将会直接影响国际贸易总额与效率。在电子商务和流通渠道的影响下,传统产业部门也会优化升级,并实现产业内部生产要素的合理化分布及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电子化商品流通渠道缩短了生产商与国际贸易商之间的供应链长度,促进了贸易结构优化与国际贸易增长模式的转变,同时电子化商品流通渠道也给了国际贸易商更多选择空间,可以选择产品质量更优的供应商,无论是电子化交易方式还是流通模式,都显著提高了国际贸易中商品流通效率,大大缩短了供货周期。受到传统商品流通渠道和交易模式的影响,我国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无法对供应链、货源及产品质量实施有效控制,影响了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而流通模式变革也将会有效改善原有国际贸易中粗放型增长方式,推动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

电子化商品流通渠道建设能够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总体布局,协助国际电子商务体系创建新型商品流通平台。融合了多种交易方式的商品流通平台,能够提高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易双方的信心,并降低国际贸易中的风险。我国国际贸易总体布局中,不仅包括轻工业品、纺织品和食品等,随着我国电子技术产业和高精度制造产业的完善,一些高科技产品和高端机械制造类产业也被纳入出口贸易总体布局当中,而畅通、高效和安全的流通渠道,将会是完善总体出口产业布局的关键一环。总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高效率、扁平化、快捷安全的商品流通渠道,能够逐步优化我国国际贸易结构和总体布局。除此之外,电子化商品流通渠道还能够提高我国国际贸易交易总额与商品流转效率,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

(二)提高国际贸易交易总额

随着国际贸易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包括商品流通渠道在内的众多经济变量,都会对国际贸易总额的波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经典贸易波动理论出发,重点研究商品流通渠道变化,对于国际贸易交易总额的影响(相关统计分析资源和数据来源于2008-201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网)。选定4个大类经济变量中的7个具体指标因子,研究商品流通渠道变量对国际贸易总体的影响程度,具体指标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变量中的GDP增长率x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x2,财政政策变量中的收支差额增长率x3、出口退税率x4,货币政策中的信贷总额x5、汇率指数x6,流通政策中的商品流通渠道影响因素x7。运用SPSS软件对7个指标变量进行分析,KMO检验值为0.613超过了0.5,而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概率为零,证明因子分析模型具有良好效果。以选定的7个指标作为公因子,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综合因子得分yt:

其中,τ0为初始回归系数,τ1-τ7为影响国际贸易总额的各个因子系数,ε为误差项。以2008-2017年我国出口数据为描述样本,统计分析了7个影响因子的得分情况,如图2所示。

图2中显示商品流通渠道因子x7和出口退税因子x4对国际贸易总额的影响程度最大,对于综合分值的影响程度也最大。以我国电子商务和电子化商品流通渠道最为发达的浙江省为例,分析其2012-201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情况。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浙江省商品流通渠道电子化的比率大致与该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率趋同,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商品流通渠道的电子化能够带动进出口国际贸易产业发展,这种发展是一种均衡的发展,不仅表现在贸易总额增长方面,还表现在国际贸易流转效率提高方面。

(三)提升国际贸易流转效率

商品流通渠道创新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商品流通渠道的电子化趋势促进了新型商品流通网络构建,使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商品流通的链路增加,因此在国内商品运输过程中,进出口贸易商和国内企业可以选择最经济的商品流通渠道;在国际商品运输中,来自于国内的进出口贸易商与国外客户之间也可以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选择最佳的国际商品流通渠道。国内和国际商品流通渠道的电子化趋势,为进出口贸易商提供了更多流通渠道选择,能够提高商品流通效率。电子化的商品流通渠道还能够逐步规范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的商品流通次序,縮短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流转时长,逐步形成一个动态化商品流通网络系统。在提升进出口国际贸易综合和商品流通效率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进出口企业的核心作用,以进出口企业为核心打造大型电子网络贸易平台,既负责指挥整体的国际贸易商品交易,又能够根据具体交易时间和交易总量选择合适的商品流通渠道。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融合了商品交易功能、进出口退税及报关功能、海外支付功能和跨境物流功能,显著提高了进出口国际贸易效率,逐渐推动国际电子商务体系构建。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电子化的商品流通渠道,对国际贸易的方式选择与未来发展趋势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国际商品流通渠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国际贸易会朝着电子化、平台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结论与展望

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带来商品流通渠道变革,而高效率的电子化商品流通渠道反过来又会带动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电子商务大环境下商品流通流通渠道的变革及给我国国际贸易产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当前全球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乏力,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保护主义盛行,给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带来严重冲击。目前,我国可以依靠强大的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过渡,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还需要继续深度挖掘国际贸易市场的巨大潜力。

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和商品流通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呈现融合化和均衡化的总体趋势。随着我国制造业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产品质量水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并能够在强大的内需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渠道支持下,发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商品流通渠道的变革不仅增加了国际贸易总额,还提高了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流通效率,我国国际贸易产业也因此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商品流通渠道电子化的趋势和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也会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凡.商品流通渠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有效拓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7(1)

2.黄雨婷,刘向东.商品流通渠道组织化与出口企业的外贸转内销调整——互联网经济下的新探索[J].财贸经济,2016,37(9)

3.刘玉玲.我国商贸流通效率测算及演进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4)

4.林英泽.“一带一路”战略区商贸流通效率提升路径探讨[J].经济问题,2016(12)

5.李冠艺,徐从才.互联网时代的流通组织创新——基于演进趋势、结构优化和效率边界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1)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电子商务人的核心能力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期刊订阅电子商务平台
国际贸易融资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