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研究

2019-06-01付乘风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付乘风

【摘 要】“一带一路”是一个促进国际投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其对于绿色金融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债券作为一种主流的融资工具,对于绿色金融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梳理了中国绿色债券的发展现状,主要围绕着中国发行绿色债券的流程与问题进行展开,从“引进来”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绿色债券市场上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关于中国的绿色债券吸引外资的相關建议。

【关键词】绿色债券;债券发行;国际投资

作为一种可以让企业承担社会可持续发展责任,满足政府环保监管要求,与此同时还能给企业带来可观回报的金融产品,绿色债券自2014年国际资本市场((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Association,简称ICMA))协会联合百余家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绿色债券原则》,在国际市场上关于绿色债券有了行业的认定标准以来,迎来了蓬勃发展阶段。

从2013年,国家从政府层面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建立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机制以来,国家多部委已联合发表过多次关于包括《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在内的有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导文件,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稳定且长期的现金流支持,而绿色债券就刚好能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这一融资支持,因此,中国金融金融市场对绿色债券发展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一、中国绿色债券的发展现状

在ICMA披露《绿色债券原则》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就紧随其后发布了《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公告》等文件,将绿色债券这一新类别的金融产品纳入国家金融体系。除此以外,发改委与证监会也出出台过关于绿色债券的相关指导文件,监管层面的关注推动了市场的发展,2017年中国大陆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2083.8亿元人民币,中国发行人在境外发行5只绿色债券,折算下约合人民币428.34亿元,即使在经历资本寒冬的2018年,单上半年也有130亿美元的发行量1,截止2018年上半年,中国的绿色债券总发行量位居世界第一。尽管如此,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国企业参与绿色金融的深度的推进,环保企业发展的需求等综合来看,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在发行总量上任由很大的潜力可言。

在收益率方面,根据2016年9月发布的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和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合作编制的中债-中国气候相关债券指数,截至2018年6月30日,指数近1年财富指数回报率为3.86%(平均市值法久期为4.11年),略高于同期5年期国债的收益率3.27%2,随着碳交易市场与绿色债券市场对个人投资者的开放,这样的投资回报表现将大大提高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对于绿色债券理念的推广也会大有裨益。

二、在中国发行绿色债券的流程与问题

现行的国际绿色债券标准体系中对于绿色债券的发行人没有明确要求,简而言之只要是信用等级良好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都可以发行绿色债券,关键在于它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之后所获得的资金是否是用于绿色资产或项目的构建,比如污水处理厂,废气处理,低碳交通运输开发等。

对于绿色资产或项目的审查是严格的,具有审核资格的机构也是有限的,包括安永,毕马威,商道融绿等在内的审核者对发行人的申请进行独立审核后发行人可以得到认证,虽然目前国家政策对于绿色债券的第三方认证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但根据中债资信绿色债券研究团队3的统计,在2017-2017年这两年内,71%的债券都进行了第三方认证。接下来的过程与传统债券的发行步骤基本一致,从监管部门获得发行许可,由券商来涉及债券的结构,并通过评级机构取得相应信用评级,之后进行路演与定价。

关于定价,资产与项目的名义价值必须大于债券的发行总价,债券的发行方需要提供定期报告说明资金的去向,确保资金都是根据发行目的流向了绿色资产或项目的构建,关于绿色债券的定期报告的定期披露在中国是强制的并且有严格的监管,这一点体现了国家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决心,而不是一味的只重数量,不重质量。

三、关于中国的绿色债券如何吸引外资的相关建议

虽然中国绿色债券规模总量大,收益率良好,发行流程规范,但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对于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还存在很大的提高空间。

首先,是关于“绿色”的定义问题,有部分资产或项目在国内可以被视为绿色债券的发行依托,例如煤炭清洁利用,在中国包括南方电网在内的很多电力企业对于这一绿色项目都有很大的需求,可以从其对碳核查人员的招募中一窥一二,但是关于煤炭清洁利用这一领域,国际投资者并不认可其为绿色,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多边投资往来密切,这些项目资本需求大,却无法吸引到国际投资者,这也对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监管者与智库等提出了挑战,统一对绿色债券界定和项目分类是对中国绿色债券市场非常有利的一件事,如何让国际绿色债券监管方认同中国对绿色债券界定的认可,是中国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监管者与智库应努力的方向。

其次是在绿色认证方面,虽然在2017-2017年这两年内,71%的债券都进行了第三方认证,但依然有29%的债券没有进行第三方认证,这29%没有进行第三方认证的债券在市场上是缺乏公信力的,并且在71%的已通过第三方认证的债券中还有一部分是由“科学机构”来认证的,这些科学机构的准入标准也需要进行明确,否则会让投资者存疑,提高投资的前期调研成本。

最后,关于定期报告方面,定期报告体现了中国政府层面对绿色债券监管的重视,但如果想吸引境外投资者的话,还要在定期报告原有的中文版本的基础上加入外文版本,并通过统一的渠道进行发布,这样才能让境外投资者切实的体会到监管的存在,从而对债券募集所得资金的流向感到放心也同时可以降低包括境内投资者在内的所有投资者的尽调成本。

注释:

[1]2018年中国上半年绿色债券的总发行量为130 亿美元,但其中有 37 亿美元绿色债券未与国际绿色债券定义达成一致。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8年年报》.

[2]数据来源于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债券组合投资行业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3]数据来源于中债资信绿色债券研究团队发布的《绿色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的管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