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实践和思考
2019-06-04谢少华吴征兰
赵 茂 谢少华 吴征兰
(1.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云南省泛亚金融合作发展促进会,富滇银行云南昆明 650092;2.富滇银行战略发展部,云南昆明 650011)
一、引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主要矛盾的关键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体现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收入差距上。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引起的不平衡矛盾也在其中,尤其是“三农”问题更值得深入关注。农村金融资源相对匮乏、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突出、农村金融服务严重不足等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户致富不可忽视的因素,解决的关键方略就是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对金融机构而言就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历经20多年的发展,城商行已成为地方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城商行依托一方水土,服务一方百姓,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更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结合自身优势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更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结合城商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优势和困境,通过对优秀的农村普惠金融实践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后,给出城商行实践农村普惠金融的相关建议。
二、文献综述
从金融的供求关系来看,传统的金融表现出供过于求,而普惠金融以供不应求的理论为基础,向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居民(尤其是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提供的金融服务,其主要任务是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深入度,通过资金配置促进经济发展。Malesky[1]研究发现普惠金融组织能够提高农户收入、减少贫困、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缺失。Aghion[2]研究发现,一个有效的金融系统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促进就业、减少贫困、分散风险。Ott[3]指出金融体系如果不具有普惠性,人们想进行投资、创业就得依靠自身储蓄,这会导致收入不平等、经济增长减缓。王曙光[4]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普惠金融能提高人民收入、扩大内需、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消除贫困。郑中华[5]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在消除贫困方面具有积极作用。Park[6]通过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普惠与贫困的实证分析发现,普惠金融显著降低贫困发生率。欧理平[7]结合41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研究分析发现,普惠金融能提高银行的盈利和可持续性。长期来看,经济的稳定增长需要金融体系向小微型企业、农村地区、收入低的群体延伸,普惠金融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当然,普惠金融的推行也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阻力。杜晓山[8]研究发现:金融的规模、服务群体的深度、成本效益比三个方面是中国发展普惠金融存在的挑战和遇到的困难;张春清[9]研究指出我国的普惠金融建设在法律、体制、环境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和困难。
学术界关于城商行开展普惠金融的研究相对较少,集中在城商行战略发展、转型升级及如何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娄飞鹏[10]探索金融互联网模式,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李朵[11]提出借鉴国际优秀的管理经验、业务创新,降低风险推动普惠金融在城商行的发展。连耀山[12]研究发现互联网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扩大服务范围,普惠金融与互联网的发展高度契合。陆岷峰[13]提出城商行应该服务地方、中小企业,打造创新、绿色、普惠银行的发展思路。谢少华[14]结合互联网技术给出了城商行发展的多路径研究。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普惠金融有利于金融稳定,银行盈利提升,经济增长,但普惠金融发展面临挑战和困境也影响其发展的速度。“三农”作为普惠金融的一个重点金融服务对象,如何推行农村普惠金融,让金融惠及更多的农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值得城商行关注和研究。
三、普惠金融可持续性困境:一个分析框架
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理论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内生式普惠金融,二是外生式普惠金融。内生式普惠金融是指由市场决定供求的发展模式;外生式普惠金融是指由计划力量(一般指政府)决定供给的发展模式。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处于初始阶段,政府对普惠金融有一定的政策扶持。据此,城商行推进的普惠金融可以被界定为内生式普惠金融为主,同时有一定的外生式普惠金融的模式。内外兼有普惠金融模式会表现一种显著的特征:在政策扶持初期,大量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普惠金融,后期随着政策扶持的减弱,利润最大化追求的金融机构会出现“使命漂移”(如图1),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普惠金融则不可持续。
图1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使命漂移”机理
普惠金融“使命漂移”的主要问题在于收益较低,可能出现不能覆盖成本的状况。因此普惠金融可持续问题的关键就是收益成本差,当收益高于成本,则可持续;当收益低于成本,则不可持续。基于经济发展、政府支持、技术进步等因素,普惠金融的发展应符合“政府支持→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内生式发展规律(如图2)。在政府支持情况下,进行普惠金融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人才培育等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以此来实现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
图2 普惠金融内生发展规律
根据政府普惠金融规划,普惠金融的客户群体主要为小微企业、三农人群、贫困者以及老年人等,他们人数多、财富少,个体金融需求量小,总体金融需求量大。众多研究表明长尾客户的需求弹性较大,若金融产品的供给价格发生变动,则需求量将会有较大的变动,这一观点已经被支付宝等产品证实。因此,普惠金融可以走薄利多销的路径,控制边际成本,提高金融产品供给量。如图3所示,价格合理是普惠金融的基本要义之一,通过发展技术,提供低价格的金融产品,以价换量促进整体收益的提升,防止普惠金融的“使命漂移”,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图3 普惠金融需求弹性
