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工业志

2019-06-01

广西电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火电火电厂水电站

(三)叶茂水电站

叶茂水电站位于宜州市西12公里的龙江河段,上游距拉浪水电站43.5公里,下游距洛东水电站34.7公里,是龙江规划开发的第七个梯级。叶茂水电站安装3台轴流发电机组,总容量3.75万千瓦,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1.87亿千瓦时。该电站是河床径流水电站,枢纽由发电厂房、7孔溢流坝及升压站等组成。混凝土坝长284.47米,坝顶高程147.9米,坝址流域面积1233万平方米,正常蓄水位104.5米,设计水头16.6米,最大库容1.07亿立方米。

电站原由河池地区行署和宜州市联合开发,总投资1.66亿元。该项目经广西水电厅和广西区建设委员会联合审查批准,由广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和河池地区水电设计院共同设计,主体工程由广西水电工程局承建。1991年11月,河池地区施工队伍进场开始“三通一平”施工,1992年8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不久,正值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银行利息大幅度上调,对基本建设投资实行宏观控制,紧缩银根,工程造价大大超过概算,建设资金异常紧缺,地方政府无力支撑。在广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河池地区行署和宜州市决定将叶茂水电站进行股份制改组,由地方筹资兴建管理改为股份制兴建管理。5家股东的股比为国家中型水电建设实业公司35%,广西岩滩水电站建设公司39%,广西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2%,宜州市8%,河池地区行署6%。股份制改组使建设资金得以解决,电站工程建设加快。

工程建设期间,叶茂水电站工程指挥部为了解决工程存在的难题,先后两次邀请广西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及中国水利水电咨询公司专家到叶茂水电站工地进行考察咨询。专家们分析研究截流及厂房安全度汛等施工方案,建议截流时间由1993年底推迟到1994年10月;1号机组利用围堰(高程130.6米)及左侧部分泄水闸调节蓄水发电的方案;对厂房设计进行优化,以保证1994年汛期厂房下闸和机组安装。在广西区计委、重点办、广西电力工业局的协调和支持下,经过设计、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1996年底,3台机组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利用围堰水头试运行。1997年3月底下闸蓄水,电站正式发电。

(四)左江水电站

左江水电站位于左江上游宁明县辉村和崇左市哝江村之间,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电站主要由河床式发电厂房、10孔溢流闸坝、左岸重力坝、框格填碴坝、通航水坡、110千伏升压站等构成。电站堰顶高程90米,溢流坝总长178米,总库容7.16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08米。电站安装3台轴流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7.2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3.47亿千瓦时。

左江水电站由南宁地区行署筹建。1990年水利部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1年国家计委下达工程设计任务书,1991年水利部批准了初步设计,同意工程总投资2.2亿元,工期4年。1992年12月主体工程开工。

该工程由南宁地区水电设计院设计,主体工程由葛洲坝工程局施工,水轮发电机组由南宁发电设备总厂制造。1994年10月二期围堰截流成功;1996年3月,三期截流成功。由于国家政策性调整,材料、设备价格大幅度上涨,水库淹没实物量变化等原因,1996年,水利部审定左江水利枢纽工程概算总投资5.05亿元。由于修正概算总投资增加较大,建设资金没有落实,工程被迫延期。1998年11月,左江水电站工程转入中外合资,广西左江美亚水电有限公司代表美方业主,占股份60%,南宁地区电业公司代表中方业主,占股份40%。协议规定:左江水电站运行23年后,电站产权全部移交中方。工程得以恢复正常施工。

自开工以来,左江水电站工程指挥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采取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转入中外合资以后,工程建设开始执行监理制度,工程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在水利部委托珠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的工程质量大检查中,工程获得90.5分的成绩,工程质量评为优良等级。在1号机组安装完成及升压站进入调试阶段,广西电力有限公司派员参加启动验收委员会,西津水电站派出运行人员进场,负责1号机组的运行管理。1999年7月1日,1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2、3号机组分别于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并网发电。

