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原则视角下《大话西游》的人物形象分析

2019-06-06柴培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4期
关键词:大话西游合作原则唐僧

摘  要:唐僧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传统圣僧形象,却在影片《大话西游》中被颠覆和解构。文章旨在合作原则的视角下通过对《大话西游》中唐僧台词的研讨,剖析出成功塑造的唐僧新形象。

关键词:合作原则;《大话西游》;唐僧;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柴培(1991-),女,汉族,内蒙古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中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2

唐僧的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他曾对佛教文化的传承和中印文化的交流做出重要贡献。明朝吴承恩的长篇小说《西游记》便实现了唐僧德行高尚、慈悲为怀的传统圣僧形象的定型,然而1994年的电影《大话西游》颠覆了唐僧的传统形象,成功地塑造出啰嗦唠叨但又具有平等、法治、环保等现代意识的无厘头佛僧新形象。

一、《西游记》中传统的唐僧形象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的唐僧形象是以玄奘原有的根本特征为基础,并根据小说主题体现的需要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形成了更加饱满的人物形象。

田林广曾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书中评价过唐僧的性格,他认为唐僧身上体现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境界,他儒雅博学、佛法高深,虽木讷但刚毅[1]。赵秀红认为,作者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要重点突出唐僧意志坚定、虔诚苦行的性格特征[2]。虽然唐僧身上也有许多人性缺点,如迂腐固执、优柔寡断等,但瑕不掩瑜,人们对他的基本看法仍是德行高尚、修养深厚,一心向佛,慈悲为怀,传统唐僧形象也由此定型。而在《大话西游》中,由罗家英饰演的唐僧以喜剧配角的身份出场并颠覆了经典文学作品中传统的唐僧形象,将夸张的台词艺术运用到了极致,下面我们就用语用学的合作原则理论去分析《大话西游》中唐僧的新形象。

二、合作原则视角下《大话西游》中的唐僧新形象

(一)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理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在《逻辑与会话》演讲中指出,言语交际中谈话双方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以达到共同的沟通目的必须共同遵守某些准则即合作原则。合作原则主要包含量的准则、质的准则、相关准则及方式准则这四条及各自相关的次准则[3]。

合作原则规定了最合理、最有效的语言交际准则,但在实际交谈中,人们为了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常常会出现违反以上准则的情况,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四条准则的违反往往是交叉进行的,在违反一条准则的同时也可能违反了其他准则。在《大话西游》中,编剧为了产生幽默效果、塑造鲜明的唐僧形象就故意使其台词违反了合作原则。

(二)基于合作原则分析唐僧台词中体现的新形象

1、啰嗦唠叨

唐僧:(被绑在绞刑架上对身边的两小妖说)你有多少兄弟姐妹?你父母尚在吗?你说句话啊,我只是想在临死之前多交一個朋友而已。

唐僧:所以说做妖就像做人一样,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小妖乙开始呕吐)

唐僧:哎,他明白了,你明白了没有?

唐僧:人和妖精都是妈生的,不同的是人是人他妈的,妖是妖他妈的……

小妖甲:我受不了啦!(拔刀自尽)

唐僧:你妈贵姓啊?

小妖乙:啊!(精神崩溃)《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

“啰嗦”可以称得上是《大话西游》中唐僧形象的代名词。在这一情境对话中,唐僧不仅啰嗦唠叨,而且说话思维混乱,无逻辑性,违反了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相关准则与方式准则。唐僧在剧中是一个凡人,当面对牛魔王的小妖等待杀他之时,他内心也会恐惧害怕,但他仍保持淡定并面带笑容地与小妖们对话,其语用目的就是通过神经质的唠叨,兵不血刃地逼疯小妖,从而确保自己能够得到暂时的安全,这便是唐僧极致啰嗦的威力体现,而正是由于如此夸张、荒谬的台词表达才能够颠覆唐僧传统的儒雅形象,从而使电影具有极强的幽默效果。

2、平等意识

观音:唐三藏,你的啰嗦我早就听说过了,不过没想到你居然这么罗嗦!我给你的金刚圈让你用来制伏这猴子你居然不用!

