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核心素养看《卖油翁》
2019-06-05韦伟
韦 伟
入选统编教材中的《卖油翁》篇幅精短,描写生动,语言简洁,人物鲜明,蕴含哲理,情趣盎然,堪称典范。即便如此,《卖油翁》中的语文知识的出现还是分散杂乱的,教师应将无序的语文知识明晰化、突出化、序列化。这一过程的稳步推进,将会有效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理解与传承”。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奠基,是撬动其他三个方面的出发点,是实现其他三个方面的必经之路,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如何在《卖油翁》的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除了教师有极强的教材解读功力和文本处理功力之外,还应观照课程标准、编者意图、以生为本、突围常规,将既定的教材话语转化为鲜活真实的教学话语。在这复杂多边的教学转化过程中,教师应珍惜教材这一珍贵资源:该课文的预习提示、思考探究、积累拓展以及单元导语等编者的“指示性话语”对教师探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长点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一、初识“卖油翁”: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任何篇目的阅读教学首先应攻克语言认知的难关,以达成其他目标。针对诸如《卖油翁》这样书下注释丰富且容易读懂的文言文,教师应设置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文言文语言特点及其运用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用能力,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
1.提炼叙事要素,创设“对对子”语言活动
该篇教材的思考探究中明确给出:复述课文,尽量做到既贴近原文,又生动形象。初读课文后,学生对故事情节是稍有了解的,但全面细致复述文本的能力明显欠缺,而教师语文知识的及时补给是再明智不过的。教师给出上联中的人物“陈尧咨”,学生自然对出另一关键人物——“卖油翁”。教师再给出与“人物”配对的“事件”——“射箭”,学生在下联中对出“酌油”。紧接着,教师再给出与“事件”配对的“结果”——“十中八九”,学生对出“过钱不湿”。然后,教师再引导出与“结果”照应的“人物态度”——“以此自矜”,学生不难回答出“惟手熟尔”。最后,教师请学生根据提炼出的关键词重新复述课文,尽可能的追求生动的表达。
上联:陈尧咨 射箭 十中八九 以此自矜
下联:卖油翁 酌油 过钱不湿 惟手熟尔
2.出示评价标准,由“集体互评”对号入座
不同的复述表达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与学生的复述水平密切相连。而高水平的复述表达,需要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实虚词解释了如指掌,这种语言知识的主动觅取与构建,既保全了文本内容的完整性,又直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给出具体的复述评价标准,学生互评,找准自我定位,明确提升空间,在借鉴学习中不断优化自我表达。无论是复述标准中的生动复述还是创造性复述(见下表),都有利于教师解决教材“积累拓展”中给出的“自矜”“颔”“轻”“遣”四词的积累工作。
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发挥想象,恰当地扩展相关细节,丰富故事内容。复述层次 复述标准 复述评价第一级 简要地复述课文大意,突出叙事要素,贴近课文内容。第二级生动地复述课文,揣摩人物的动作细节,说话时的语气语调等。第三级
二、走进“卖油翁”:思维发展与提升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逻辑存在形式。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对任何文本的研读,都需要教师带着学生贴着语言走,在一定的矛盾分析中呼唤生命体验,激发语言思维,开拓思维空间,生成审辨思维。出自《归田录》的《卖油翁》在选入教材时做出了较大的改动,若教师引导学生作对比阅读,找出两者差异,品读编者修改的意图,便可突破教材“思考探究”中的要求: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1.详略处理,突出人物形象
原文中的“有一卖油翁释担而看,射多中”与教材中的“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形成了一详一略的鲜明对比,在视觉冲击下,学生陷入深思:这样的安排对“卖油翁”形象的塑造有什么意义?课文中特有的“睨”“微颔”等细节描写蕴含着怎样的深厚意蕴?
2.称呼变化,凸显身份悬殊
原文的“陈尧咨”与课文的“陈康肃公”、原文中的“汝何敢轻吾射”和课文中的“尔安敢轻吾射”存在着称呼的变化。死后有谥号的陈尧咨对卖油老翁言行举止直接省去敬语,用“尔”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愤怒或轻蔑的情感呼之欲出,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
3.用字变更,以小窥探大处
原文“陈笑而释之”与课文“康肃笑而遣之”在意义上实际一字之差,但差之万里。“遣”字较之“释”字,意蕴深厚,极富艺术感染力,是值得玩味一番的。“释”释为“放”,依然在写陈尧咨的目中无人。但“遣”字会让人联想到他内心不再“忿然”的释然,甚至牵连着前文中“笑”字的个性化解读。
三、重构“卖油翁”: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从《卖油翁》中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落实审美这一必要能力的培育,还须突显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在初读“卖油翁”阶段,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些微了解,但复述表达稚嫩。在走进“卖油翁”阶段,学生所获的语文知识还未做到迁移运用,以一隅反三隅。基于此,《卖油翁》课堂还以复述课文为主线,开展升级系列的情境任务语言活动,提升审美品质。
【情景任务1】你的母校邀请你返校给六年级的同学讲一讲《卖油翁》这个故事,要求你运用生动的语言来进行讲述,尽量做到绘声绘色,吸引小同学们。
【情景任务2】你的母校邀请你返校给六年级的同学讲一讲《卖油翁》这个故事,要求你发挥想象力,把故事讲得具体生动,且能使小同学们从中获得启示。
【情景任务3】假如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附近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听,你觉得要怎么讲才能使小朋友们听得懂,感兴趣?
学生演绎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进入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语文核心素养从而得以涵养。以上三种难度逐级上升的情境任务考查出学生不同审美取向的表达。复述要绘声绘色,须对简洁的文言进行填白处理,运用口头语言表现美。复述要给人启迪,须讲究一定的叙事艺术,发挥想象,详略得当,运用口头语言创造美。
四、解读“卖油翁”:文化理解与传承
余秋雨说:“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由此可见,《卖油翁》文化传承的意义不言而喻。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在入选教材时删除了,但这种画龙点睛的话有着传承文化的积极意义。更何况还能解读出异于“熟能生巧”的主旨表达。这句话是笔记体志人小说中品评人物时惯常使用的文体格式,与《促织》中结尾处“异史氏曰”一脉相承,体现出中国古典小说源与流的关系。
欧阳修欲借《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这样生动的寓言故事,将《卖油翁》引向“天道哲学”的广阔思考,丰厚文本文化内涵。教材编者在单元导语中说: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基于此,教师乘机由“天道哲学”过渡到“众生平等”的文化引领:天道面前,人人平等,消弭身份的悬殊,回归本质的统一,专注凡人小事,体察事态万千。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卖油翁》的阅读教学要根据单元导语、预习提示以及课后习题等确定教学突破点,以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最终目的而展开。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和根本,“回归文本的语辞世界”里梳理实虚词解释,斟字酌句得真知;“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走向“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理解与传承”的必经之路,至少渗透着炼字炼句、矛盾分析、章法考究等阅读思维方法,情境模拟、比较阅读等阅读鉴赏方法,以及“熟能生巧”“人外有人”“天道哲学”“众生平等”等文本文化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不同学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