(五)浮石水电站

浮石水电站位于桂北融江中游、浮石镇下游2.5公里处,距上游融安县城14公里,距上游梯级麻石水电站43.2公里,下游距融水县12公里。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19万平方公里,是柳江干流综合利用梯级开发中的第六个梯级。

浮石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航运为主,结合灌溉的综合利用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13.3米,总库容4.5亿平方米。电站装机容量5.4万千瓦,年发电量2.88亿千瓦时。电站建成后,上游至麻石43.4公里的河道全部渠化,达到河流规划5级航道的最终标准。电站将为融安、融水两县6260平方米耕地提供充足的灌溉用电。枢纽建筑物从左至右的排列是左岸连接段、船闸、闸坝段、发电厂房、右岸接头坝。厂房及溢流坝挡水面长289米,堰顶高程101米,最大坝高28.9米,布置17孔溢流闸孔。发电厂房为河床式,安装3台容量为1.8万千瓦轴流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升压站布置在厂房下游右岩(近期2回110千伏出线,1回接浮石变电站,另1回接融水县丹江变电站,35千伏2回备用)。船闸布置在厂房下游右岸,为100吨级单组船闸,年货运量73.79万吨。

浮石水电站由广西柳州水利电力设计院设计。1992年3月,融安县、融水县和柳州地区地方电力开发公司三家成立浮石水电站工程建设指挥部。通过招投标,葛洲坝工程局第九公司中标承建土建工程,机电安装由中国水电第九工程局承建,工程监理由水利部华源水电咨询公司承担。同年9月,工程正式开工。1995年11月,成立融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业主管理工程建设。

电站原设计总工期4年,第一台机组3年半投产。由于物价上涨及政策性变化等原因,工程概算投资从1.34亿元增加到3.89亿元。从1996年起,因增加的投资不到位,工程进展缓慢,未能按原设计工期完工,土建工程只完成90%,1号机组主要部件已安装,被迫停了下来。1998年初,开始与美亚电力有限公司(亚洲基建基金、魁北克国际水电有限公司参加合资)商谈引进外资,1999年10月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广西柳州融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浮石美亚电力有限公司实行工程总承包。双方商定按总投资4亿元筹措资本金,美亚电力有限公司占70%,广西柳州融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占30%。最终工程概算增至5.8亿元人民币。1号机组于2000年4月并网发电,2号机组11月投产,3号机组于2001年6月投产。美亚公司与广西融安广林电力运行维修有限公司负责运行管理与检修。

(六)天湖水电站

天湖水电站位于广西全州县境内,越城岭脊部东侧,地跨湘水、资水两水系的支流源头。该工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总落差大、水量丰沛、地质条件好。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总集雨面积70多平方公里。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有大西江、正源冲、南洞河和驿马河四簇源头水系,其中驿马河的水源呈多级瀑布跌落,山区河谷中有一些大小不一的盆地,这一带高峻陡峭的山势产生了千米以上的集中落差。

天湖水电站是亚洲第一高水头电站,静水头1074米。设计最终总装机容量8万千瓦,工程总投资约2.4亿元,每千瓦装机造价3000元。

天湖水电站由广西桂林水电设计院和广西桂林地区水电局设计室共同设计。设计电站静水头1074米,装机8万千瓦,分两期开发建设,总控制集雨面积43.67平方公里,建中、小型水库13座,总有效库容3424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发电量1.85亿千瓦时,枯水期发电量占全年发电量的70%,装机年利用小时为3825小时。压力水道和厂房布置,采用上部无衬压力井洞(共长2153米,洞径2.5~4米),下部压力钢管(总长2337米,内径1米),在山脚地面建厂房,安装4台1.5万千瓦的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

