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五种思维方法

2019-06-03任彩红

人民论坛 2019年13期
关键词:传播力思维方法传统文化

任彩红

【摘要】运用五种思维方法即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底线思维,通过下定决心、坚定信心、丰富内涵、创造性地转化并自觉地弘扬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维方法 传播力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如何继承那些跨越时空、具有永恒魅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继承基础上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通过中国文化了解其背后所承载的中国价值、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是我们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时面临的艰巨任务。

坚持战略思维,下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心

运用战略思维,就要视野开阔,紧跟时代步伐,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从下定传播文化决心的必要性而言,面对全球化进程,作为现代世界中的重要一份子,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国文化的支持和贡献。同时,中国也需要积极参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世界其他国家了解中国,认同中国,进而支持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由此,运用战略思维,审时度势,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需要下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尽管世事变化,世界形势瞬息万变,但是我们仍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世界了解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中华民族价值观,从而为世界呈现中国色彩,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当下,我们要坚定信心、坚守初心、坚决创新,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世界性与民族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并自觉身体力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展现中国力量。

秉持历史思维,坚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心

历史思维,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积极运用历史眼光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前进的方向、指导现实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运用历史思维,清晰地勾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内在逻辑、演绎规律及影响范围,为文化自信提供充足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气,使我们充满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历史表明,一个民族如果抛弃了自己的历史文化,就会陷入无本之源、无根可循的状况,这个民族将无法发展起来,所以重视文化的历史根源,可以为文化传播打下坚实的历史根基。此外,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拥有绚丽的瑰宝,这为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传播这种优秀文化的自信心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在每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展现了强大的文化创造力,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宝库以及辉煌的创造成就,这种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有助于我们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提升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运用辩证思维,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辩证思维,就是把世界看作普遍联系的整体,全面地分析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的规律。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需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传播内容,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方法看问题,善于一分为二,抓住重点,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方向。

由此,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一方面,需要以尽可能科学、客观的态度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有内涵,批判性地传承传统文化,涵养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同时结合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其意蕴,赋予新时代内涵,推陈出新、继承并发展,以增强其影响力、感召力,达到历史性与当代性的统一。另一方面,需要兼容并蓄、坚持特色,既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也强调其具有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我们不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激发创新思维,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新思维要求我们突破常规,善于知难而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方面,理论需要在继承中被创新性地发展,需要根据时代的实践诉求而发展,根据新时代的变革和要求,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内涵,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传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时代条件、认识水平、社会制度的局限,会呈现陈旧性、糟粕性,需要我们推陈出新,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时代意蕴,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另一方面,需要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法、手段,自觉努力地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传播力。当下,尤其要重视网络的力量,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充分展现我国深厚的历史底蕴、文化多样和谐的大国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我们期待通过激发创新思维,让世界了解中国,以客观历史多维的眼光认识中国,走进中国,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良好环境。

坚守底线思维,自觉弘扬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所谓底线,就是事物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强调发生质变前的临界点。在现实中,我们需要坚守底线,化解风险,避免最坏的结果,从坏处准备,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努力争取好的结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坚守底线。

第一,从传播文化的态度上,既不盲目自大、自吹自擂,也不妄自菲薄、自轻自贱,而是自觉自信地呈现我国的绚丽宝藏。第二,从传播文化的内容上,要传播积极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抛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成分;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果,但不“以洋为尊”“唯洋是从”,也不在文化传播中搞“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等。第三,从传播手段上,不因循守旧,运用开放式的心态积极利用一切合法的有利的传播手段,既可利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也可借助多种媒介、平台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四,从传播主体而言,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了解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和特质,既不封闭僵化,也要守住底线,立足中国现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履行自身使命。

五种思维方法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时代,新气象,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需要五种思维方法整体性的运用。既要从世界全局出发,下定决心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重视厚重的中国历史,坚定传播的信心;既要运用辩证思维,强调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历史性和当代性,也要注重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发展和转化,为增强文化传播力奠定基础,最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自觉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

(作者为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科研资助项目“道德教育的价值偏移及其矫正”(项目编号:2016jdmks0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猜你喜欢

传播力思维方法传统文化
论标志设计创意的思维方法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影像的力量源于用心交流,用爱拍摄
《承德日报》:舞好“指挥棒”定好“风向标”提升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