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路径探讨
2019-06-06肖观磊
肖观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一方面,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形式无法代替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也是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对如何上好实验课,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
1.初中生物理基础知识较差.
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这一新的学科,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思路,对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公式等只是死记硬背,理解得很不透彻,也就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知识处于零散状态,无法融会贯通,更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在做题或者考试时就会出现公式运用混乱,随便套用物理模式,找不到问题的突破点,作图不规范,代表导线的线段交叉严重等问题.
2.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落后.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单纯地按照课本进行知识的讲解,完全不理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也不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进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将学习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导致学生的物理学习受阻.
二、初中物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路径
1.提高重视程度.
要想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实践操作能力,要分别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着手.首先,学校要调整初中物理的考核制度,将物理实验和物理理论知识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考试,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物理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视;其次,教师也要改变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物理学习,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要积极向教师讨教,共同解决难题,提高学习成绩;最后,学生也要积极参与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还要通过竞赛进行同学间的相互比拼,相互学习,在实验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激发其上进心和好奇心,才能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增设物理实验课程,使学生多接触物理实验器材,亲自进行物理实验的训练,在实践操作中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
3.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物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初次接触物理这门学科,还存在很多疑惑与不理解,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要遵循教学规律.学生需要首先根据基础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操作流程,由老师先做实验,讲清楚每个步骤依据的原理,然后再由学生进行模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些常见错误,教师要耐心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有目的的直觉能力.当学生初次接触某一新鲜事物时,就会因好奇或某种目的而集中注意力对其外观进行细致地观察.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对学生的观察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敏锐地观察到一些瞬时变化.比如,当教师演示“瓶子吞鸡蛋”的实验时,要让学生有目的地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从而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
分组进行实验不僅能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物理实验基础比较薄弱,如果独立完成实验,学生会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器材安装上,无法及时观察实验过程中物理量的变化,而进行小组实验时,学生可以边看、边学、边操作和边思考,是提高学生物理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总之,初中物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才能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