施工单位和指挥部密切配合,在各方面专家的指导帮助下,攻克了压力井洞(含堵头)、压力钢管、水轮机及球阀等难关,为中国高水头电站的建设探索新的途径。

1.压力井洞的施工。压力井洞工程由紧接压力前池的大王山平洞、1400米高程平沿(丁字过水洞)、竖井、斜井4段组成,均在完整、坚硬的花岗石山体开挖,其中尤以竖井(深407.3米)和斜井(坡度35°,长384.4米)施工难度最大。为了保证井洞工程贯通精度,采用了激光指向法,3个贯通点的贯通精度均小于规范允许误差。从1989年10月进场开凿竖井,到1991年11月开挖完斜井底部沉沙池,压力井洞工程全部完成。

2.压力钢管的安装。压力钢管的安装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一冶金建设公司承建。公司选派以有压力容器制造资质、备受用户赞誉的机械修造厂为主,组成精干的安装队伍负责压力钢管全部工程的施工。压力钢管全长2379.15米,1990年3月22日开始安装,历经1年多的安装施工,于1992年5月28日全线接通。

3.堵头的建造。堵头的建造与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程。工程于1991年11月开工,施工分围岩基础处理,堵头内钢管安装,堵头混凝土浇筑和回填灌浆项目。由于施工组织安排缜密,恰当处理两支队伍施工过程中的交叉衔接,技术人员日夜跟班监督施工质量,于1992年6月顺利完成堵头施工任务。

1992年 10月 16日 12、18时,3、4号机分别启动,经72小时试运行后,主机及辅助设备均运行正常,试运行一次成功,投入生产。至此,该电站的一期(2×1.5万千瓦)工程建设完工。

该工程创造了中国水电建设的四个第一:水头高居全国第一,无衬砌竖井和斜井全国第一,承受最大压力达12.5兆帕的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在国内同行业中是第一次,安装国产超千米水头的水轮发电机组也是第一次。

二期工程于1994—1999年完成。1998年6月,第一阶段建成引水工程并通水使用,但水库调节能力还很有限,如果降雨量集中仍免不了弃水。因资金短缺,无法进行二、三阶段建设。为满足电网调峰需要,根据现有的条件,二期装机规模改为2×2.5万千瓦,天湖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8万千瓦。二期工程完工后,雨季一般利用径流水发电2万~3万千瓦,枯水季节发电5万~8万千瓦。这样,可能增加桂林网区的调节能力,千米水头的天湖水电站的高效能源才得以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并可创造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高水头天湖水电站的建设是开发高山水资源的一次艰苦的探索,是地方水电建设上下结合,多方协作,科技兴电的典范。

八、水利、航运枢纽

(一)百色水利枢纽

百色水利枢纽位于郁江上游右江河段,是郁江9个梯级电站(枢纽)的第二级,位于百色市以西22公里处的右江上,上游为瓦村水电站,下游为那吉水利枢纽,是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效益的综合大型水利工程。

百色水利枢纽由广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与珠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南宁分院联合设计。业主为广西右江水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投资股份比例为:水利部投资12.5亿元,占62.5%,为控股单位;广西区地方投资7.5亿元,占37.5% (其中广西区政府5.9亿元、南宁市政府1.3亿元、百色政府0.3亿元)。项目概算总投资47.13亿元。

电站的参建单位为中国水电第十四工程局、广西水电工程局;大坝的参建单位为中铁隧道局和中水闽江局。

枢纽总体布置分为主坝区和通航建筑物区两部分。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96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6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82.9亿立方米。水库正常蓄水位228米,相应库容48亿立方米;最高洪水位233.45米,相应总库容56.6亿立方米;防洪限制水位214米,防洪库容16.4亿立方米;死水位203米,死库容21.8亿立方米;水库调节库容26.2亿立方米,属不完全多年调节水库。主坝为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坝,坝高130米,坝顶长720米,坝顶宽度10米,坝顶高程234米。副坝为39米的银屯土石坝和26米的香屯均质土坝。

