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藉风流,玉翼婵娟
——试论“蕴玉”的造型艺术特征与内涵意蕴
2019-06-05陈跃飞
陈跃飞
(江苏 宜兴 214200)
紫砂壶诞生于明朝正德年间,到今天也有百余年的历史了,然而在这百余年间紫砂壶始终是人们喜爱与收藏的器具之一,哪怕是在极具现代气息的今天,也可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见到紫砂壶的身影。究其原因,紫砂壶的外观与其实用性是人们选择它的一大原因,制作紫砂壶的原材料紫砂泥所含大量矿物质,具有高透气性,因此泡茶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茶叶的色、香、味,且隔夜而不馊,真可谓是茶叶的“最佳伴侣”。然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紫砂壶的流传与茶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就使得紫砂壶成为一种文化艺术品,其中可承载着人们的思想、寄托等,因此选择一件紫砂壶往往也体现着一种个人价值观念。
这件名为“蕴玉”的紫砂壶艺术作品在简约大气的外形之中有一种沉着深厚的独特内涵,使其内外兼修,才德兼备,极具艺术魅力。此件紫砂壶外表呈浅栗色,表面光滑细腻,富有光泽,壶身颜色饱满亮丽,颜色均匀,泛着淡淡的红晕,温柔优雅的气息扑面而来。壶身呈中正的钟形,上部略窄,底部宽,边缘线条流畅柔滑,一气呵成,形成一个极具空间感的平面。壶嘴线条明朗,短小精悍,有微微的弧度但线条利落干净,有一种坚毅果敢的气息。壶盖与壶颈处呈方形,这种设计较为古朴,类似于古代青铜鼎的形貌,边缘线条清晰明朗,方正规整,壶盖微微凸起,上有壶钮一枚,设计为提手状,与壶盖一样呈几何形状,上下呼应。壶把手为传统的耳状圆环,且棱角分明,与壶的整体设计相一致。壶面上有对称的线纹装饰,且微微突出壶面,具有立体感,巧妙地将壶面分为匀称的三个部分,对称线纹似一扇门又似衣襟,极为巧妙。从此壶的造型上看,似钟似鼎的部分极具古朴魅力,而巧妙的线条设计又具有现代感。于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蕴玉”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既将中国传统艺术品所具有的古朴风韵传达出来,又体现了后人如何怎样看待与表达传统审美观念。
如果说“蕴玉”的外形所体现的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那么它的内涵则是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力量。玉,也就是玉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美丽矿石,一些较为罕见的玉石通常具有极高的价值。玉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历史,在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玉与文化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而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用玉观念,这就是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 人们认为玉与人气相同,好玉养人,而人也养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的儒家思想把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内容与玉的天然物理性能相比较,于是就出现了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相关学说,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出于对玉的喜爱不自觉地赋与它人文特性,实际上也侧面体现出人类对于自然、对于天然之美的由衷赞叹。
此壶以“蕴玉”为名,实际上体现出人类对于内涵美的追求,所谓“蕴”者是蕴含、蕴藏,是沉潜的风度与气质,而所“蕴”的便为“玉”,这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人类做追求的美好事物,其中包含着人类对于真挚内涵美的渴望。所谓“蕴玉”其实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那种内敛是相一致的,因此在这看似简单的紫砂壶造型之中其实所蕴含的是深远的中华文化思想,因此才能使其在精美外表之中形成大气的风度。
“蕴玉”以紫砂壶的造型,其内里却是一块真正洁净无瑕的美玉,因为它其中凝聚了百余年来传统的紫砂壶技艺,凝结了紫砂壶艺人对于美的不懈追求与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传承,更是承载着中华儿女们的深情,在芬芳扑鼻的茶香中,紫砂壶好似一块散发着淡淡亮光的透亮美玉,茶香与泥土香融为一体,在这香气之中我们才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通过分析“蕴玉”这件紫砂壶艺术作品,一方面了解到其造型艺术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其内涵的深厚性,同时也感受到紫砂壶艺术的真正魅力之所在。而紫砂壶艺术的未来更需要我们这些中华儿女继续传承下去,才能让它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才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