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06许苗
许苗
问题导学法,是指针对某一教学知识,教师设定合理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指引下,分析问题线索,思考问题解决途径,探究问题解决方法,最终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领学生通过问题不断强化知识理解,帮助学生认识数学本质,以提升教学效果,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一、问题启发,提升自学效果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自学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学能力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能力,关系着学生终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学能力,学会自学、乐于自学、养成自学习惯,才能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更好适应社会需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立合理教学问题,通过教学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胜负欲.学生在问题指引下,寻找问题解决线索,最终通过合理思考,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学习新知识.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如下自学问题: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坐标为(3,-2),且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求其解析式.该题求解中,一定要综合考量几何知识,即由顶点坐标(3,-2)求得对称轴为x=3,又因为其与x轴两交点间距离为4,所以得出交点坐标为(1,0)、(5,0).教师以二次函数为核心,将几何数学知识糅合在一个问题中,引导学生从多个数学知识出发,深入探究问题解决途径,从而不断培养学生数学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组探究,提升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而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问题导学法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基础,问题是小组间开展竞争的依据.只有有了合理的教学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竞争热情.
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共同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会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腰相等、两个底角度数相等、两底角平分线相等、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条腰的距离相等,等等,但是学生很少能总结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这个性质.学生小组探究之后,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探究结果,接着指出学生不足之处,从而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深度学习,提升学生能力
深度学习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追本溯源,探究数学本质问题,寻求问题根本原因.问题导学法在深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发挥了积极作用.借助问题,学生可以探究数学知识、规律、公式之间的原理和本质.学生在问题引领下,深度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规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理想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授“反比例函数”知识时,教师给出问题:已知函數y=kx2k2+k-2的图像是双曲线,且在第二、第四象限内,那么k值是多少?根据已知题意,学生分析该函数性质:因为其图像是双曲线,则此函数为反比例函数y= k x (k≠0),即y=kx-1,2k2+k-2=-1,且在第二、第四象限内,则k<0.解决该题的关键,就是深度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学生只有灵活掌握,并深入理解反比例函数,才能求出正确答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问题导学法把学生引入深度学习.借助数学问题,开展问题探究,力求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问题导学法,通过合理设计教学问题,在学生不断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规律;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不断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科学的知识结构;在深度学习中,了解数学本质问题,掌握知识规律,并灵活运用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学生遇到难题才会积极思考,面对困难才会增加学习动力,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稍有难度的教学问题,从而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