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干部群众路线教育论析
2019-06-04杨茂义
杨茂义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需要一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农村干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農村干部群众路线教育,是新时代继承、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需要,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干部脱离群众的表现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贪污腐败、享乐主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干部群众路线教育需要通过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理论教育、深入开展农村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农村干部中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干部;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5-0123-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5.056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制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更是专门强调加强农村基础工作的具体要求,要“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根本目的在于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我党“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农村干部作为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能否坚持和发扬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将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影响全面小康的完成以及基层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干部群众路线教育的必要性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群众路线教育,一方面是新时代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新时代应对农村面临的现实问题,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基层农村党组织建设,以营造良好的农村政治生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
(一)新时代继承和发展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需要
乡村振兴的目的始终是为了人民群众,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宗旨和优良传统,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因此,能否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衡量乡村振兴战略执行者工作质量的重要要素之一。农村干部是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措施的直接执行者和实施者,其是否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果和质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群众路线教育,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继承、坚持和发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现实需要。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需要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干部,始终坚持、继承和发展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带领农村群众发家致富,保证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
乡村振兴战略,毋庸置疑是为了振兴乡村的经济、民主政治、优秀文化、社会生活、生态环境等与乡村群众所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幸福感、促进实现全面小康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因此,乡村振兴不是某一单方面的振兴,而是涉及到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乡村全面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要求,既要实现乡村的经济振兴,也要实现乡村的民主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振兴。加强农村干部的群众路线教育,保证农村干部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振兴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净化农村政治生态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本保障。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干部脱离群众的表现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快推进,少数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入侵势力的加强,部分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造成影响。农村干部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对各种价值观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做出脱离群众的行为。另外,封建官僚主义、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其影响在当今农村社会仍未完全消除,这也是影响部分农村干部脱离群众的因素之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干部脱离群众主要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贪污腐败、享乐主义等几个方面。
(一)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有多种表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干部的形式主义行为主要表现在实施和执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措施的过程中消极不作为、欺上瞒下搞虚假、重形象不务实等方面。现以在M村调查为例(这里选取在该村某低保户家中所得数据)据了解,该低保户目前家中只剩一年过六旬老妇人以及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孩子,家中每年收入只有低保收入以及两口人的地,孩子上学靠国家助学贷款以及勤工俭学,全家一年总收入不过两千元左右。而在该户的精准扶贫帮扶表中显示,经过精准帮扶该户存在各种收入每年总计高达7436元,已经实现脱贫目标。这一调查结果说明:首先,村干部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其次,国家要求村干部积极实施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脱贫。在没有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的情况下,弄虚作假伪造数据,间接说明村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不作为以及重形象不作为的形式主义作风。
(二)官僚主义
