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思考

2019-06-06马修辉刘长恒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双创高职院校

马修辉 刘长恒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校“双创”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但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在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开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基于此,应当对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现实意义,找到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供人们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双创

前言:

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效。由此可见,开展信息化教学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性。然而,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诸多问题的出现使得信息化教学无法顺利开展。所以,详细研究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二是促进高职院校管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三是提升高职院校的長远发展和国家的综合实力。

(一)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丰富教师的教学素材,促使教学效率的提升;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促进高职院校管理、教学模式的改革

若高职院校应用信息化的管理、教学、发展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够使自身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因此,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管理、教学模式的改革。

(三)提升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综合实力

将信息化的网络教育引进高职院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教育的弊端,这对促进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来说是很有帮助的。除此之外,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人才,从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在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各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思维落后,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不足;二是资金投入比例不协调;三是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使用率低,浪费严重;四是缺乏对社会服务的意识。

(一)教育思维落后,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不足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普及“双创”教育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已经完善了各种信息化基础设施,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依然采用以板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甚至还有部分教师不会使用这些信息化基础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化教学的开展。

(二)资金投入比例不协调

资金投入比例不协调,是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很多高职院校把资金都集中投入到信息化硬件设施设备中,但对信息化软件开发项目的投入却少之又少,致使资金投入比例严重失衡,这不利于建设完善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

(三)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使用率低,浪费严重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信息化设备都很完善,但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却很少使用,或者不会使用,致使这些信息化设备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四)缺乏对社会服务的意识

从目前来看,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社会服务的意识或者服务意识不够强,在这些高职院校看来,学校与社会外界的联系并不大,为社会提供一批有用的人才就算是为社会服务了。同时他们也没有意识到,借助学校完善的信息化设备也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

三、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有效举措

要想更好的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高职院校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转变落后的教育思维;二是要正确投资,使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三是培养新型人才,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四是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

(一)转变落后的教学思维

一方面,教师应当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并相应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使用信息化设备,这对开展信息化教学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二)正确投资,使投入与产出成正比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力度建设信息化软件,例如,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多媒体教室、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与此同时,在建设信息化软件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当实现信息应用的集成和大数据的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投入与产出成正比。

(三)培养新型人才,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

首先,高职院校应当正确引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鼓励他们使用信息化设施设备;其次,教师应当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在教学中,并重新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最后,高职院校还应当不断培养科研人才,进而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科研化水平和能力。

(四)积极主动为社会服务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开设一些远程教育课程,充分利用学校完善的信息化设备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当加强学生与社会外界的联系,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去实习实践,这不仅能够检验“双创”教育的教学成效,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详细研究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现实意义,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促进高职院校管理、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时发现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诸如教育思维落后,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不足;资金投入比例不协调;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使用率低,浪费严重;缺乏对社会服务意识,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使之转变落后的教育思维;正确投资,使投入与产出成正比;培养新型人才,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积极主动为社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双创”教育背景下真正提升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学瑶;赵敏之;孙影;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全国23所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16期

[2]吕志君;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年01期

[3]阳密;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几点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年09期

黑龙江省教育厅青年课题《商品混凝土生产工艺及仿真课程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ZD1317024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双创高职院校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