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意义重大
2019-06-03贺小云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
文│贺小云(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
“农业稳则天下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形势越复杂,越要稳住“三农”。特别是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多,巩固发展农业农村良好形势对有效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大转型、大提升阶段,在经济竞争加剧、资源环境吃紧、食品安全聚焦的形势下,如何保证农业经济上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成为“三农”工作当务之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所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建设,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刻不容缓。笔者结合石家庄市工作实际,就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在“三农”工作中的战略作用和发展趋势谈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一、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三农”工作中的战略作用
1.现代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抓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由扩点增量型向稳量提效型转变,生产经营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
转变,但农业供给质量、综合效益依然不高,特别是农产品低端化、同质化、单一化严重,绿色、优质、特色、品牌农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农产品加工相对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壮大培育现代化农业上求突破,要在特色上下功夫优化产业布局创优势、在融合上下功夫优化产业结构增效益、在品牌上下功夫优化产品结构提质量,使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农业供给需求的必然要求。随着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现代都市型农业空间拓宽,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产业链条不断延展,加快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建设、市场化运作势在必行,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可替代地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
2.现代农业产业化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囯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9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爬坡之年,农业大而不强成为制约振兴发展的关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注重发展新型产业、新型业态,促进增产增收、增加劳动就业,能有效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其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专业村镇,发展特色“土特产品”品牌等,为乡村振兴拓宽产业基础。依托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同时各级财政专项资金优先倾斜,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保障和新的动能。另外,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打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组合拳”,推行绿色防控,加强农作物秸秆、农膜回收、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产业环境和生态环境“两手抓”,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铺垫清新大环境;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把互联网+、现代科技等先进因素引入乡村同步发展,提升乡村生产生活质量,所以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中流砥柱”。
3.现代农业产业化是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硬任务。要坚持靶向发力,就必须切实找准症结,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如果没有产业,光补助点,纳入低保,给点救济,不是长久之计,容易出现“返贫”现象。首先要把缺口补起来,瞄准产业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攻坚,实施一户一策、因村制宜,加强产业发展指导,解决好具体的困难问题,给贫困村、贫困户提供劳动就业渠道,实现稳定增收,提升自足发展内生动力,才是长远之策。
二、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
1.优化产业布局是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蓝图”。产业布局规划是整个产业发展的“方向标”,决定了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总格局。要盯住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禀赋,深挖产业优势,准确划定农业特色产业区域和农业结构调整方向,才能使产业优化发展。一般来说,主城区、环城区适宜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要依托环城交通等优势,拓展农业功能,立足于满足城市居民的观光、休闲、体验等时尚消费新需求,建设集旅游观光、绿色休闲、文化科普为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园区,构建环省会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圈、环城休闲农业产业带等;平原地区适宜发展高效农业。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基础好,要突出稳定粮食产能,压减非优势作物,扩大优质作物及畜禽种养规模,引导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发展,建设种养示范基地,形成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产业集群;山区适宜发展生态农业。立足经济与生态相结合,打造无公害产品基地,发展沟域经济、乡村民宿旅游、绿色生态康养产业等,走生态保护与群众致富相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2.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是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双引擎”。
一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的有效抓手。现代农业园区资源集中、配置高端,能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丰富现代化元素,提升内生动力。所以,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的实施,遵循“农地姓农”的原则,将重点园区作为整合项目资金的“主战场”,按照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和融合化发展要求,推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才能建设出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的精品现代农业园区,拓宽农业功能,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二是设施农业发展是产业提质增效的必然趋势。设施农业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调整作物茬口,提高复种指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要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就要加快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优化设施结构,扩大设施作物种类和种植面积。例如,增加设施蔬菜、设施水果、设施花卉等种植。要提高设施装备水平,推进轻简化栽培,推广标准化生产,推广物联网管理规模,能有效提升设施农业质量效益,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化经营的必经途径。龙头企业带动联合体,能有效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率。所以,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向上游发展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向下游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转化增值能力。要围绕产业链条一体化、经营主体一体化、利益联结一体化的思路,创建出“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联合体。通过支持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资金垫付、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市场信息传递等服务,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发展订单生产、保护价、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紧密稳定的利益联结,从而提升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产业规模化、多元化的新兴业态。农业规模经营可以实现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管理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要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就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推进土地流转,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引导农户将承包土地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直接面向农户的综合托管服务,带动普通农户连片种植,提高土地流转率和土地规模经营率,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从而促进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提升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水平。
五是绿色农业是产业特色化、生态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是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在农业生态发展中,节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发展成为硬性要求。例如,集成推广节水品种及水肥一体化、保护性耕作等配套节水技术,加快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减少地下水开采,有效缓解生态压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等技术,有效提升产业环境生态水平。还可以结合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生态农业及无公害产品基地等,为现代农业产业化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是品牌农业是产业高质量、高标准发展的标志象征。品牌具有地标效应,能凸显区域性产业发展水平,知名品牌的创建能极大提升地域产业知名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所以,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想赢得消费共鸣,抢占市场席位,就必须有自有品牌、过硬品牌。要注重立足区域资源特色,扶持主导产业确定特色品牌农产品进行全产业链开发,厚植文化内涵,注册地理标志,打造农业领军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奖、名牌优质产品,开展农产品绿色认证和地标认证。同时,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推动市场智慧升级及“互联网+”电商模式,促进线上线下销售,使更多特色品牌打入市场、叫响全国、走向世界。
三、几点体会
1.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定心丸”。如何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党的领导是关键。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头绪众多、任务繁重,我们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理念,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书记要发挥好第一责任人作用,特别是县(市、区)委书记既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又要当好“施工队长”,深入开展效能革命,转作风、提效能、补短板、调结构,才能真正实现产业产品布局优化,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稳定发展。
2.加强科技引领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加速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政府要与一流科研院所发展战略合作,推进农业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强智慧农业建设,扩大物联网示范应用,发展数字田园、智慧养殖、智能农机和智慧气象等农业科技,推进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示范,提升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率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增加农业产业化科技含量,推动现代化农业加速发展。
3.加强人才建设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护航舰”。人才兴,产业兴,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青年农场主、致富能手等新型职业农民,实施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吸引各类社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要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认定带动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 “土专家”“田秀才”支持产业发展。要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支持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为新型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4.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试金
石”。产品质量保障消费安全,提振消费信心,是测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指标。所以,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推行合格证加施二维码电子出证方式,争取实现可追溯管理。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落实主体责任,实行自检+抽检制度,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5.加强金融服务能力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催化剂”。引导工商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依托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逐步回归本源,为农业产业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探索各类特色农业保险,推广农房、农机具、设施农业、制种等保险业务。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保障现代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