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宗大历时期省试天象类赋综述

2019-06-06孙嘉明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4期
关键词:天象综述

孙嘉明

摘  要:在现存可考的唐代宗大历时期科举省试赋题中,天象类赋题占有很高的比重,这一现象在有唐一代的科举考试中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况。这类试赋以维护、赞扬帝王的统治为命题旨趣,具有强烈的政治指向性,其在服务于君主的封建统治的同时,也体现了唐代宗时期深刻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唐代宗;省试;天象;赋;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02

赋作为唐代科举考试的重要文体备受应主考官和考士人的重视,《旧唐书》载:“非以辞赋登科者,莫得进用”,[1]洪迈《容斋续笔》亦言:“唐以赋取士”,[2]因此保留至今的唐代试赋数量较为可观。唐代科举省试赋的题目多由“所司”所命,且试赋命题多有所本,大都出自儒经、史传以及道家经典。此外,试赋还经常限韵,且所限韵和赋题往往联系紧密,是对于赋题的概括与阐释。而且“题目的设计不仅反映出命题者的学识,更关涉到命题旨趣,甚至还会折射出特定的时代精神。[3]”

据徐松《登科记考》、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及其他相关材料记载,现存唐代宗大历时期进士科试赋与博学宏词科试赋共九例,分别为大历二年(767)进士科试《射隼高墉赋》、大历四年(769)博学宏词科试《五星同色赋》、大历六年(771)进士科省试《初日照露盘赋》、大历八年(773)进士科试《登春台赋》、大历九年(774)东都进士科试《腊日祈天宗赋》、大历十年(775)上都试《五色土赋》、东都试《日观赋》、大历十二年(777)进士科试《通天台赋》、大历十四年(779)进士科试《寅宾出日赋》。这其中属于天象类的赋题有大历四年(769)博学宏词科试《五星同色赋》、大历六年(771)进士科省试《初日照露盘赋》、大历十四年(779)进士科试《寅宾出日赋》共三例,其中大历六年之题不单以天象为唯一主题,故在此舍去不予分析。由此可见,以天象为赋题在唐代宗时期省试赋题中占有不小的比重,而这种情况在整个唐朝科举中是极为少见的。通过对于这些天象类试赋及相关史料的分析,可以一窥唐代宗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

作为经历开元盛世又遭安史之乱的皇帝,代宗博通经书、宇亮弘深。即位之初,代宗皇帝面对的是一个凋敝残破、百废待兴的帝国,且皇权经过安史之乱之后已经大大衰落,皇帝的威严不复以往,权宦与强藩军阀动辄受封为王,这在之前是难以想象的。因而此时宣扬与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大历四年(769)博学宏词科试《五星同色赋》,以“昊天有成命”为韵。据《旧唐书》所载,代宗大历三年(768)七月:“是月,五星并聚于东井,占曰:中国之利也。”[4]《新唐书》天文志所载亦如此。五星在古代一般特指镇星、太白、辰星、岁星、荧惑五星,即今日的土星、金星、水星、木星、火星。《晋书·天文志》载:“凡五星所聚,其国王,天下从。”“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安宁,歌舞以行,不见灾疾,五谷藩昌。”[5]代宗在安史之乱末期入继大统,时国运艰难、百业凋敝。据史料记载,自安史之乱平息后的宝应二年(763)至大历四年(769)之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如宝应二年(763)三月,台州寇袁晁连陷浙东州县,朝廷遣军伐之;广德元年(763)十月辛未,吐蕃寇奉天、武功,戊寅攻陷长安,代宗出幸陕州;广德二年(764)十月丙寅,吐蕃寇邠州,丁卯,又侵奉天,京师戒严;永泰元年(765)九月,吐蕃进逼邠州,党项羌寇同州、奉天,大掠京畿而去;大历元年(766)十二月,同华节度使周智光率军叛乱;大历二年(767)九月,吐蕃寇邠州,京师戒严;大历三年(768)五月,蜀中战乱;八月,吐蕃寇邠州,京师戒严。

