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
2019-06-04燕淑珍
燕淑珍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3450)
子宫肌瘤为女性常见疾病,是一种良性肿瘤,高发人群为50岁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子宫出血、经量增多、痛经等[1]。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68例(2017年3月~2018年4月),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年龄23~50(37.89±4.21)岁,病程0.5~5(2.48±0.83)年。对照组年龄2 4 ~5 1(3 8.7 5±4.5 1)岁,病程0.6~6(2.76±0.65)年。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患者在月经第1天至第5天服用米非司酮、(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50202),1天1次,1次25 mg,睡前服用,治疗3个月
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患者在月经第1天至第5天服用米非司酮,1天1次,1次10 mg,睡前服用,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经量增多症状消失,肌瘤体积缩小≥50%)、有效(经量增多症状好转,20%≤肌瘤体积缩小<50%)、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肌瘤体积缩小<20%或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 8.2 4%,对照组9 1.1 8%,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n(%)]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恶心症状,嗜睡1例,占2.94%,乏力2例,占5.88%,不良反应发生3例,占8.82%,对照组患者恶心3例,占8.82%,嗜睡2例,占5.88%,乏力4例,占11.76%,不良反应发生9例,占26.4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x2=4.6601,P=0.0308
3 讨 论
子宫肌瘤又叫子宫纤维瘤或纤维肌瘤,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有研究表明,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而肌瘤生长的一个重要刺激因子就是雌激素,并且,中枢神经系统会影响雌激素及卵巢功能的发挥[2-3],由此可见,子宫肌瘤的出现与发展与中枢神经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给予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会对其造成创伤,不利于术后恢复,而药物治疗能保留患者生育功能,能被患者所接受
本文结果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24%,对照组91.1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对照组26.47%,P<0.05。米非司酮是临床常用药物,作为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能对患者体内孕激素产生拮抗作用,使其子宫肌瘤中的中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水平降低,减少病灶中孕激素及雌激素效应,缩小病灶,发挥治疗效果。该药占据孕酮受体后,对孕激素具有抑制作用,进而抑制子宫肌瘤。但是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药物剂量也是一个值得关注问题,并且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文结果发现,小剂量米非司酮与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相比于大剂量米非司酮,小剂量更适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
所以,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大剂量米非司酮与小剂量米非司酮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其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高,小剂量米非司酮应用效果更好,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