农村干部深处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最具体实施者,是党和国家形象在农村群众中的最直接代表者。但是,部分农村干部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易受封建官僚残余思想的影响,形成官僚主义作风。这部分农村干部自认为高于普通群众一等,高高在上。人难见,事难办成为常态,一副“官老爷”做派。在与来自于农村的部分大学生的交谈中发现:以回村里开证明盖章为例,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示在村里盖章不容易,有时候跑好几趟也盖不上。本来认为去县城某些部门盖章不容易,结果却恰恰相反。有些农村干部甚至“依凭资历、威望、宗族势力甚至‘涉黑背景而成为农村基层干部”,搞“宗族势力”“涉黑背景”欺压百姓,在村里搞“一言堂”,严重背离群众观点,脱离人民群众。
(三)贪污腐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不断有“大老虎”落马,引起人民群众普遍拍手称快。同时,党中央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因贪污腐败落马的基层农村干部也不在少数。据统计,“仅2016年全国共处分乡科级以及以下干部39.4万人,其中基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7.4万人。”习近平曾强调:“当前,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基层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有的搞雁过拔毛,挖空心思虚报冒领、克扣甚至侵占惠农专项资金、扶贫资金;有的在救济、补助上搞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对于农村群众而言,农村干部是与自身联系最为密切的干部群体,相对于“大老虎”而言,基层农村干部的腐败问题与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最为密切。农村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最为直接地影响着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四)享乐主义
前面所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贪污腐败如果可以理解为脱离群众的表现中的“作为”的方式,那么享乐主义则可以理解为“不作为”的方式。部分农村干部贪图享乐、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处于基层农村干部的岗位,不思考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力带领农村群众发家致富实现小康,而是尽可能少干活,躲避工作责任和工作义务。在实际工作中铺张浪费,行过其实,借公务工作之名行享乐之实。正如习近平曾提到的某些干部“一张报纸一包烟,优哉游哉过一天”的工作作风。还有的农村干部不但不带领农村群众发展致富,自己反倒放着工作不做,全身心投入到经商赚钱的副业中去,结果村里没什么发展却把自家发展地“风生水起”。享乐之风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严重脱离人民群众。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干部群众路线教育的策略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据较大比例,农村发展深刻影响着全面小康的实现,影响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农村强不强,就看领头羊”农村发展需要一批“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层农村干部带领农村群众真抓实干。针对部分农村干部群众观点淡化、脱离群众路线的问题,必须准确把握、精准施策。
(一)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理论教育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贪污腐败、贪图享乐是部分农村干部脱离群众的几个表现,究其原因可以大致归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全球化深入推进,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影响渗入到中国农村地区对部分农村干部造成影响;二是由于封建官僚思想残余在农村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当前我国农村干部大都是从小到大成长在自己所在村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受到这些封建官僚思想残余以及小农意识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干部文化水平整体上仍相对较低,对这些错误思想和价值观的辨别能力相对不足,容易受到错误影响形成不良作风做出脱离人民群众的行为。因此,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群众路线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理论教育。要使农村干部深入学习群众路线的相关理论,使农村干部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价值意义、具体内涵。要发挥好县级党校对农村干部群众路线教育的积极作用,定期组织农村干部到县级党校进行理论学习并进行结业考核、撰写学习心得。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文化水平的提升,文化水平的提升与群众路线相关理论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应当积极为农村干部创造文化提升的有利条件,鼓励农村干部积极到成人高校学习,提升自身文化水平。有条件的乡村,可以积极试点成立周末班,聘任返乡的“新乡贤”担任教师,上级乡镇以及县级领导干部也要深入农村为农村干部带来群众路线教育指导。
(二)深入开展农村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理论教育是农村干部群众路线教育的基础,而通过实践活动的教育方式则能使农村干部更加直接地领会群众路线的内涵,使教育更具效果。因此,在抓好农村干部群众路线理论教育和文化素质提升的基础上,要深入开展农村干部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活动。首先,树立农村干部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的典型,开展优秀典型汇报活动。组织农村干部到优秀典型干部所在村参观交流学习。同时,将脱离群众的农村干部典型案例作为宣传材料引导农村干部引以为戒。其次,组织基层农村干部到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带领农村干部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温党的群众路线,体会党与群众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使农村干部受到党的光荣历史的深刻洗礼,自觉践行和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最后,开展“农村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周”活动,确定每月的其中一周为“群众路线周”,由农村干部在上级指导下自由开展群众路线践行活动。所开展的活动必须与服务农村群众相关,每月“群众路线周”活动开始前要简要汇报本周活动计划,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农村干部进行总结反思。
(三)在农村干部中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习近平曾强调:“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防身治病的有力武器”,黨中央始终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广大农村干部而言,也要继承和发扬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在农村干部群众路线教育过程中也要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促使农村干部深入总结反思自身在工作中、在坚持群众路线中的优点和不足。对于批评,要坚持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应实事求是,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客观评价;应有针对性,抓住问题的根本,批评到点上;要对事不对人,使被批评者认识到所做具体工作的不足从而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改进,而不要批评其某一方面的特征造成被批评者徒增包袱否定自己。批评的同时要进行自我批评,分析自身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和不足。对于自我批评,应当坚持从严的原则,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自我批评,批评才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