水电站设在左坝头下游的辉绿岩中,电站装机4×13.5万千瓦,额定水头88米,单机流量173立方米/秒。电站总装机容量54万千瓦,全年平均发电量16.9亿千瓦时,年利用小时3130小时,保证出力12.3万千瓦,70%的电量可用于调峰。电站以3回220千伏出线和3回110千伏出线与系统连接。电站主要工程量有土石方明挖145万立方米,石方洞挖37.2万立方米,混凝土20万立方米,钢筋、钢材及金属结构1.4万吨。工程建成后,下游已建的西津、贵港、桂平等水电站可增加枯水期电量1.5亿千瓦时。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于2001年12月11日开工,计划建设工期6年。

(二)桂平航运枢纽

桂平航运枢纽(马骝滩水电站)位于桂平市南,黔江与郁江汇合处以上4公里的郁江上,上游距贵港航运枢纽110公里,是一项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的“以电养航”内河综合治理工程。坝址以上流域面积8.68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00平方米/秒,总库容3.19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2亿立方米。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为拦河坝、船闸和电站。拦河坝和电站位于郁江上,自左至右为右岸非溢流坝、溢流坝、河床式厂房、右岸接头坝等,坝轴线全长418.17米。

电站安装3台1.55万千瓦的国产灯泡贯流式机组,总装机容量4.65万千瓦,枯水保证出力1.87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82亿千瓦时。电站工程动态投资约为1.06亿元,每千瓦投资2069元。

桂平航运枢纽是国家“七五”计划内河建设重点工程。广西交通厅西江建设管理局、葛洲坝工程局、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广东省水电安装公司等单位参加施工。1986年8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在历时7年多的土建施工中,克服了5次特大洪水灾害、溶洞大渗水涌水、2次围堰崩塌以及施工用电、水泥石料供应严重不足等困难,完成拉河大坝、船闸、水电站土石方开挖427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浇筑38.2万立方米,浆砌石8.9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4800吨。整个工程完成投资4亿多元,并创造了一系列的新成果、新记录、新工艺。其中:二期围堰基岩防渗灌浆堵漏采用水玻璃双液灌浆冲砂砾法等灌浆新工艺,为岩溶地区基础工程的施工积累了经验;工程中使用先进垂直预裂和水平顶裂爆破新工艺,船闸闸室以平整、光滑的基岩面替代原设计3111立方米面积的钢筋混凝土底板,节约投资100多万元;大江截流断航期只有45天,创国内大江大河截流航期最短的记录;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属当时国内最大国产灯泡式贯流机组,3台机组安装工期分别只用5个月、4个月和80天,共提前402天,使电站提前半年实现并网发电。1992年4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同年11月第二台机组并网发电,1993年2月第三台组机并网发电。

(三)贵港航运枢纽

贵港航运枢纽(仙衣滩水电站)位于西江干流中段贵港市上游约6公里处,距南宁177公里,上游距西津水电站105公里,下游距桂平航运枢纽马骝滩水电站110公里。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60立方米/秒,总库容6.43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3.54亿立方米,调节库容0.18亿立方米,是西江航运建设的主干项目。

贵港航运枢纽是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防洪、灌溉及公路交通的开发利用,实施“以电养航”的综合性水利工程。枢纽挡水建筑物由溢流坝、水电站(仙衣滩水电站)厂房、右岸重力坝、左右岸接头土坝及船闸组成,挡水线总长度为1099.4米。溢流坝为低堰闸坝式,设于河槽的中部和右侧。河床式发电厂房轩于河槽的左侧和右岸边,安装4台3万千瓦灯泡贯流式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万千瓦,保证出力3.6万~5.2万千瓦,年发电量6.11亿~6.91亿千瓦时。

