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2~4月患者认知功能的价值
2019-06-03黄佳丽
黄佳丽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四川 乐山 611837)
0 引言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已经处于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发病及死亡的首位[1]。对于早期、病灶局限、体质比较好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恢复意识状态,但是大部分患者仍面临肢体不同程度的瘫痪。临床统计报道,脑卒中患者治疗后发生肢体功能障碍的比例82.3%-93.4%[2]。同时各种伴随而来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其他患者高。基础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是主要原因之一[3]。目前临床中对于早期康复的时间没有严格的界定,有研究指出脑卒中后2~4月是康复的黄金时间。目前有关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文拟收集我院2018年4月份到2018年12月份60例脑卒中患者,分析早期康复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神经内科2018年4月份到2018年12月份 6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24~69岁;疾病中:合并高血压34例,入院中控制血压于安全范围之内;合并冠心病21例,其中7人有心绞痛病史;12例患者合并有2型糖尿病。根据患者住院号码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二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二组患者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纳入的病例共同临床症状特点:神志清楚,愿意配合医生及护士医嘱。
1.3 排除标准
合并慢性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肥胖、严重营养不良、有伤口感染、不能配合护理的患者。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脑卒中护理康复方法,护士告知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康复护理方法,教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研究组采取早期康复,具体如下:
1.4.1 健康教育
在专家的指导下制作了脑卒中患者健康宣教手册以及锻炼册及光盘,并方法给患者观看。使用简易挂图和人体模型向患者介绍脑部结构和患者本人患病情况,并要求患者详细观看脑卒中后康复视频、文字资料,使患者明白其所患疾病及将要进行的康复方法。
1.4.2 姿势镜训练
患者站立在姿势镜前,护士不断调整患者姿势,让患者通过视觉调整躯干平衡。
1.4.3 桥式运动
患者仰卧位,抬起臀部同时保证与躯干处于同一直线上,护士左手放放在患侧股前面,下压膝关节,同时向足前方拉股骨内、外侧髁,帮助患者伸髋。
1.4.4 翻身训练
锻炼患者患者仰卧位从患侧翻向健侧,护士在患者翻身时给予一定阻力。
1.4.5 躯干前屈抗阻训练
护士掌根放于患者双肩,告知患者做前屈抗阻运动,然后返回中立位,动作如此反复进行。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康复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两组康复护理前后认知功能评分。
1.5.1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
具体从日常生活功能上进行评价,根据患者恢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满分为100分。信度和效度指标分别为0.685、0.744。
1.5.2 认知功能评分
具体从理解力、判断力、逻辑能力进行评价,根据患者恢复程度分为三个等级,满分为100分。信度和效度指标分别为0.527、0.631。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版本进行两组之间治疗及干预措施后有效的t检验及四格表卡方检验,结果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
两组康复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2.2 两组康复护理前后认知功能评分
两组康复护理前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护理后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3。
表2 两组康复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
表3 两组康复护理前后认知功能评分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后的大部分病人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手的功能障碍[3]。早期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研究指出通过早期康复干预可以减少患者身体残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回归社会[4]。
本文研究中发现接受早期康复的研究组,在康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康复可以调整肌张力,达到身体的平衡与稳定。同时防止发生废用性肌萎缩,促进运动模式的再学习,促进对多方向外力的反应能力[5]。还有研究指出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伤后,会经历一系列变化和适应过程,通过早期康复可以挽救损伤的脑细胞,恢复和侧支循环的建立[6-8]。国家(十五) 攻关课题研究已经证明规范早期康复治疗对于卒中发病后3个月内患者各阶段神经功能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因此,本文认为早期康复可以提高脑卒中后2~4月患者的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