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9-06-06王亚平
王亚平
探究性学习具有传统学习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利于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此,笔者建议,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在对探究学习进行准确解读的基础上,采取有效途径,展开探究教学,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探究教学的开展对于教师也是很大的挑战,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多样的,甚至超出书本的范围,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强化学习,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真正实现师生的双向探究!
一、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
学生之间存有个体的差异,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而且学习能力有待提升,可能也想主动进行探究,但是无法顺利找到探究的方向和目标,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引导,可能这部分学生就会产生放弃的心理.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通过任务的设定解决上述难题.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设定具体的、不同层次的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切入,虽然思想和认识可能不同,但是总体的探究方向是正确的,这样更加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以高中人教版物理“重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众所周知,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力学是极其重要的部分,而重力对于力学的知识体系而言,既是起點,也是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材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力的三个要素,能够准确掌握力的表示方法,明确重力的产生原因和方向,进行大小的计算.为了顺利达成上述教学目标,笔者认为任务驱动法的引入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具体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第一个任务就是教师提供气球、钢尺以及弹珠等器材,通过学生施加力,看看这些物体在受到外力之后,会发生哪些变化?第二个任务就是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一些常见重物,将其向不同的方向抛出,进行观察,会发现,重物最终都是会落到地面的,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既能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同时又明确了探究的主要方向,带着任务去探究,更加容易实现探究的最终目标,效果自然也就更加理想.
二、创新评价体系,让学生充分体会探究的乐趣
探究的本质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那么结果就是不确定的,也许会探究出正确的答案,也许经过探究之后得到的结论依然是不完整的,甚至是不准确的.如果教师依然延用传统评价体系,单纯依靠对错对学生的探究进行评价,很容易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影响,甚至不会愿意再进行主动参与.为此,笔者建议,教师一定要敢于创新评价体系,变终结性的评价为过程中的评价,确保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这样的评价体系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科学合理.
以高中人教版物理教材中“摩擦力”的教学为例进行剖析,这部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于摩擦力的理解,明确摩擦力的产生,然后通过小孩子推木箱子的实际生活案例导入静摩擦力的概念,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进行重点剖析,最终明确静摩擦力的方向,了解和掌握其计算的方法和相关影响因素等.接着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演示花样滑冰运动员冰上滑冰的视频,观察为什么运动员在冰面上会呈现出如此完美的美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足球运动员为什么要穿带有钢钉的足球鞋呢?接着进行任务的设计:通过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动实验,根据已经给出的数据,你是否能够尝试计算出摩擦力的大小呢?上述两个任务虽然具有相关性,但是难度却是逐层递进的.因此学生在探究的时候,未必都能够成功得出正确的答案,有的可能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任务,但是在进行第二个任务探究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有的同学可能只有简单分析第一个任务中的现象,未必完全规范、准确.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教师都要善于挖掘学生在主动探究学习中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具体的肯定和必要的引导,启发他们展开更深层次地探究,得出更多准确的结论.这样的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探究活动的乐趣,进而积极性得到提升,后续的探究效果自然有了坚实的保障.
在素质教育的导向下,过程性评价可以说更加适应21世纪教育的实际要求,因为过程性评价是可以多因素、多角度进行的,形式也不同,可以是教师的评价,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评,也可以是小组的评价方式等,再配合教师的总结性评价,就能够实现对于学生的综合性和科学性评价.总而言之,教师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动机就能够不断得到激发,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