贵港航运枢纽工程是国家内河航运建设首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工程动态总投资20.08亿元,建设总工期5年。工程业主为广西交通厅,工程主要设计单位为广西交通规划勘测设计院和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主要施工及安装单位为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广西水电工程局、广西航务工程局及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公司,主要设备和金属结构制造厂家为瑞士A B B公司、挪威科瓦纳公司、郑州水工机械厂及美国威格士公司。其中电站工程以及总长835.5米的船闸下引航道开挖工程等由广西水电工程局中标承建。

1995年1月电站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4月电站下闸。1998年11月底,土建工程全部完成,比合同工期提前一年。共完成土石方开挖273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和拆除65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8万立方米,钢筋制作安装7250吨。同年10月实现大江截流;1999年2月,首台机组建成发电;同年4、7、9月,2、3、4号机组分别投产运行;1999年年底工程竣工。

第三章 火电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火电建设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50、60年代在负荷中心兴建城市火电厂时期;70、80年代以建设煤矿附近的坑口电厂为重点的时期;90年代选择在交通便捷的沿铁路、港口建设或在原厂址改、扩建大中型火电厂的时期。

“八五”计划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加大了对电力基本建设的投资。广西在开发建设红水河梯级水电站的同时,加快建设一批大型火电厂,以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解决电网水电比重大、调节性能差、枯水期严重缺电的问题。在工程建设中,开始探索、实践并逐步推行、完善业主承包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工程师制、资本金制、合同管理制以及实行股份制集资办电、跨省合资办电、BOT模式建设电厂,火电基建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火电建设的发展,广西火电建设进入了大机组、大容量、超高压的新时期。

期间,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新形势的要求,广西电力工业局先后对柳州火电厂、北海火电厂(一期)、来宾火电(B)厂、桂林火电厂、邕江火电厂等计划新建、扩建火电工程项目在施工期和建成投产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针对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分别完成了上述工程项目环境报告书的编写和上报工作,通过专家的评审并得到了批复,以确保火电建设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和投产后达到国家和广西的环境保护标准,为广西经济腾飞提供电源稳定、环保达标、环境优美的新电源点。

第一节 火电建设概况

“八五”“九五”计划时期,广西在优先发展水电的同时,也加快了火电建设,以解决广西电网水电比重大、调节性能差、枯水期严重缺电的问题。为充分发挥水、火电的调剂效益,广西在交通便利的来宾、柳州、桂林分别建设了来宾电厂[一期称之为来宾火电(A)厂,装机2×12.5万千瓦,1987年1月动工建设,1、2号机分别于1989年1月和1990年1月投产发电;二期称之为来宾火电(B)厂,装机2×36万千瓦,1997年9月开工,1、2号机组于2000年11月7日正式投入商业营运],扩建了柳州火电厂(装机2×20万千瓦,1992年12月动工,1995年11月竣工),新建了桂林火电厂(以大代小,装机2×13.5万千瓦,1998年动工,2000年11月2台机组先后建成投产),建设了南宁燃气轮机发电厂(装机3.66万千瓦,1989年6月5日动工,1992年1月9日投运)。此外,还还兴建了兴安火电厂(装机2.5万千瓦)、中胜火电厂(装机2×2.5万千瓦)、上林火电厂等地方中小型火电厂;广西与贵州跨省合资兴建了盘县火电厂(装机3×30万千瓦,1993年12月、1994年10月、1996年10月各投运1台机组)。

随着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电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为缓解“九五”计划时期广西出现阶段性用电紧张的局面,在“十五”计划头两年,北海火电厂(2001年11月工程恢复建设,一期工程装机2×30万千瓦)、合山火电厂扩建工程(装机2×30万千瓦,2002年9月开工建设)、田东火电厂改扩建工程(装机2×13.5万千瓦,2002年2月项目立项)也随之加快了建设步伐。

1991—2002年间,广西共建成大、中型火电厂7座,火电总装机容量由1990年的153.89万千瓦,增至2002年的315.62万千瓦,12年间,广西新增火电装机容量161.73万千瓦,平均年增装机容量13.5万千瓦,平均年增长率为6.17%。