唐僧:唉!那个金刚圈尺寸太差,前重后轻左宽右窄,他带上之后很不舒服,整晚失眠,会连累我嘛!他虽然是个猴子,可是你也不能这样对他,官府知道了会说我虐待动物的!说起那个金刚圈,去年我在陈家村认识了一位铁匠,他手工精美、价钱又公道、童支无欺,干脆我介绍你再定做一个吧!《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

在这一对话中,观音埋怨唐僧不用金刚圈,唐僧只需要表达金刚圈会让孙悟空不舒服的信息即可,但他仍说要介绍一位铁匠让观音再订做一个,这一内容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而违反了量的准则,并且他的语言不够简练,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唐僧具有平等思想。金刚圈是观音给予唐僧管束孙悟空的利器,但唐僧却无视金刚圈的权力意义[4],他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孙悟空,关注孙悟空的真实感受,当他意识到金刚圈使孙悟空不舒服时,便停止使用,打算重新定制一个舒服的。

3、法治思维

观音:哼!孙悟空!你诸多借口,你根本不想去取西经,不管怎么解释,也不能原谅你欺师灭祖的行为!

唐僧:姐姐,这是你的不对了!

观音:啊?

唐僧:悟空他要吃我,只不过是一个构思,还没有成为事实,你又没有证据,他又何罪之有呢?不如等他吃了我之后,你有凭有据,再定他的罪也不迟啊!《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

影片中观音因为孙悟空打算串通牛魔王要一起吃唐僧来给孙悟空定罪时,唐僧站出来替孙悟空解释。他敢于挑战权威,对观音的行为提出质疑,之后他又针对孙悟空要杀他的言论只是构思未成为事实而对观音提出反问,已经表达清楚了他的观点:孙悟空无罪。但他又补充道等孙悟空吃了自己再有凭有据地定他的罪也不迟的内容,这便违反了量的准则。不过通过这一对话我们能够看出唐僧具有讲事实、摆证据的现代社会的法治思维。

4、环保意识

唐僧:又干什么?

悟空:嗯……(准备动手)

唐僧: 哎哎!大家不要生气,生气会犯了嗔戒的!悟空你也太调皮了,我跟你说过叫你不要乱扔东西,乱扔东西这么做……(叮当,悟空棍子掉在地上)你看我还没有说完呢你把棍子又给扔掉了!月光宝盒是宝物,你把他扔掉会污染环境的,唉,要是砸到小朋友那怎么办?就算没有砸到小朋友砸到那些花花草草也是不对的呀!《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在这一对话中唐僧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及方式准则。唐僧的意图是告诫孙悟空不要随意乱扔东西,他原本只需要说“不要乱扔东西”六个字就可以表达清楚,但他却提供了大量多余信息,如“乱扔东西会污染环境”以及“砸到花花草草”等内容。然而正是通过这些内容的表达,我们才能看到唐僧身上具有的现代人的环保意识。

四、合作原则视角下《大话西游》中唐僧形象的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唐僧作为《西游记》里虽有些許人性的缺点但仍被人们认为是德行高尚、修养深厚,慈悲为怀的这一儒雅的圣僧形象,在《大话西游》中却通过个性化与幽默化的台词艺术被消解与重构,以啰嗦唠叨但又具有平等、法治、环保等现代意识的无厘头的新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让观众在欢笑声中瓦解经典权威的严肃性,从而实现权威的世俗化与平民化。

其实,《大话西游》颠覆的不是《西游记》,而是人们对于《西游记》的“经典”解读。而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也是因为它符合了九十年代香港的历史文化背景,体现了当时港人的一种身份认同,同时也顺应了大众娱乐狂欢时代的必然趋势[5]。

注释:

[1]王玥.西游记唐僧人物形象分析综述[J].青年时代,2016,(12):25.

[2]赵秀红.《西游记》题材中唐僧人物形象流变的文化意蕴[J].文艺评论,2016(04):77-83.

[3]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陈山青,肖洁芳.从《大话西游》中的台词解读唐僧形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05):103-107.

[5]金伊慧. 从“文化英雄”到“文化小丑”跨媒介语境下唐僧形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

参考文献:

[1]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王玥.西游记唐僧人物形象分析综述[J].青年时代,2016,(12):25.

[3]赵秀红.《西游记》题材中唐僧人物形象流变的文化意蕴[J].文艺评论,2016(04):77-83.

[4]陈山青,肖洁芳.从《大话西游》中的台词解读唐僧形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05):103-107.

[5]金伊慧. 从“文化英雄”到“文化小丑”跨媒介语境下唐僧形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

猜你喜欢

大话西游合作原则唐僧
大话西游
唐僧师徒再就业
我的“唐僧”表弟
大话西游之品玩骐麟4K悟空播放机心得
会话含义在广告语中的体现
大话西游之沙尘暴
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分析网红papi酱的语言风格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大话西游》喜剧色彩遮蔽下的悲剧意蕴
惹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