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19-06-06陈松
陈松
问题式教学法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从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质疑开始,按照“观察—问题—事实—推理—总结”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学生提问后教师摆出事实,再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推理、总结、最终得出结论,获得概念的内涵.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其中的核心概念“细胞分化”和“组织”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本文以这两个核心概念的教学为例,谈谈问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观察
观察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实物、影像等直观事物,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探究学习方式.本节的导入部分安排了两个观察:
观察一:动画展示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一个细胞(受精卵)→两个细胞→四个细胞→……→多个细胞.学生往往只关注细胞是怎么分裂的,而忽视其中包含的概念,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的方向,即重点观察和说出细胞分裂前后的细胞形态——圆形(应强调细胞是立体的,而在教学中只观察它的平面圖形).
观察二:课件展示人体内各种各样的细胞图片.浏览图片之后,学生往往沉浸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漂亮图片,忽略了真正的观察目标.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的方向,即细胞形态.如圆饼状的红细胞、梭形的肌肉细胞、树枝状的神经细胞、形状不规则的骨髓细胞等.
二、提出问题
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是未来创新型人才的特点之一.观察对象越具体,学生感知就越丰富,就越容易自主提出问题.经过上述观察后,学生很快提出了下列问题:
分裂前后的细胞形态与构成人体的各种细胞形态为什么不同?
为什么分裂完的圆形细胞会“变成”各种形状的细胞?
细胞形态是怎么改变的?
……
在常规教学中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师提出的,本节课则是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自主提出的,而且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细胞形态变化了,功能会改变吗?这就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问题为主动提出问题.有时学生的质疑和关注点较偏,教师可通过补充、提问、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的思路回到教学正轨.
三、摆出事实
概念必须基于事实,并能反映事物的一般本质特征.有了方向正确的问题后,就应以事实来解决问题.
事实一:细胞分裂时的形态与构成人体的各种细胞的形态不一样.
事实二:合作小组通过再观察、讨论、交流、比较四种基本组织,当堂完成相应的对比表格.
这样,学生又自主发现了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排列特点、功能不同,同一组织的细胞形态、排列特点、功能是相同的这一事实.
概念是抽象的,概念的获得有赖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经验材料即感性材料,对这类材料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摆出事实时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中的感性材料,这有利于核心概念的建构.
四、推理
在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一环紧扣一环进行推理,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组织”的概念已经呼之欲出.学生既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分裂后细胞的形态、结构逐渐变化的过程;组织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的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又能把概念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概念的内涵,才有可能把它长期保留在记忆里,并进一步应用到实际中.
五、总结
总结时善用“交流法”进行推理和求证.交流是问题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观察效果的重要手段.在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问探究提供了新课题.所以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都应留给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和交流的空间.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与概念教学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相关概念的生成、理解和掌握程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学效果明显.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概念,而且还能提升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