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的认知功能在思政课改革与创新中的应用

2019-06-06刘科韩璐璐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价值观教学改革

刘科 韩璐璐

摘要: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逐渐形成,情感心理逐步成熟的阶段,怎样让思政课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从而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因而本文将从情感的认知功能着手,讨论情感的认知在课程方法创新上的突破,通过实践情感认知的功能对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课;情感认知;教学改革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逐渐形成,情感心理逐步成熟的阶段,怎样让思政课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从而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因而本文将从情感的认知功能着手,讨论情感的认知在课程方法创新上的突破。

本文首先从纵向维度梳理情感这一心灵要素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当代西方情感政治理论中对情感认知功能的最新理解;其次,本文将从逻辑上澄清情感何以具有认知功能,这种认知能力在大脑-图像学中的对应的器质性功能。最后,我们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为例,通过实践情感认知的功能对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一些建议。

在西方哲学史上,情感向来占据着一个不太重要甚至是不太光彩的位置。在西方哲学的源头——柏拉图的思想中,情感被视为是非理性的,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要把诗人逐出城邦,因为他认为诗歌会煽动软弱的想象力和情感,迎合灵魂中欲望的维度,诱使人变得放任自流,缺乏节制,破坏了人们对理性的信念。一个理想的城邦,必须由理智的哲人王领导,并且必须要驱逐诗人,才能让理性的阳光得以普照。

张扬理性的力量,贬抑情感的维度,理性主义传统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哲学史的主流。哲学家对情感的贬抑源于它的不可控制性,以及情感往往会导致理解力的盲目、意志的堕落、脾气的改变等,总之,在理性主义的传统中,情感通常处于被想方设法控制和贬抑的地位。

对于情感的这一态度也同样渗透延伸至传统的政治哲学领域。“当涉及对重要政治问题与基本正义问题的商讨时,根本不存在理性与激情的恰当结合。因为“这些情感性的意识方式会模糊我们的理性,从而妨碍我们健全的道德判断、公正的司法判決以及公平的政治商议所需的无偏倚性。”这是布朗大学教授莎伦·R.克劳斯的概括,她强调指出,这种认为情感会模糊理性的观点,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主导性观点,也是当今政治理论中的主导性观点。然而相反的是,仍有一些当代哲学家反而强调情感在政治哲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有一位理论家对情绪(emotion)问题的哲学贡献的质与量俱显卓著,那就是纳斯鲍姆。”[2]当代著名哲学家玛莎·C·努斯鲍姆(Marth C.Nussbaum)曾先后任教于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她主张,应把情感作为视角以及核心概念,是情感而非规则维持着政治稳定和社会活力,在情感基础上建立的尊严正义更看重人性的独特和丰富性。

虽然情感的作用曾一度被忽视,但在当代世界多元价值且各价值立场不可通约的背景下,运用情感达成共识甚至是防范社会风险将成为更加现实效用的路径。

当代哲学对情感的阐释大可以说脱离了现代性以来的理性和情感二元对立格局。但除却情感的非理性特质之外,情感在何种意义具有认知功能?流俗的理解是,情感与思想并没有什么关系,无非是人在特定情况下生理上的反应和倾向。而事实上,情感与思想有着密切关联。比如某人因恐惧而屈服于一个敲诈者,那么这里的恐惧不仅仅是一种生理冲动,它产生的痛苦是来自于当事人对所承受的伤害的想法。[3]对于情感认知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情感智力”(the Intelligence of Emotion),它体现的就是情感与思想的关联性。换言之,情感并非通常所理解的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或欲望,而是自身带有思想的光环,即认知主义的情感理论。认知主义的情感最有代表性的概念在于——情感的意向性,是纳斯鲍姆情感理论的立足点。情感的意向性是连接身体现象和外部世界的中介,简言之,情感对价值、理想的认知以及对选择的判断都是起着重要作用的。