1991—2002年广西建成、在建的主要火电厂见表1。

第二节 火电建设主要工程

一、来宾火电(B)厂

来宾电厂地处广西中部和主电网中心的来宾县。工程分两期建设,由于建设投资方式不同,第一、二期工程分别称为来宾火电(A)厂和来宾火电(B)厂。该厂是广西电网的一个区域性电厂,是广西首次规划建设的百万千瓦级大型火电厂。来宾火电(A)厂安装2台12.5万千瓦超高压中间再热式汽轮发电机组,于1990年建成投产。来宾火电(B)厂原安排连续施工,但是由于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治理整顿,国家计划委员会对电力建设规模控制和资金缺乏,一直延期至1997年才利用外资开工建设,于2000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广西在20世纪建成的最大火电厂,安装单机容量最大、参数最高的汽轮发电机组。

广西来宾火电(B)厂是中国电力行业第一个BOT项目,即通过国际上特定的BOT(建设—运营—移交)融资方式筹措全部项目资金,投资方在建成电厂并商业运营15年后,无偿移交给广西区政府。

来宾火电(B)厂占地105万平方米,其中厂区用地1.8万平方米,220千伏升压站用地1.8万平方米,灰场70万平方米,生活区0.315万平方米。

来宾火电(B)厂安装2台单机容量36万千瓦的燃煤机组,2台发电机组每台均有一个燃煤辅助循环汽包锅炉和一个带再热涡轮及氢水冷却发电机的蒸汽轮机,这些全部由数控系统控制。该电厂还包括带开放式循环回路冷凝器的7级给水预热站、燃料仓库、灰场以及其他许多辅助设施,设计使用寿命期限30年,运营商承诺每年可用率超过80%。

该厂锅炉采用辅助循环型,尺寸63米×29米×12米,主蒸汽流量1060吨/时,主蒸汽出汽压力186.9公斤/平方厘米,主蒸汽出汽温度542℃,由哈尔滨锅炉厂制造。

表1 2002年广西建成、在建的主要火电厂

汽轮机为高压/中压组合型,重466吨,轴向长度16米,转速3000转/分,高压进汽压力181公斤/平方厘米,蒸汽温度540℃,冷凝器真空压力0.04公斤/平方厘米,由通用阿尔斯通公司制造。

发电机为氢水冷却型,重226吨,轴向长度9米,视在功率42.35万千伏安,电压24千伏,频率50赫,由通用阿尔斯通公司制造。

主变压器为三相油浸式变压器,电压24/242千伏,由通用阿尔斯通公司制造。

燃煤产地为贵州;最大煤存储容量18万吨,最大燃油存储容量2立方千米;2002年二氧化硫排放量1.36万吨;厂用电率8%;烟囱高度210米;煤的燃烧程度通常是97%;每吨煤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严格控制在0.6%以下。

辅助设备有: 静电除尘器设备,效率99.80%; 泵站:红水河输出水温 21~33℃; 水处理:除盐水车间100%离子交换工艺。

1999年9月18日1号机组并网发电;2000年5月1日,2号机组并网发电。2000年11月7日,来宾火电(B)厂正式开始商业运营;2003年3月1日取得工程竣工验收证书。

来宾火电(B)厂第一运营年净上网电量为29.78亿千瓦时,第二运营年净上网电量为34.53亿千瓦时,第三运营年净上网电量39.15亿千瓦时。年最大发电量63.07亿千瓦时,年合同规定发电量35亿千瓦时。