五星作为苍穹中的重要星象,在古代天文历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运行轨迹的变化往往也预示着国家的福祸休寝。而星象变化在唐代的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备受统治者瞩目。如永泰元年(765)九月辛卯“太白经天”异常天象发生后,代宗皇帝随之作出反应:“时以星变,羌虏入寇,内出《仁王佛经》两舆付资圣、西明二佛寺,置百尺高座讲之。”[6]因此,代宗大历三年(768)七月出现五星聚于东井这一象征吉祥利好的天象,对于动乱不已的唐王朝而言可谓是应时而出,被认为是由于“圣人守公器,膺大宝,下顺乎黔黎,上法乎玄造。”君主以德治天下、王化大行,因此天现吉象以彰之,“忽与土而同色,瑞我皇之应乾。”由于君王的德行与上天的庇佑,致使海清河晏、国泰民安,“天下欢洽,百姓殷阜”。[7]由赋题中的“五星同色”与限韵“昊天有成命”可以看出,主考官将“五星同色”这一天象纳入最高级别的省试命题中无疑是希望借此来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进而传达出希冀天下和平、国泰民安的政治理想。

然而国泰民安对于此时的唐帝国而言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残酷的现实使人们清醒的意识到开元盛世的壮丽图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历十四年是代宗皇帝获承丕构的第十八年,连年战乱使得国家休养生息的政策难以得到贯彻,而频繁的天灾更使得人民的生活举步维艰。据两唐书与《资治通鉴》所记载,代宗即位之后,自然灾害频发,比岁不登。对于封建社会而言,农业是立国之本,因而时和岁丰是无数人期盼的愿望,而由于君主身上笼罩着神圣的神秘色彩,因而风调雨顺与否是与君主的施政密切相关的,当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君主往往要下诏承认过错,祈求上天与百姓宽宥。更重要的是,连年的灾害不仅使百姓更加穷困,而且削弱了皇帝皇权的神圣性与合理性,因此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身份与地位成了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大历十四年(779)省试《寅宾出日赋》,以“大明在天,恒以时授”为韵。其赋题出自《尚书·虞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8]题目的本义是尧帝任命羲仲为居住并治理东方的官员,恭敬的导引出日,并平均次序令民务农。古人认为日出于东方暘谷,每岁起于东方日出,人民于此时开始耕作。而在代宗时期,自然灾害频发,藩镇动乱与边境吐蕃、回纥的入侵使得农业生产恢复缓慢,农民穷困不已。此外,大历十二年(777)六月出现旱灾,代宗斋居以祈祷,进而身体出现不适,自此以后数次不视朝。而据《旧唐书·天文志》所载:“十三年甲戌,有司奏合蚀不蚀。”[9]即应当日食却未出现日食,这种情况在广德二年五月也出现一次,当时群臣称贺,日比之于君王,故而这对于代宗而言是一次具有好的象征意义的天象。因此大历十四年(779)的省试赋题,可以看出其在重视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将代宗皇帝比之于太阳,具有强烈的颂圣意味。而此年进士及第的王储在试赋中所言亦可为佐证:“所以示农功之有序,叶君德于无私。”“原夫君比德于日,日丽光乎天。抚有万方,每朝君于岁始;照临庶物,故出日于春前。”[10]王储其赋正确的把握住了主考官的命题意图,文词清丽、词韵俱好,故而能够一举登第。

通过对于代宗大历时期省试天象类赋题及相关史料的分析,可以看出经历安史之乱后,边境陷入了与吐蕃、回纥等外族的连年征战中,外患不断;同时帝国内部由于藩镇林立且互相制约,因而藩镇之间攻伐不已;此外代宗一朝自然灾害不断,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这些情况共同造成了代宗时期皇权受到削弱这一严重的政治现象,因此代宗皇帝亟需通过树立自己的权威、宣扬自己统治的合法性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作为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省试在唐朝社会中影响极为广泛,故而在省试赋中以天象类为题来达到颂扬君主德政、维护君主统治的目的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440.

[2](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15:375.

[3] 王士祥.唐代试赋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22.

[4](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290.

[5](唐)房玄龄等撰.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321-322.

[6](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280.

[7](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42.

[8](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A].十三经

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8-39.

[9](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18.

[10](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21.

猜你喜欢

天象综述
12月天象预报
天象奇观
南北半球天象
奇异的天象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美妙的天象——金木相合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2016年1月重要天象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