那么,所谓意向性的心理活动是如何运作的呢?以快乐的情感为例,1967年左右即出现的“头脑-图像“研究指出“多巴胺系统”是“快乐感”的一种生理触点,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4]但是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多巴胺系统只是欲望、倾向的基础,而不是一直持续的愉悦认知的基础,对快乐感的认知才能产生对上述情绪的持续享受。那么享受在大脑中的触点哪里?一个答案“是药物成瘾机制,它是一种被称为‘腹侧苍白球(ventral pallidum)的大脑更深层部位,它不仅能带来食欲的享受,而且能带来社会性感觉如安全感、价值认同等的持续感受”。[5]这意味着,产生情感的心理机能有着不同的层次,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和价值判断,与其说认知仅是理性的功能,不如说认知活动还出现在情感中,情感不仅包含对刺激的反应倾向,还深藏着对产生快乐价值的期许和依赖,也也是某种认知惯性的形成原理。

上述情感的复杂机制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思考“怎样培养人”的问题,3月19日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6]思政课堂的情感教学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情感转化的思路和路径的创新却并未得到与时俱进的讨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对国家和人民的爱是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情感认知理论所采取的策略就是将大学生对社会主流的美好价值的情感需求和价值期许调动起来,并形成一种从外在支撑进入内在信念的稳定的过程。就此,我们提供如下几方面建议:

首先,从基本教育理念的转变上,课堂上的情感认知不仅要弥补理性主义的动机性缺陷,更要把情感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从理论起点上就把情感纳入进来。具体做法是把课堂中需要讲授的抽象原则和规范发展成具体的情感理论,它使学生不仅是因为正确的理由而支持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更由于涉及到切身体验而能热情拥抱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的种种方略。上述提议恰是针对当前英美正义理论的缺陷与弊病,吸取英美公民教育对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回避忽视等方面的教训,而以关注问题、情感解惑的方式引起当代大学生对在党的领导下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时代共鸣。

其次,从策略的运用上,充分利用“小课堂”的优势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把“高端”和“精英化”的情感教育模式引入思政课课堂。小班讨论使思政课脱离“大课”的冰冷模式,通过拉近距离的师生讨论,让每个人的情绪状态都得到重视。同时,讨论能直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得教师的情感启发更加有的放矢。相比之下,以情感培育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在英美教育哲学中虽然颇受重视,但实践中却集中于精英教育而无法面向大众,从而在社会阶层的固化中推波助澜。

第三,从组织形式的创新上,以强调学生主体性为目标,调动学生的“表现欲”,将课堂上的情感主导留给学生。教师可以带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硕士生深入本科生教学的课堂讨论中,协助思政教师进行实践问题的讨论,推广优化情感交流、问题互动、自我认同和协同共进的方式,从博士、硕士和本科生不同层面形成一种课堂的情感生态,让思政课成为学生从快乐、享受、憧憬到孜孜以求的情感提升的场域。

第四,从培育情感的途径上,充分运用藝术重新激活情感的力量,尤其是具有公共维度的现实主义作品。通过欣赏雕塑、绘画以及当代影视作品增强情感共识,兼顾历史与当代的结合,既了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奋斗历程,追寻红色记忆,也注重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对人们的震撼和感染。

总而言之,思政课的改革应更重视情感的认知功能,思政课重在育人,而教师则会通过全身心守望学生的心灵,通过情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莎伦·R.克劳斯著,谭安奎译.公民的激情——道德情感与民主商议[M].译林出版社,2015:2.

[2]莎伦·R.克劳斯著,谭安奎译.公民的激情——道德情感与民主商议[M].译林出版社,2015:64.

[3]Martha C.Nussbaum.iding from Humanity-Disgust,Shame,and the Law[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10-11.

[4]L.W.Sumner.Welfare,Happiness,and Ethics,[M].Clarendon Press,1996:87.

[5]人民日报评论员.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室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3-21.

本文为2018年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8-MKSZY40)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刘科(1977.12.14)女,河北,汉,副教授,哲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韩璐璐(1995.6)女,河南,汉,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思政课价值观教学改革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