来宾火电(B)厂运营维护服务由希诺基公司承担。

二、柳州火电厂(扩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柳州火电厂已拥有1.2万千瓦机组3台,为广西的重点工业城市——柳州市的经济、社会和居民生活用电作出过重要贡献。进入80年代,柳州、桂林乃至全广西严重缺电,电力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加之自红水河上装机容量40万千瓦的大化水电站建成投产后,2座百万千瓦级的天生桥二级和岩滩水电站又相继开工,并计划于90年代初投产发电,水电的比例在电力构成中大幅度提高,丰、枯水期的水、火电出力的不平衡将明显加剧。为了提高广西电网水、火电的协调能力,缓解枯水期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和就近满足柳州、桂林地区用电负荷的迅速增长,并考虑老厂扩建能节省投资、缩短建设周期的有利条件,广西区政府决定在柳州火电厂扩建2台20万千瓦超高压机组。1987年12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该工程立项,国务院于1992年5月正式批准列入“八五”计划。

柳州火电厂扩建工程主厂区位于旧厂区北侧,占地26万平方米,主要扩建工程有主厂房、干煤棚、高210米的烟囱、厂内专用铁路、圆形边水泵房(内装4台抽水能力4.58立方米/秒的水泵)、二次升压泵房(内装4台斜流泵)、循环水排水沟和沟末装有1台2500千瓦水轮发电机的云头水电站等。工程总布置仍采用干煤棚、主厂房、升压站三列式,汽机为纵向布置,每一机炉为一单元,设一集控室。露天锅炉采用岛式布置。扩建煤场布置于前锋路左右两侧。

扩建工程采用的机、炉、电主要设备为武汉锅炉厂的WGZ 670/13.7 3型中间再热锅炉、北京重型机械厂的N200~130/535/535型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和QFSN 200 2型水氢氢式发电机,使柳州火电厂成为当时广西电网单机容量最大的火电厂。

柳州火电厂扩建工程总概算投资12.16亿元,由广西区政府和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分别出资80%和20%合资建设,并委托广西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为建设单位,履行建设单位职责。中南电力设计院和广西电力工业局勘测设计院负责工程总体设计,广西火电建筑公司、广西火电安装公司、广西水电工程局负责建筑安装主体工程施工,柳州铁路局负责厂内外铁路的设计和施工,广西区建三公司、五公司和柳州火电厂筹备处负责生活福利设施、部分生产辅助建筑施工和建设场地的征(租)用。

该工程于1992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经过3年的施工安装,1、2号机组经72+24小时试运行正常后分别于1995年1月28日、1995年11月13日开始试生产,1995年7月19日、1996年5月13日正式移交生产。工程施工工期从主厂房开工至2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为35个月,比国内同期同型机组的平均工期指标缩短3个月,达到先进工期水平,工程质量总评优良。工程按修正概算投资实行包干,每千瓦造价3039元,处于国内同期同型工程的平均造价水平。

柳州火电厂扩建工程依靠广西区内的技术力量,首次成功建设单机容量20万千瓦的超高压火电机组。整个扩建工程在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和设备、原材料大幅度涨价等困难条件下,不到3年时间全部建成投产,并取得了施工周期短、工程质量高和工程造价不突破修正概算的建设成果。

三、桂林火电厂(以大代小)

桂林火电厂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安装有2台0.6万千瓦机组和1台1.2万千瓦机组。3台机组严重老化,发电效益差,煤耗高,对桂林市和风景区污染严重,亟待更新改造。为此,广西区政府决定采取在异地“以大代小”的技术改造措施,在桂林永福县建设火电厂,规划总容量按50万千瓦考虑。第一期工程建设2台13.5万千瓦改进型超高压机组,替代桂林火电厂2台0.6万千瓦和1台1.2万千瓦、南宁火电厂2台1.2万千瓦、柳州火电厂3台1.2万千瓦、合山火电厂2台2.5万千瓦,共计13.4万千瓦小机组。

桂林火电厂厂址在永福县苏桥乡东南面1.4公里处,距永福县城15公里,距负荷中心桂林市30.4公里,距湘桂铁路大溪河车站约2公里,距桂柳高速公路约3公里,距大溪河取水点约1.7公里,距贮灰场约2.2公里,厂内地质构造稳定,无不良地质构造。该火电厂厂址、交通、取水、贮灰、地质等条件均较理想,外用工程量小,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厂区内建筑物及构筑物用地面积6.56万平方米,厂区内场地利用面积14.84万平方米。

