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的家训
2019-06-06木匠
木匠
提起汤显祖,你能想到什么?“临川四梦”?那跟我一样,我也是一提到他就会想到这个,“临川四梦”是指他创作的四个剧本——《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其中尤以《牡丹亭》最为著名,就连他自己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晚号清远道人,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八月十四日,出生在江西临川文昌里一个世代读书人家,祖上四代均有文名。其父汤尚贤,是嘉靖时著名老庄学者、藏书家;其叔汤尚质,酷爱戏曲,好像还从事过戏曲活动,其母亦是一熟读诗书之人。
汤显祖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耳濡目染,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严于律己的好品质。他5岁开蒙,12岁能诗,13岁学古文,14岁补县诸生,21岁中举,可谓少年得意,举业顺畅。
然而,造化弄人,汤显祖直到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才考中进土。
此后,汤显祖先后担任南京太常博士、詹事府主簿及礼部祠祭司主事等职。由于他个性率直,得罪了不少人。万历十九年,他被贬官到雷州半岛徐闻县为典史。一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
遂昌,当时还是一片蛮荒之地,汤显祖一到任,就除虎患、制豪强重教化、课农桑,把遂昌治理得井井有条,人谓“仙乡”,而汤显祖也被乡民们尊称为了“汤仙令”。
可是,自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有感于官场的黑暗,遂向吏部请辞了遂昌县令。
汤显祖回到家乡临川以后,即在香楠峰下建了一个新宅“玉茗堂”,从此,开始了他“为情作史”“自踏新词教歌舞”“自掐檀痕教小伶”的快乐生活。他的“临川四梦”就是在这个时候写成的。另外,他还和友人一起集资创办一个书院——崇儒书院。
汤显祖一生光明坦荡,不光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子女的要求也很严格。他还写了一个《四香戒》:
不乱财,手香;不淫色,体香;
不诳讼,口香;不嫉害,心香。
常奉四香戒,于民得安乐。
警示子孙勿“乱财”、勿“淫色”、勿“诳讼”、勿“嫉害”。
又作《粒粒歌》,要求子孙珍爱粮食和书籍:
米粒粒,我所入,不爱惜之真可泣。书篇篇,我所笺,不爱惜之真可怜。何足可怜与可泣,窖粟藏书争缓急。清遠楼头笑一场,后辈谁开玉茗堂?无人解种丰年玉,不作书囊作饭囊。又作《智志咏示子》,要求子孙要有远大的理想:
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
惰士鲜明体,昏人无出意。
兼兹庶其立,缺之安所诣。
珍重少年人,努力天下事。
又作《望耆儿》,要求子孙要热爱劳动,重视农桑,万不可养成游手好闲的毛病:
雨过杏花寒食节,秣陵春色也依然。
闲游不是儿家业,大好归来学种田。
又,其《文昌汤氏宗谱·家训》有云:
“耻者,有羞愧能有所不为之谓也。孟子日:‘人不可以无耻。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故孔子不饮盗泉之水,耻其名之不正也;钟离意不拜金珠之赐,耻其来之不洁也。”
“廉者,有分辨,临财毋苟得之谓也。故以廉名者,非必巢由务光之辈,而后可尚也。苟道义无愧,则舜承尧禅,禹承舜让,亦不害其共廉……是以原思有宰粟之辞,而孔子止之。曰:‘毋受之,无妨于廉也。齐王有兼金之馈,而孟子却之,日:‘君子不可以货取。
“忠者何尽已之心谓也。事君而不尽其心则为奸佞。为谗諂,当时非之,后世讥之。是必思君之爵禄我,匪徒富贵我也,以作忠望于我也。
“礼者履也,不可斯须去身者也。在天为天秩,在为人常体之则。可希圣希贤,失之则同归于禽兽。”
正是在汤显祖的循循善诱之下,他的五个儿子,个个都颇有乃父之风。而且临川汤氏一族,自汤显祖以下,十余世“或以文章传、或以政事显”,竟然还形成了一个“汤学”。再后来,临川被誉为“才子之乡”、“教育之乡”,“汤学”之教,功不可没。也真称得上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