基于以上的分析框架,不难发现城商行要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必须合理运用政府的政策,在普惠金融的实践过程中实施技术、产品创新以及人才培育等,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走上符合内生发展规律的道路。
四、城商行实践农村普惠金融环境及案例研究
(一)城商行实践农村普惠金融的优势
1.宏观政策支持“三农”越发明朗。2015年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对普惠金融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任务:普惠金融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农民是普惠金融重点发展的对象;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指出农村现代化、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等发展方向和重点政策支持,“三农”是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资金投入上要优先保障。
表1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涉及农村普惠金融政策
中央十分重视“三农”的发展,十三五期间“三农”投入将不断增加,政策支持将持续推进,配套措施将日趋完善。城商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必然会得到大量的政策支持。
2.城商行“深耕细作”的天然特征。普惠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风险控制难度大、缺乏抵押物和运营成本高等。克服困难的关键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地方城商行在成立之初就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责任,形成了服务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市民的历史传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因为城商行长期的深耕细作有着广泛的品牌影响,更容易得到客户的认可。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在历史经验基础上的发展,也是新时代金融机构下沉、服务下沉的需要,填补农村金融空白。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既是城商行的历史使命,也是重要的战略机遇,城商行发展与普惠金融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耦合性。
3.转型发展的技术支撑。近年来,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受限,建立大而全的商业银行模式的思维被打破,地方城商行逐渐向“小而美”的方向转变,纷纷实施转型发展。深耕地方经济、小微客户、农户,运用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技术,逐渐形成了一批接地气的新产品和发展模式,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提供了保障。
4.网点与服务下沉优势。受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城商行开始实施网点下沉与服务下沉,逐渐形成了区域内网点的全覆盖。部分城商行意识到自身在城市发展的局限和困境,实施了城市“红海”转向农村“蓝海”的战略,表现为结合政策推出村镇银行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市场金融机构少、竞争小,金融服务群体广,金融需求量大,为城商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城商行实践农村普惠金融的困境
1.战略雷同与产品同质化。尽管大量的城商行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定位为“市民的银行”,但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抛弃这一定位,追逐大企业、大客户的现象十分明显,这与大型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实质上的战略雷同。对小微、“三农”等本应重点关注的领域不够重视,很难形成自身特色和发展优势。在普惠金融的实践中,忽略自身特点,不能针对地域、客户的情况做差别化处理,产品的同质化发展,与大型银行在同一平台竞争导致发展受限。
2.普惠性与商业可持续性的矛盾。发展普惠金融实际上要解决的就是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中的“市场失灵”问题。作为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必须要遵循和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大量城商行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沿用传统方法,不能有效地控制运营成本、风险等,收益不能完全覆盖成本,最终导致普惠性与商业可持续性存在矛盾。
3.“三农”风险高于普通企业风险。农村普惠金融主要客户群体是农民和涉农产业,农业发展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还与气候、病虫害等因素休戚相关。又由于农村可抵押资产较少,农户的信用意识薄弱,在农村保险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风险因素较多,控制贷款风险的压力较大,使得普惠金融在“三农”的金融服务方面受限。
4.同业竞争加大。受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金融监管趋严的影响,商业银行利润空间越发狭窄。在政策的主导下,普惠金融关注度大大提高,部分商业银行发展方向逐渐向普惠金融转移,2017年,应监管《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要求,大中型商业银行纷纷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公司加入到普惠金融客户的争夺中,城商行发展普惠金融竞争压力逐渐加大。
5.人才队伍的短板。大量城商行是从城市信用社转制而来,在成立初期就面临人才的短板。尽管一直以来在人力资源与薪酬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在人力资源储备与大中型商业银行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发展普惠金融,不仅需要了解金融知识,还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
(三)优秀农村普惠金融实践案例研究
1.富滇-格莱珉项目。富滇-格莱珉项目是采用格莱珉模式进行技术合作的扶贫贷款项目,主要是为大理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他低收入农村居民提供小额贷款。项目的核心必须形成五人小组,每周还款,并且强制性存款,这些都是项目的亮点。项目开展1年,收效明显:(1)妇女地位提升。富滇-格莱珉项目主要为妇女提供小额扶贫贷款,以此帮助农户脱贫致富,提升妇女的家庭地位。同时,项目教会了更多农户使用普通话交流、自己书写自己的名字,引发了大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关注;(2)项目扶贫更扶志。项目关注家庭成员健康成长,促进农户改变生活习惯,树立脱贫信心,提高自我发展能力;(3)项目增强乡村建设的凝聚力。富滇-格莱珉项目以五人小组开展,五人小组形成一个小的团体,大家相互团结,彼此认同,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小组成员纪律性强,愿意分享和交流经验,这有利于缓和矛盾,修复社会的创伤。
