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共 马在喀拉拉邦的实力分析
2019-06-01邹东岑
邹东岑
【摘 要】喀拉拉邦在印度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存在,其全印最高的识字率、人均预期寿命、人类发展指数等和与众不同的浓厚的人文氛围在印度独树一帜。印共(马)在喀拉拉邦断续执政数十年,这一点也是在资本主义独大的印度的一个特色景象。本文尝试通过多个角度来分析其在喀拉拉邦的实力,以便更好地了解喀拉拉邦和印共(马)在喀拉拉邦的执政。
【关键词】喀拉拉邦;印共(马);政党实力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是印度当今影响力最大的共产主义组织,成立于1964年,采取议会斗争路线,拥有党员约100万人,在西孟加拉邦、喀拉拉邦、特里普拉邦都有长期的执政历史。在喀拉拉邦,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其实力达到了与国大党分庭抗礼的地步,形成了类似于喀拉拉邦版的“驴象之争”的局势。
本文主要通过党员人数、组织纪律、党的健康程度、基层影响力、选举支持率等方面,通过对比、分析等手段来研究印共(马)在喀拉拉邦的实力。
一、关于政党自身的分析
据印共(马)的官方统计,喀拉拉邦的印共(马)的党员在2015年的数据为418756人,国大党在喀拉拉邦的党员在2015年的统计数据中高达3379000人。然而实际的政治生态则没有凸显出这种人数上的巨大差距,双方各自领导的阵线在选举中都是皆有输赢,可见简单的数据对比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政党间的实力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两党关于党员人数的差异超出了对比两党实力的范畴。在党员人数领先于对手数倍的情况下,国大党在选举中却与印共(马)平分秋色,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印共(马)的实力。
在党的入党程序方面,国大党规定只要是年满18周岁的印度公民、填写了入党申请表格并一次性缴纳500卢比的党费、并且没加入其他党派,便可成为党员;而印共(马)入党的规定则严格了许多,想要入党的人须要有2个或以上的推荐人,并且支部还要向上一级呈报支部的推荐,在获得上一级的许可后,还要经过一年的候选人考察期,才能最终入党。可以看出,印共(马)的入党的考察程序比国大党严格许多,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国大党在喀邦的党员人数如此众多的原因。从入党程序的科学性和严格性来说,印共(马)是优于国大党的。
在党的健康程度方面,国大党仍未走出家族政治的窠臼,许多印度人将国大党等同于“尼赫鲁-甘地家族”,这样一个家族式的政党,其党员的忠诚程度是较低的,国大党内部派系的分裂、纪律的缺乏、中央的决策推行困难等顽疾和国大党本身的“家族性”有非常大的关联;印共(马)则是一个较为纯粹的非家族式政党,虽然其党内也有不少影响力甚大的强力人物,但其政治选拔和录用整体上说来是较为合理的,且由于印共(馬)对党员的复杂的考察程序,以及印度这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乃至世界范围内共产主义运动退潮的事实,决定了其党员的纯洁性和忠诚程度是远高于国大党的;腐败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大党的一大难题,而关于印共(马)的腐败问题的报道则十分少见。印度的这种国情也决定了加入印共(马)的人员中,其投机分子和利己主义者的少数。在党的健康程度方面,印共(马)是领先于国大党的。
在党的基层影响层面,印共(马)在喀邦的影响可以谓深远。喀邦的共产主义运动尽管发展较晚,但是影响甚大。据一些学者的描述,“在喀拉拉的道路两边,绘有镰刀和斧头的旗帜随风飘扬…冠以共产党著名领袖名字的工厂随处可见。”在笔者访问印共(马)喀拉拉邦委员会官网时,网页中,印共(马)喀邦领导人与基层民众一起互动交流的图片随处可见,在官网发布的视频中,也可以看到印共(马)在当地被基层民众簇拥,热烈欢迎的场景。在笔国大党喀拉拉邦委员会的官网中,其配图基本上是关于国大党当地领导人及其内部会议(活动),在其发布关于其在喀邦的游行宣传的视频中,没有一个是有成群民众环绕的。这一个事实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双方的基层影响力。
在宣传方面,印共(马)在喀邦发行有日刊《国家自信》、周刊《每周政治》和《每周文化》、季刊《马克思主义者的桥梁》、《儿童月刊》,并且印共(马)在喀邦还拥有一家出版社,出版相关的左翼书籍;而国大党在喀邦仅有一个名为《觉醒》的日报发行。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印共(马)在喀拉拉邦拥有着不俗的实力,其在喀拉拉邦多年的经营和努力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在党组织的健康程度、基层影响等方面都是位居前列的。这些优秀之处,或许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印共(马)是如何在党员人数落后国大党如此之多的情况下依然能与国大党在喀邦平分秋色。
二、关于选举得票率的分析
分析一个政党的实力,最重要的数据就是其在执政地区选举中的支持率。尽管喀拉拉邦政党纷繁复杂,但通过数据分析,在喀拉拉邦历届的选举中,尚未有一个政党在支持率上能够超过国大党及印共(马);且除了国大党和印共(马),尚未有一个政党在支持率上能够超过15%;国大党和印共(马)常有支持率超过30%甚至接近40%的选举年;在平均值的对比上,三者的差距亦十分明显,并且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就是排名第三的政党是时有变化的,这也说明在喀邦的其余政党的实力远难以和国大党、印共(马)企及。
在通过数据明确了国大党和印共(马)在喀邦的地位后,关于两党之间的实力比较则较难从数据中分析。两党的历届选举的平均得票率仅相差1.74个百分点,难以说明实力的差距。但通过折线图可以看到,印共(马)的历届得票率总体相比国大党而言较为平稳,这一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党在喀邦的政治实力的稳定程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本文关于印共(马)的基层影响力大于国大党的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在喀邦的政党中,国大党和印共(马)是当仁不让的实力最强的两个党派;印共(马)的政治表现的稳定程度优于国大党。
三、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在喀邦的政治中,印共(马)和国大党长期起支配作用,是喀邦实力最强大且实力保持最为稳固的两个政党,且两党间的综合实力十分接近。这个基本的政治局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2、印共(马)在政党实力组成部分中的许多方面领先于国大党,如党组织纪律、党组织健康程度、党的基层影响力、党在喀邦政治进程中的稳定性等。
此外,在进行分析时,还有二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一,印度是一个资本主义占主流的国家,并且国大党一直保持着印度第一大党的地位,其在全国执政多年,在地方也拥有最丰富的执政经验。喀邦的民众处在这样一个国情中,其认知和判断难免会受到影响;二,喀邦是一个宗教势力影响深远的邦(印度教徒占54.73%,伊斯兰教徒占26.56%,基督教徒占18.38%)。这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都是对印共(马)这一个持无神论、共产主义信仰的巨大阻碍,而国大党在这两个因素上都对印共(马)有着近乎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此番事实下,印共(马)能发展到和国大党在喀邦“轮流坐庄”,其在喀邦的实力可见一斑。
结合了上述的所有因素,本文倾向于持以下观点:印共(马)在喀邦的整体的实力,是喀邦最为强大的,其整体实力有且仅有国大党能与之抗衡,但略胜于国大党,然而这种差距非常之小。两党实力差距的扩大和缩小,最终还是要看其执政绩效的提升与否。
【参考文献】
1.陈金英.印度国大党:支持者、意识形态与组织建设[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04):137.
2.赵康: 印度共产党治下的喀拉拉邦[J], 《世界博览》, 2007.4, p.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