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力” 讲好凉都故事
2019-06-03姜媛媛
胡 媛 姜媛媛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提出了要求:“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要写出既有泥土芬芳又有思想光芒的稿件,必须鼓励记者深入基层,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基础上,深入实践提升业务水平。我们要求记者“既要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又要站在田坎上找感觉”,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六盘水日报社以新闻“走转改”为抓手,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开设专栏,组织大型采访活动等,使深入一线“捉活鱼”,成为每位记者的“家常便饭”和责任担当。近五年,六盘水日报社共获得贵州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新闻奖一等奖15个,二等奖38个,三等奖81个,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2015年六盘水日报社获中国地市报“走转改”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在对新闻单位驻地方核验工作中,六盘水日报社获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通报表扬。
一、开设专栏推进“走转改”
近年来,六盘水日报社开设了 “新春走基层”“记者在一线”“精彩故事在凉都”“记者蹲点调研”专栏,记者通过深入村寨、矿井工地等,切身体验群众的真实生活,倾听百姓的心声愿望,与人民群众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思想境界得到极大提升,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群众立场更加坚定,新闻采写能力特别是精品打造能力显著提高,涌现出一批受到读者高度赞赏、产生强烈社会反响的名篇佳作。
同时结合决战脱贫攻坚等宣传报道要求,开设了“脱贫攻坚春风行动”“脱贫攻坚夏秋攻势”“秋后喜算丰收账”“阡陌上的见闻”等专栏,派出骨干记者深入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进行蹲点采访,及时采写和报道全市各条战线涌现出的经验做法和先进事迹,精心策划、重点突出,全面、全新、全景地反映六盘水市在脱贫攻坚这个“大战场”上,同心同行、用情用力取得的骄人成绩,树立驻村帮扶典型,为六盘水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出了好声音,凝聚了正能量。
通过精心策划和基层蹲点,采访编发了一批社会反响较好的新闻稿件,如《小山村飞出好声音“组组响”派上大用场》《“脱胎换骨”涌清流——金佳矿矿井水深度净化项目造福于民小记》《老树发新芽 新树深扎根——看水城经济开发区如何借双元铝业打造产业集群》《“省城来的自家人”》《小康路上不落一人》《脱贫路上,有一群“拼命三郎”》《“小本生意”赚得脱贫“大本钱”》《当“光荣”遇上“羞愧”》《乡村“拼命三郎”》《“凉都红香椿”“抢鲜”韩国》《走好“第一公里” 驻村干部在行动》《千亩皇菊开出脱贫“金花”》等。
二、主题策划深化“走转改”
新闻策划是办好报纸的生命线,也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增强媒体竞争力的关键。2018年11月,六盘水日报社携手乌蒙新报,联合推出“发起总攻夺取全胜·走进深度贫困村”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数十名记者走进62个深度贫困村蹲点调研采访,用我们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讲述了既有泥土芬芳又有思想光芒的脱贫攻坚故事。今年将启动剩余100个深度贫困村的采访,在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发挥好记史留册的宣传引领作用。
除了脱贫攻坚方面的主题策划,近年来,报社还组织了“中国凉都故事”系列采访活动。第一辑是以探索发现的手法记录凉都的人文风情,从记者的角度将六盘水市最美、最亮、最有特点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展现出来。第二辑是“行走凉都村寨·品读美丽乡愁”系列报道,撷取了100个自然村寨,以现场的感受、优美的文笔,带给读者村寨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让大家触摸到心中的乡愁。第三辑是“三线人·三线事·三线情”, 反映六盘水改革开放、建市40年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光辉历程,为凉都发展留下历史的档案。以上的三个大型采访活动均要求记者到一线亲历或是采访一线人物,才能最后成稿,三辑稿件推出后,得到了领导和读者的充分认可,最后都集结成册出版,便于留存。
三、领导带队践行“走转改”
4月28日,全国地市报社长总编走近“红色闽西”主题采访团来到永定土楼,采访客家家训馆。 傅长盛 / 摄影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也需要好的领队人。六盘水日报社领导班子全都在业务上摸爬滚打多年,有较强的新闻敏锐性和文字功底,为了能给一线记者做好示范,用实践行动给记者们上现场课,亲自带队到一线采访,写稿后认真编辑。近年来,在领导们的带领下,采写出了一批有分量的稿件,如《黄家三兄弟 营盘大比武》,就是报社总编辑带领记者到现场进行深入采访后成稿,通过精心编辑刊发出来,获得时任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认可。另外,如《彝家山寨“五大怪”》稿件,也是领导带队住到村里,采访了两天才完成的稿件,抓住典型,手法生动,标题新颖,稿件一出来便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
近年来,报社领导亲力亲为,带领记者采写了《营盘脆桃找“婆家”“黔货出山”悄试水》《共饮一杯“幸福酒”——走进岩博酒业看岩博村脱贫攻坚》《走进海坝寻觅乡愁——盘州市盘关镇海坝村人居环境整治侧记》《下山入城拔掉穷根——六枝特区易扶搬迁见闻》等稿件,都成为当年各类新闻奖的宠儿。
另外,为了让记者主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采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六盘水日报社完善考核制度,要求分管业务的领导每月下基层带队采访,采编人员每月必须要有基层稿,同时提高基层稿稿分标准,基层稿稿分上浮20%。激励记者多到基层采访,和群众打成一片,更加接“地气”、聚“人气”。
在领导的带动下,在各项考核机制的激励下,六盘水日报社记者深入一线基层采访热情高涨,基本保证报纸每天都有来自一线基层的稿件,不但转变了文风,改变了作风,也使六盘水日报社的人才队伍得到了培养,业务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成为六盘水重要的主流舆论宣传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