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劳模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2019-06-04

江苏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劳模劳动技能

近年来,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作为一所位于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内的中小学校,上海市沙田学校以“办负责任教育,育有灵魂新人”为办学宗旨,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设立“劳模课堂”,通过家校互动、社校联动、创新驱动等多种方式,寻找劳模足迹,学习劳模品行,传承劳模精神,把劳动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育人工作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开设“劳模课堂”,劳动教育从弘扬劳模精神起步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坐落于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上海市曹杨新村内。曹杨新村首批1002户居民全部都是工人,大都是劳模、先进生产者、生产标兵和生产能手,曹杨新村因此也被称为“劳模新村”。“惜时守信、敢为人先、无私奉献、再铸辉煌”是几代劳模共同秉承的精神。为了追寻劳模足迹,弘扬劳模精神,学校与曹杨村史馆共同设计了“爱教课程——新时代劳动教育”,充分利用曹杨村史馆作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分别通过“看、听、行、赞”等不同学习体验方式,进行适合自己年龄的学习体验活动。“看”——让学生走进村史馆,了解曹杨的昨天和今天,学习劳模先进事迹;“听”——请劳模走进校园,听老劳模和新劳模讲述自己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几代劳模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行”——鼓励学生走进曹杨社区,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志愿者服务和公益劳动,在社区服务中践行劳模精神,参与建设美好家园;“赞”——小组合作寻找、观察身边的某一个普通劳动者(或者某一类群体),完成宣传海报,开展主题班会,为这些身边的普通劳动者点赞,学习新时代劳动者身上的优良品质。

二、传承劳模精神,多措并举实施劳动教育

为了传承劳模精神,学校在“劳模课堂”的基础上,先后开发了“懂感恩,爱劳动——家长技能体验”课程、“职业体验”课程,还与高校合作开发了“小小工程师”课程。通过家校互动、社校联动、创新驱动的方式,丰富劳动教育的载体,让学生在各种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感悟劳模精神。

(一)整体架构,把劳动教育融入“责任教育”全过程

学校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责任教育”过程中,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学校开展了“三责任”为主的劳动习惯养成教育。一是以班级为单位“认领责任田”,把校内的种植园、校园的绿化带以班级为单位认领,开展爱绿护绿活动;二是“划定责任区”,学校把全校公共区域,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等专用教室划区域让学生参与日常保洁活动;三是“设立责任岗”,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事务性劳动,让学生在事务性劳动中养成习惯。为了有效形成家校合力,学校幼小衔接的“家长学校”第一课就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位80后家长说:看到孩子蹲在地上认认真真地擦地,自己也深受教育。我们认为,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的学校活动是“责任教育”的一条有效的路径。

(二)家校互动,把劳动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全过程

学校强调在家庭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开设了一门“爱劳动、懂感恩——家政技能体验”校本课程(见表1)。该课程以“爱劳动,生活能自理,学会并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公益劳动,掌握一般的劳动技能”作为课程目标,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家校共育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智发展的总体水平,把上述目标具体分解为具有操作性的家政技能体验课程,通过家校互动,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参与家政劳动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会感恩,劳动光荣”的人生观,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劳动意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表1 “爱劳动、懂感恩——家政技能体验”课程目标与内容

家政技能体验课程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家长,家长可根据家庭具体情况自行选择体验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在劳动体验过程中的表现写出评语。一次完整的家政技能体验课程分三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为“家长示范,学生观摩记录”,学生把家长示范的每一个主要环节和操作说明记录下来,每周末完成一次完整的观察、实践过程,填写好记录表;第二阶段为“独立实践”,学生独立完成体验课程,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改进思考,并请家人做出评价;第三阶段是“综合评价”,由班主任根据学生记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将此项体验课程成绩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之一。

(三)社校联动,把劳动教育融入职业体验全过程

学校坚持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把劳动教育融入“职业体验”活动中。学校借助区域优质资源,让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职业劳动,既走进银行、律师事务所,也走进职业学校、高科技创新园区。课程旨在让学生在不同的职业体验中发现自我的潜能,明白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能创造幸福生活。例如,以一项“我做小掌柜”的职业体验活动为例,指导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带领学生走进学校附近菜场做半天的“小掌柜”。通过体验,学生一方面发现卖菜是辛苦的,早上五六点钟就要去进菜,菜批发来了还得分类整理,而且如何把菜卖出去更是技术活。最初学生不愿意开口吆喝,慢慢地在指导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的鼓励下学会了如何介绍蔬菜、用电子秤、熟练地找零钱等等。当菜卖掉之后,学生也体验到劳动之后的成就感。半天的职业体验活动,学生收获了自信,也懂得卖菜掌柜工作的不容易。一位家长这样评价本次活动:“通过这次‘我做小掌柜’职业体验活动,孩子体会到卖菜掌柜的辛苦,也感受到卖菜掌柜们勤劳与踏实的职业精神,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积累了生活经验,也体会到父母工作的不易。”

三、创新实践路径,劳动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应有新样态

传承劳模精神,在新时代必然要与培养时代新人相联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站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国工匠”和“创新人才”的高度,不断创新与拓宽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形成更多的实施新样态。为此,除了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职业体验等相关课程外,学校提出要把劳动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把物联网技术与劳技课程相整合,建立市级创新实验室“未来生活梦工坊”,整体规划一至九年级的创新课程(见表2),突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劳动实践技能的一体化培养,把劳动技能、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表2 分年级设置的创新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应该有更多的新样态,既要有传统的劳动技能体验和学习,也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劳模劳动技能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