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散地层隧道预加固技术

2019-06-05李刚占富志鹏李博融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管棚卵石轴力

李刚占,富志鹏,李博融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5)

0 引 言

随着中国公路建设不断往西部及山区延伸,建设工程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诸多特殊地质工程难题。攻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公路工程修建难题,特别是松散地层公路隧道建设难题,以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尤为重要[1-3]。在隧道初期支护之前,施工影响范围内地表及深层土体易发生沉降,为保证开挖掌子面及预开挖岩土体稳定,超前支护必不可少,特别在松散地层进行隧道建设,合理的预支护方式尤为关键[4-5]。松散体在注浆凝固后,强度可增加50%以上,从而大幅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6-7]。

青海海东某公路隧道穿越松散砂卵石地层,隧道围岩以细砂为主,卵石含量相对较低。由于地层自稳能力差,加之对于围岩应力应变规律及支护结构受力特性不甚明确,洞内开挖过程中漏砂甚至局部坍塌问题频发,不仅毁坏作业机具,更严重影响了作业施工人员安全及工程总体进度[8-11]。因此,本文开展隧道开挖预支护方案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超前支护手段,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1 工程概况

青海海东某公路隧道采用左右线分离式结构,左线全长2 069m,右线全长2 061m,均属长隧道,最大埋深左线约221.0m、右线约为218.0m。隧道出口平面线型为圆曲线,洞身段为直线。依托工程松散体组分以80~260mm的漂石为主,粒组占比达61.54%。就分布状态来看,粒径较大的卵石和漂石近似层状分布。根据工程现场取样及筛分试验结果可知,不同粒组占比差异较大,级配连续性差,细粒砂通过卵石骨架在开挖扰动下极易漏砂,甚至出现局部塌腔。由于隧址区地层含水量极低,细颗粒之间几乎呈点对点接触,传力灵敏,岩土体发生宏观大变形概率大[12-14]。

2 超前支护方案设计

根据类似松散、软弱地层隧道修建经验,初步确定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短管棚注浆和水平旋喷桩方案可应用于砂卵石地层隧道开挖,并通过超前支护效果对比,提出最优支护方案。

2.1 超前小导管注浆

沿隧道开挖轮廓密排打入长6m的Φ42小导管,环向间距10cm。小导管每2m设置一环,每环搭接长度为3.9m,形成一层空间超前支护棚拱。

2.2 超前短管棚注浆

沿隧道开挖线打设Φ108超前管棚。为起到封堵漏砂的作用,6m短管棚环向密排布置,循环搭接长度为1.5m。由于砂卵石隧道不具备开挖工作腔室的条件,管棚通过固定在钢拱架的导向管以12°倾角打入。

2.3 旋喷桩

针对细粒砂密集区,旋喷桩单层布设于隧道开挖线,设定加固范围为180°。根据地层特点,旋喷桩间距取35cm,长15m,桩间搭接15cm。

3 加固效果数值计算

计算采用有限差分法,以三台阶开挖工法为典型代表,模拟施工过程。二次衬砌施作完成后,围岩位移、应力,初期支护轴力、弯矩,二次衬砌第一、第三主应力计算结果分别如表1~4及图1~3所示。

表1 围岩变形

表2 拱顶沉降

表3 各超前支护下初期支护内力

表4 各超前支护下二衬应力

4 结果分析

从围岩变形对比(图4)来看,超前短管棚注浆对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最好,最大拱顶沉降为136mm,最大水平位移为14mm;水平旋喷桩次之,其最大拱顶沉降为160mm,最大水平位移为22mm;超前小导管注浆效果最差,最大拱顶沉降为165mm,最大水平位移为22mm;无超前支护条件下,最大拱顶沉降为181mm,最大水平位移为28mm。

从初期支护内力来看,超前短管棚注浆的初期支护最大弯矩为295kN·m,最大轴力为1 367 kN;水平旋喷桩初期支护最大弯矩为351kN·m,最大轴力为1 168kN;超前小导管注浆初期支护最大弯矩为358kN·m,最大轴力为1 145kN;无超前支护条件下,初期支护最大弯矩为371kN·m,最大轴力为1 059kN。随着超前支护刚度的增加,初期支护的轴力不断增大,弯矩则不断减小。

图1 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计算结果

图2 超前短管棚注浆支护计算结果

图3 水平旋喷桩支护计算结果

图4 不同超前支护方案地层及结构变形对比

从二衬应力来看,超前短管棚注浆的二衬最大拉应力为0.74MPa,最大压应力为3.06MPa;水平旋喷桩二衬最大拉应力为0.83MPa,最大压应力为2.98MPa;超前小导管注浆二衬最大拉应力为0.77 MPa,最大压应力为2.81MPa;无超前支护的二衬最大拉应力为0.75MPa,最大压应力为2.79MPa。随着超前支护刚度的增加,二衬所受压应力不断增大,拉应力不断减小。

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上述3种超前支护的特点进行汇总,如表5所示。

表5 超前支护特点对比

5 结 语

本文结合松散地层隧道施工实际,通过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常用隧道预加固技术措施,明确了不同加固措施下围岩的变形特征及结构内力。基于加固作用效果,揭示了短管棚注浆应用于砂卵石隧道超前加固的适用性和必要性。

(1)不同超前预支护方式下,随着超前支护刚度的增加,初期支护的轴力均不断增大,弯矩不断减小;二衬所受压应力不断增大,拉应力则不断减小。

(2)超前短管棚注浆的围岩变形和沉降控制效果最好,水平旋喷桩次之,超前小导管注浆效果最差。超前短管棚注浆条件下,拱顶沉降较无支护减小25%,较超前小导管减小18%,较水平旋喷桩减小15%。

(3)砂层密集区采用水平旋喷桩技术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周期相对较短,但能否在砂卵石隧道中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注浆效果;超前小导管注浆应根据注浆扩散范围和砂体滑动面,合理确定小导管环向间距和长度。超前密排短管棚注浆根据现场施工及数值分析反馈,封砂堵漏效果显著,沉降控制效果好,可作为松散地层隧道开挖预支护推荐方案。

猜你喜欢

管棚卵石轴力
暗挖隧道与基坑交界处的管棚拆除技术研究
深厚卵石层基坑支护案例分析
基坑钢支撑轴力监测的优化及实践
钢支撑轴力在安装过程中的监测分析
钻石和卵石
钻石和卵石
曲线地段超长大管棚施工工艺探讨
基坑开挖阶段支撑轴力时空效应分析
铝土矿山平巷施工中的管棚超前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