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韶菁:立德树人永远是我们的任务
2019-06-04何蕴琪
何蕴琪
这是一所在华南享誉已久的大学,但很少人知道它在历史上曾经占据的地位。簡朴的校园里矗立着37座民国建筑。来来往往的莘莘学子,将有很多成为未来优秀的建筑师、工程师、企业家,广东民营企业的排头兵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这所院校的毕业生。
在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共同主办的“大学与城市(二)—广州地区社科名家访谈”活动中,《南风窗》记者对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韶菁进行了专访。
一个大学的历史是它的精神内核
南风窗:在多年的高校管理工作里面,给您带来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高校管理中您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陶韶菁:我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这所学校,与正因为热爱,所以我也对这所学校的历史非常熟悉。一个大学的历史是精神内核,它解释了一代代华工人为什么会这样埋头苦干,自强不息,开创新的天地。我很愿意给学生们介绍华工的建筑,建筑凝结着历史,华工校园悠久,此处有80多年办学史,校园内有37处民国建筑,代表了当时高等教育的一些理解和布局。
谈到高校管理,我认为,第一个就是教学方法需要革新。我们正在大力推进智慧课堂,我们从课堂的摆设、到课堂的讲授方式,到课堂的组织管理,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改革的第一个挑战。第二个挑战就是信息化社会带来信息获取的平等,那就意味着老师要对知识有更深的思考。需要有更广阔的思维,更长久更有积淀的思考,他才能讲出自己的观点。第三个是社会的变化,特别是改革进入深水期,对大学是有影响的。在这种变化中要坚守做学问的初心,坚守你可以坐冷板凳的学问探索之路,要告诉学生们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所以我们会更多引导学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进行自主创业、自我探索,引导同学们进入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南风窗:华工扎根广东,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您可以谈谈在专业研究包括社会治理、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吗?
陶韶菁: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对于华工这个大学是非常值得纪念的。在我们77、78级校友中有彩电三巨头,也就是TCL、康佳、创维这三位公司老总都是我们华工毕业的,这个班也叫做明星班,因为这三个公司的彩电一度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中集集团总裁、副总裁—麦伯良、吴发沛校友,他们也是77级的,在这一级出来的毕业生中,很多成为这个社会优秀的人士。
改革开放让这个学校变得更加的强大,学校在1992、1993年的时候首创了现在普及的联合共建办学方式。因为当时广东经济发展起来了,我们汇聚更多的资源来办好大学,开始与电力局联合办电力学院,与交通厅联合办交通学院等。我们跟教育部提出,能不能部省共建,打破体制障碍。所以改革开放带来不仅是经济腾飞,我认为更深层次的是思维方式的改变。
进入新时代,我所在的这个学科领域,也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思政课程的改革。我还有一个研究领域是社会工作,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模式如何构建,这点广州做得很好。要想让一个社会更多地健康发展,社会工作这个学科是需要得到重视的,因为它充分发挥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主导共建模式,使每个人都参与共建模式,使每个人都在健康合理的社会治理模式下获益。
立德树人永远是我们的任务
南风窗:您从事了多年的高校政治工作,您觉得做学生工作的难度有没有变化?
陶韶菁:我在华工,从读书、毕业留校工作到现在25年了。如果说做学生工作,我觉得一定有变化,有三个变与不变。一个就是高等教育的水平在变但初心不变;第二就是学生的年代、年龄在变,但情怀不变;第三就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变,但教育的内核不变。
具体来说,华工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我们从1952年正式组建,到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到进入“985”“211”,到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个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但是我们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的初心是不变的。我们的学生都要着力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专业素养。每一个年代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也会采用与时俱进的、更新的理念教材和更完善的教学体系去培养他、形塑他,但我们传递的创新精神的内核是不变的。
学生的成长应该是全方位的,除了知识的获得,还有思维方式的训练,还有对人类、国家和社会更宏观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就是对情商的锻炼。华工很看重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这样的工作一直在推进,比如我们做了留守儿童的调查、家电下乡的调查,以及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等,每个大学生把视线从关注自己转移到关注他身边需要的人,关注到民族国家人类,他自然就会站在更高的层次。
南风窗:新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才,请您谈谈高校人才培养的心得?
对于广州城市的贡献,第一应该是人才的贡献,第二是成果的贡献,第三是文化的贡献。
陶韶菁:我们大学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立德树人永远是我们的任务。立什么样的德,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大学就是打造创新人才,怎么做?我曾经提出一个“6I”理论,包括学科创新、人才智慧、开放融合、机制推动、成果贡献和生境互联等“6I”要素,着力培养创新人才。学生在前沿交叉学科,会得到一流老师的培养和引领,会有开放融合的大学体系,会接触到更多的创新主体带来的新思想,会有体制机制创新,采用与国际接轨、符合中国规范的管理方式,会在这样基础上进行科研结果的探索和孕育,我们相信如果按这样的方式去做的话,培养的学生是优秀的。对于大学来说,我们提供的是条件和营养,对于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是自主探索,始终保有对生活的热爱,对未知的兴趣,对自我的要求,和对国家的热爱。所以打造创新人才,它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南风窗:未来广州在城市产业发展方面会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华南理工大学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如何对接城市产业发展要求?
陶韶菁:之前有一项调研,哪个大学对广州发展最有推动力,华工的数据是遥遥领先的。对于这座城市的贡献,第一应该是人才的贡献。我们培养的学生五成是留在了广州。以前我们说华工是工程师摇篮、企业家摇篮,现在是创业者摇篮。我们有很多例子,包括福布斯30岁以下创业排行榜中华工已经有两人3次上榜,包括广州的很多企业都是华工毕业生创立的。第二是成果的贡献,它会首先在广州落地转化。第三是文化的贡献,一个大学始终是保有文化、传播文化、孕育文化的一个地方。大学的探索始终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状态,你只有不断超越自己的知识所得,你只有和学生一起去探寻未知,这才是大学本来追求真理最重要的意义。
我们很感谢广州给予华工很大的支持,比如说广州国际校区,广州市政府用了一大块土地来为我们代建140万平方米的新校区,还支持华工引进高水平的院士。所以一个大学想达到世界顶尖的层次,想追求一流建设目标,就要敢于、也要善于与国际和全球的教育竞争,进行人才的争夺、学科的对话,别人才会与你合作,才能有一席之地。我们也将以更快出成果,更大力度推进改革来回报城市,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