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推广和普及

2019-06-06詹燕秋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普及新时期

詹燕秋

摘要:本文探究新时期优秀群众文化的推广和普及路径,以期能为优秀群众文化发展提供帮助,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繁荣。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推广;普及

笔者认为,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文化中最庞大、最丰富的文化形式,无论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已成为社会体现自身文化特点和文化活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新时期,不能因为一味的追求经济建设而忽略文化建设,应当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既能改善社会的经济情况,又能让社会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依旧保持原有的特点和活力。

一、优秀群众文化

(一)群众文化的内容

群众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物质文化包括房屋建筑、生产生活资料等物质化的东西,也就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老物件”“老古董”;精神文化包括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娱乐活动等体现群众精神生活的东西。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文化是群众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群众文化的作用

群众文化共有如下几个作用: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优秀的群众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比重非常大,推广和普及群众文化,即保护社会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群众文化是彰显社会地域特色的符号,尤其在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区域的农村中依然会保留传统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是中华社会文化中的瑰宝,不可轻易舍弃;第三,群众文化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有效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平稳性。

(三)群众文化的保存现状

自然村落逐漸衰落和消亡,使得很多宝贵的群众文化就此失传;新社会改造活动使得社会原有的祠堂、寺庙等被拆除,导致群众文化迅速流失;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农村,大量人口外流形成“空心村”,更不利于保存、推广和普及群众文化。

(四)新时期对优秀群众文化推广和普及的影响

第一,城镇改造策略的实施会改变群众文化的存在基础,使得群众文化失去生存载体;第二,优秀群众文化是社会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推广和普及和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战略同步、同心;第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群众文化推广和普及提出严峻考验,许多优秀的群众文化正因为经济发展而逐渐消失。

三、新时期探究优秀群众文化的推广和普及路径

(一)构建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动态平衡关系

1、以发展社会经济为根本目标

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所以发展社会经济是社会振兴战略的根本目标。而在此目标基础上,社会振兴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需要根据社会的具体情况,如人口、文化、地域、民族等等,确定其发展定位,并和群众文化保护相结合,体现振兴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以保护群众文化为主要方式

优秀群众文化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在以发展社会经济为目标的基础上,应以保护群众文化为主要方式,凡是涉及到房屋动迁、人口迁移、开山填坑等社会建设行为,都需要结合保护群众文化的措施,优化社会建设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优秀的群众文化。

(二)创新群众文化推广和普及和开发模式

1、为群众文化提供新的生存载体

以农村文化为例,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国,群众文化的最初载体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但是在新时期,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进入农村,并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代替了原有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导致群众文化失去生存载体,所以,在进行农村建设改造的过程中,要为群众文化提供新的生存载体,例如开发旅游业、打造群众文化发展平台等等。

2、推广和普及群众文化的精神火种

群众文化中的精神火种是其能够生生不息的最大原因,这源于中华社会文化对群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所以,在进行城镇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同步进行群众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优秀群众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只要精神不灭,那无论经济建设如何进行,优秀群众文化始终留根,终将开花结果。

(三)为群众文化推广和普及提供高素质人才——以农村文化推广和普及为例

1、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吸引人才回村

农村经济只有发展的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才能让那些已经离村多年的人重燃回村建设的欲望。目前,离乡在外打拼的中年人大都已事业有成,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也将成为推广和普及农村文化的生力军,并有充足的实力去支撑农村文化的推广和普及和发展。

2、宣传社会振兴战略,鼓励城市人才深入农村

社会振兴战略下,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才看到了农村未来的发展前景,都纷纷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农村,这为推广和普及优秀农村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国家应进一步强化社会振兴战略的宣传力度,继续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才深入农村,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为农村文化构建一个“家”,使其在这个特殊的家庭中茁壮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优秀群众文化的推广和普及之路需要从构建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动态平衡关系、创新群众文化推广和普及和开发模式以及为群众文化推广和普及提供高素质人才三个方面入手,切实为保留优秀群众文化的内容、推广和普及优秀群众文化的内涵提供保障。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更多更好的推广和普及优秀群众文化的路径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敬明.论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群文天地,2013 (2):49-50.

[2]王军.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略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

[3]张丽.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7 (2):292-292.

[4]董桦.试论新时期如何在群众文化中打造品牌活动——以太原工人文化官全健排舞推广为例[J].大众文艺,2012 (22):211-211.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普及新时期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