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实施赏识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9-06-06张文杰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赏识实施教育

张文杰

摘要:本文从赏识教育的合理性、优越性,以及实施赏识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阐述,同时结合笔者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案例进行剖析,去印证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赏识;教育;实施

赏识,意思是因认识一件事物的价值而赞赏。在教育中能够赏识每一个学生,是一种教育境界,是师生之间的和谐与平等,是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在教育教学中合理运用赏识教育,必然会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一、賞识教育是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客观规律的尊重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每个孩子因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身体条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等因素,造成了他们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我校地处城乡交界,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周边农村和外来工的孩子。由于父母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子女的教育主要是以指责、打骂为主。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大多在学校的成绩、纪律也比较一般。如果教师没有深入分析原因,对他们还是采取批评的教育方式,只会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越来越差。所以,我们实施的是一种正面的、包容的,以赏识、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感受到相互间的平等和尊重,从而逐步走出负面教育的阴影,并爱上学习,喜欢上学。

二、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习兴趣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拥有了自信,就会事半功倍。小学阶段正是自信心建立的关键时期,孩子们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赞赏,并在赞赏中不断提高自信。

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我发现平时很少主动举手发言的“小不点”李洁居然举手了,我马上提问了她,她的回答非常准确,我又对她的能按老师要求进行课前预习进行了表扬和鼓励,还向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几节课下来,李洁变了,平时不敢说话的她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成为了主角,还和小组成员一起展示了他们的思路。下课后,李洁会来到我身边要帮我拿东西,回办公室的路上她悄悄地对我说,她很喜欢上数学课。到了这个学期,李洁已经是我其中一个数学科代表了。

看着这个三年级才插班进来的外省小姑娘进步这么快,使我深深感受到,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随时去发现、赏识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哪怕是很细微的一个闪光点,通过及时的激励,让孩子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三、通过赏识教育去激发学生的潜能

每个孩子都具备了无限的可能性,通过赏识教育,能够挖掘儿童潜力,做到人尽其才,尊重学生的差异,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各种的特长、天赋就会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会带动其它各个方面的提升。

刚刚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叫小军的男孩子,由于平时比较调皮,学习成绩也不好,是班里的捣蛋大王,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玩。在一次活动课中,我发现小军对篮球的球感特别好,而且他长得也比其他同学要高;于是,我专门过去和他一起打球,其他爱好篮球的同学也一起参与了进来。活动结束后,我特别对小军的篮球技术进行高度评价,同学们也纷纷夸奖他,弄得他既害羞,又高兴。那次以后,我发现班里的同学开始和小军在一起打球,小军的行为也开始有了改善,我抓住这个机会,在班里再次对小军进行了表扬,并提议选他做篮球队的队长。在得到了我和同学们的肯定后,小军的改善就更加明显了,除了认真做好队长的工作外,上课认真了,平时不再违反纪律了。我再通过和他谈心沟通,及时向他的家长汇报他的进步,使他慢慢地融入到班集体当中,成绩也逐步提高了。上了五年级,小军进入了学校的篮球队,代表学校参加了多项比赛,并取得了许多荣誉。毕业后,由于篮球特长,各项评定也达到了要求,小军进入了市里的重点中学,继续他的篮球梦想。

四、赏识是一种艺术,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赏识是一种教育手段,我们应该掌握赏识的艺术,在和谐与平等的氛围中,给予学生发自内心的赏识。教与学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学习的主导。我们应该把“尊师重道”理解为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教师如果能够放下身段,与学生处于同一个平面进行沟通,即使没有任何一句赞扬的话,学生也能体会到浓浓的暖意,教育教学的实施自然是水到渠成。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们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客观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实施赏识教育。在低年级,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效率常常会说出“我看谁又是最后一名?”、“我看谁又完成不了?”诸如此类的话。这种带有负面和消极情绪的话会对学生造成打击,形成心理上的阴影,与教师的初衷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小朋友爱受表扬的心理,换一种说法:“看看今天谁最棒?”“你们两个一下子就做好了,真厉害!”这种表扬的话语能够使孩子们情绪高涨,乐于参与,积极表现自己。只是语言上表达的角度不同,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

五、在实施赏识教育的同时,还要有效结合其它的教育方式

首先,赏识教育并非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它也需要用批评来进行配合,两者并用才是完整的教育。“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尤其是心智发展还不成熟的小学生。所以,我们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的同时,对于学生的缺点、弱点和出现的问题应立即指出、纠正,犯了错误还是应该认真教育的。但是,我们要懂得置换思维,要理解学生遭受的挫折,批评教育的态度、语气是真诚的,环境和氛围中是恰如其分的,方法是得当的,不能让他再受到另一次的打击。教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在交心的过程中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在改正错误的同时逐步走向成熟。

其次,在赏识教育过程中,我们还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独自去磨练。当孩子失败时,不要一味的责怪,打击他的自尊和自信,而是要鼓励孩子勇于独自面对困难,挑战困难,能够正确对待失败,发展孩子的独立性,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赏识教育是一种能够激励学生的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它充满了正能量与生命力,富有真情与关爱,它真正满足了孩子们渴望得到尊重、理解和关怀的需求,让孩子在赏识中快乐健康地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弘著:《赏识你的孩子》,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版

[2]高芸香著:《我的孩子不是天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猜你喜欢

赏识实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