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径:数据分析师转攀岩教练支点:凌峰攀岩队

2019-06-03钟鑫

大学生 2019年6期
关键词:舌象误诊率攀岩

钟鑫

因为攀岩,我才得到了做队长的机会,懂得带队伍的重要性,这对我即将开始的攀岩馆的管理工作都大有裨益。

王曦廷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他和同学的“岐云中医”创业项目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引入中医“舌诊”与“问诊”,力求使用户足不出户,实现线上健康体检和辅助诊疗。

王曦廷告诉记者,“我们团队希望通过构建中医智能体检系统和绘制个性化体质变化曲线,形成大数据,为个体就医提供有效辅助,从而降低误诊率。”

“中医智能体检系统”听起来是一个很庞大的概念,要从哪里着手呢?王曦廷团队选择从舌象开始。

中医讲究整体论,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可以不同程度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如舌头、耳朵、手掌以及足底等。如,耳朵可以反映身体的五脏六腑,舌头的颜色、舌苔的薄厚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判断依据等。

“通过舌象进行诊疗在中医治疗传统中历来有之,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但我们团队根据《中医诊断学》中对舌象的特征研究和当代人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将所有可能的舌象做了基本分类,归纳总结出九种典型的中医舌象。一种典型的舌象一方面和某些中医体质或疾病关联;另一方面又可能和其他的舌象相组合,形成一种新的舌象诊断结果。典型的舌象、组合的舌象,都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依据舌质与舌苔的颜色、形状、纹理、部位等特征,王曦廷团队总结的九种典型舌象是:裂纹、齿痕、淡白、白厚苔、黄厚腻苔舌、红绛舌、青紫舌、红点舌及瘀点舌等。它们能反映人体的综合健康状况,比如齿痕舌是指舌体边缘可见牙齿的痕迹,又名齿印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多属脾虚,主虚证;也可反映肝胆气郁。又比如淡白舌多提示气血虚或阳虚,体弱畏寒,腰膝酸痛,小便短小等。

创业团队将识别这些舌象特征及形成相关诊断的算法开发为微信小程序,用户只需要在微信上关注小程序,并上传自己的舌象图片,即可经后台计算后,得出一个基本的健康状态判断。这个过程实际上就实现了中医里的“望诊”的过程。

岐云团队将问诊的问题等一并做入小程序,用户在上传舌象后,系统会自动进行舌诊,并根据舌诊结果进一步生成一份个性化的问诊问卷。这个过程就实现了中医里“问诊”的诊断环节。

听着王曦廷专注的解答,记者问道:“既然‘望诊可以通过图像实现,‘问诊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来辅助,那传统的中医坐诊是不是真的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呢?”

恰恰相反,王曦廷说,除了“望诊”和“问诊”,中医里还有“闻诊”和“切診”。“闻”是指闻声音、闻味道,“切”是指把脉和按压某些部位,目前这两项还不能被人工智能的准确的实现。“而且,中医讲究‘精确地诊断和有效地治疗,望闻问切主要是对病症的判断,对于病症的诊治,一方面取决于医生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中医大夫面对面的心理疏导。中医强调身心同治,积极的心理干预也是病情康复的重要因素。”王曦廷回答。

听到这里,记者已经大致了解了王曦廷团队正在做的创业项目,可是这“一图一问”的诊断形式,在之前没有人做过吗,“一图一问”又如何称得上是中医参与下的智能体检呢?又如何与减少误诊率的问题产生关联呢?

果然,岐云团队在项目前期的调研中发现,通过线上上传图像,进而获得大量的医学影像数据积累,这样的做法曾被某仪器企业应用,但是他们的用途只是为了获得数据、辅助特殊科研任务,并不用于个体患者的健康诊断和辅助调节功能。而岐云团队的王曦廷说:“我们是第一个to C 的团队,并且已经进行了相关注册,此项目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同时也通过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了相关误诊率评估的临床分析。”

可是,通常意义上人们所理解的“体检”应该是西医范畴,在一系列仪器的监测后,得出一系列可视化的数值,然后再用相应的标注来衡量某项指数是偏高还是偏低,按照相应的趋势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那中医如何实现智能体检呢?人工智能又将如何体现呢?这个问题也是王曦廷团队关注的一项“科学问题”。“中医有一套独特而缜密的体系,然而中医的诊断往往是定性的分析,例如脾胃虚寒,那么有多寒呢,这个寒的程度能不能衡量出来呢?我们正在根据人工智能和创新的数学统计模型,探索一种中医的‘度量衡,它可以实现中医体检的量化与可视化。”

临床医学误诊率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医生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患者长期以来的健康状况动态变化。某个时刻的看诊,往往依靠患者当时的状况做出病情的结论,但供诊断的信息会有损失,因此肯定会有一定的误差。岐云团队的“中医智能体检系统”是要为每个个体建立长时间的健康档案,而这个档案的建立过程也是通过个体每次回传的数据一点一点的建立起来的,例如,上传了阶段性的舌象后,不仅可以获知自己的体质和当前阶段的健康状况,这些数据也会储存在个人的健康档案中,形成每个人的体质变化曲线,成为日后就医的重要辅助参考。

王曦廷告诉记者,人工智能主要体现在,随着病例的增加,这个系统在掌握了大量个体的体质变化曲线和相应诊疗方法后,它就好比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阅人无数”后,逐渐形成它的智能分析方法,经整合后的智慧诊疗系统是一个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持续更新迭代的、更聪明的“中医健康管理大脑”。

岐云中医团队获得了“2018北京市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称号,因此免费入驻了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进行孵化。所有入驻创业园的团队在两年的孵化期内,无需缴纳场租费、水电费等相关费用,并可享受免费的人才招聘、专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及法务咨询等十余项孵化服务。

岐云中医团队“中医智能体检” 的系统算法已经全部完成,成果已经发表了论文,并且同步完成了国家专利的申请。小程序预计于2019年上半年开始上线公测。

猜你喜欢

舌象误诊率攀岩
5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舌象特征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肿瘤舌象研究可视化分析(2001-2020年)
基于Citespace糖尿病舌象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舌象仪临床应用研究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评价
波比攀岩
徒手攀岩
攀岩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