表2 优秀农村普惠金融实践案例
2.富滇“金果贷”。2013年8月,富滇银行与宾川县委、县政府联手打造高原特色农业金融信贷产品“金果贷”,是全国首个水果类金融信贷产品。该产品的特色:以水果种植户种植面积、种植物经济价值确定其附着于流转土地上的水果收益权作为担保方式,由富滇银行向种植户提供信贷支持。其核心在于“银政合力”创新开发“水果权证”,由政府对水果种植面积、品种、年限等基本要素进行认证和准入,让种植户具备银行贷款的基本条件,有效解决了当地果农“缺担保、难贷款”的困境,实现“政策支持”和“金融创新”的紧密结合。截至2017年末,在宾川累计投放“金果贷”产品7 098笔,累计金额9.32亿元,户均13万元。2013年,“金果贷”入选“亚洲金融合作联盟成员单位小微金融实践优秀案例”,2015年荣获《银行家》杂志“十佳金融产品创新奖”。其项目实地收效:(1)农户增收。农户能够获取经营资金,进行产业项目投资,农户经营积极性得到激发,实现了农户的增收;(2)产融结合。因地制宜引入优质的项目,颠覆了农村传统的经营模式,通过科学种植和推广,使得地方产业得到良性的发展,实现了产业和金融的有机融合;(3)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项目的科学推广,使农户增收,提升了农户专业种植素养,改善了乡村风貌,有利于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民富中心”模式。福建宁德银监分局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出了“民富中心”模式,建立“中心+基地+民间契约”和“中心+两权+民间契约”的反担保体系,将土地、厂房等(以往不被银行认可的资产)资产抵押给民富中心,农民在民富中心担保下获得融资;同时,构建了屏南小额信贷促进会反担保模式,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地方政府开展“信贷+项目+技术+信息”一站式服务,建立了担保贷款风险金,农户利用信用担保、林权抵押担保、土地经营租赁质押担保等多种手段,促进会提供反担保,助力农户获得小额信贷。截至2017年6月末,民富中心与银行合作已累计发放贷款1 270笔、金额2.34亿元,逐渐实现了农民增收、提升农户生活质量的目标,做到了社会扶贫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相结合。
“富滇-格莱珉”贷款属于城商行自发提供的普惠金融产品,通过国外技术引进及人才培育,总结经验发展普惠金融,可以界定为内生式增长的普惠金融路径;第二个案例“金果贷”,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界定“果权”的方式,解决农民缺乏抵押物的问题,属于内生与外生相结合发展普惠金融的路径;第三个案例“宁德模式”,通过政府的努力,采取反担保的方式,解决农民的贷款难的问题,属于政府扶持普惠金融,我们将其归于外生式普惠金融发展路径。
五、城商行实践农村普惠金融建议
1.借助普惠金融政策,顺势而为。为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国际上呼吁建立“比例监管”体系,就是“差别”监管的框架。为了支持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金融政策和方针。城商行应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将城市“红海”转向农村“蓝海”,开展网点下沉与服务下沉,逐渐形成区域内农村网点的全覆盖,扩大农村普惠金融的受众群体,让农民、农村享受到金融服务,缩小城乡差距。
2.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面向未来,城商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需要在创新中寻求解决之道。普惠金融首先是商业可持续,它不同于政策性金融、慈善金融,为此不能过分依赖于财政补贴,需要发挥市场力量,实施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富滇银行推出的“金果贷”产品,将云南省地方特色农产品与政策相融合,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庄园等新型主体,实现普惠金融产品的可持续性,最终实现当地农户收入及区域经济增长。
3.推动金融服务多元化。从国际经验和国内普惠金融实践来看,移动支付能够有效降低金融的运营成本,在信息获取、共享、统计上更有效率和优势。随着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城商行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农户的融资渠道,为农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在经济发展较发达的地区可开展移动金融服务和手机银行,让更多农户享受到技术带来的金融有效服务。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借助代理模式+数字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比如金融机构将POS机委托给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零售商店、邮局等,在政策允许和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逐步解决取款、转账、支付等基础性金融服务。
4.因地制宜设计普惠金融产品。农村地区经济、农户知识水平、基础建设、民族文化等差异,导致农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不同。上述的普惠金融优秀实践案例都结合了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开发普惠金融产品。富滇-格莱珉模式是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户融资额度需求量相对较小的农户推行的金融产品。“金果贷”是结合宾川特色的地理、气候优势,开发的2~200万元的以水果权证为抵押的金融产品,满足了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农户金融额度需求差异度较大的情况;福建宁德银监分局的模式主要构建了“中心+基地+民间契约”和“中心+两权+民间契约”的反担保体系,解决农民无抵押贷款难的问题。为此,城商行需要结合区域现状以及优势,在政策的允许下,差异化地设计农村普惠金融产品[15],有效降低成本,实现普惠金融持续性。
5.全力普及金融知识。发达国家的金融实践表明,金融知识的普及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务,不断优化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富滇-格莱珉项目的推行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项目发展的农户都不具备一张储蓄卡,更不曾发生过信贷行为。以此来看,对于相对贫困的地区,农村金融产品严重缺失,农户的金融知识缺乏。因此,针对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可实行“消除金融文盲”的金融计划,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方式合理支配收入、参与金融活动。对于农村消费者而言,获得充分的金融知识是获得金融服务的前提;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农村金融消费者获得充分的金融知识则是提供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础。普惠金融就是要让农村居民能够更好地了解金融知识,接受信息化的金融产品,优化金融行为。同时,城商行可充分利用渠道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使金融知识的普及动态化、常态化,扩大金融知识的普及范围。当然,金融知识的普及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社会工程。为此,在推动普惠金融过程中,需要政府主导,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教育机构、新闻媒体、社区组织等的通力合作,方可普及大众,提升农户金融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