桂林火电厂总投资12.97亿元,由广西电力工业局、永福县供电总公司、桂林能源开发集团公司合资建设,资本金占计划总投资的20%,其余80%投资费用以项目融资方式申请银行贷款解决。1998年1月,由投资三方联合组成的桂林虹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项目业主,在建设过程履行业主责任制。广西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接受业主委托总包建设,负责全项目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工程总体设计由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负责,建筑工程分别由广西火电建筑公司、广西水电工程局、对外公司广西分公司等单位中标承包施工,安装工程分别由广西火电安装公司、广西水工机械厂、广西水电工程局、对外公司广西分公司等中标承包施工;建设监理由广西正远电力监理公司负责实施。

工程于1998年9月27日动工,1999年4月6日锅炉、汽机、供水系统、电气系统的安装工程全面展开。2000年6月10日,1号机组并网发电,2号机组于2000年11月建成投产。该电厂二期2×30万千瓦3、4号机组扩建工程计划也在进行中。

四、北海火电厂

广西的电源集中于中西部,东南部没有大的电源点。北海市位于广西东南部的北部湾畔,1984年成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为了更好地对外开放,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广西区政府决定在北海市建设火电厂,并将其列入广西经济建设的“九五”规划。

北海火电厂规划总装机容量4×30万千瓦,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台30万千瓦机组,总投资26亿元。北海火电厂厂区总面积为94.7万平方米,厂区生产用地31.38万平方米,灰厂用地62万平方米,电厂建成后年发电量30亿千瓦时。发电所需燃煤将全部通过轮船从海路运抵。

两台燃煤机组分别配套设置有锅炉、汽轮发电机等主机设备,配置有静电除尘器、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输煤系统、除灰渣系统等辅助系统,全部统一采用一体化数字控制系统,实现一点式集中控制。

1987年6月,开始进行北海火电厂选址工作。1988年8月,中南电力设计院完成了北海火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2月通过评审,但因燃料供应、运输及项目资金筹措等重要问题尚难落实,可行性研究工作中断;1993年6月,中南电力设计院完成了北海火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9月由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主持在北海市进行了审查,同年10月,国家计委批复了北海火电厂项目建议书,批准建设规模为4×30万千瓦,一期工程建设2×30万千瓦燃煤火电机组,由中国内地与香港合资建设经营。1993年12月,内地与香港合资北海火电厂筹建处挂牌成立。

1995年10月,投资各方加快北海火电厂前期工作,经电力工业部同意,决定北海火电厂一期工程改用国产机组。

投资各方及投资股比调整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45%,广西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33%,广西电力工业局15%,北海市电业发展公司7%。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25%,由投资各方自行筹措;融资部分按国家计委的安排由国有开发银行负责60%,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负责40%。配套送出工程由广西电力工业局承建。

1995年,“五通一平”等前期工程开始进行,至1999年底已基本完成,如主要单项工程中,推沙填海造地已完成90%;厂区排洪系统已完成,并经竣工验收;重件码头已于1997年底建成;淡水供水工程已经完成,并于1999年5月经竣工验收由筹建处接管;施工道路、施工电源已接到现场;厂前综合楼已建成;煤码头已完成约60%的工程量,原计划争取1999年台风季节到来之前基本完成水下工程部分,但因资金问题,于1999年6月30日再次停工。

至1999年6月底,北海火电厂前期工程累计已完成工程投资2.08亿元,各投资方共计投入1.7亿元,尚欠设计费、勘测费、征地费及部分工程款、设备款等4851万元。

北海火电厂工程于1999年7月全面停工,至1999年底,工程因环保等问题一直未获开工建设的批复。北海火电厂工程停工后使已基本完成的“五通一平”等前期工程闲置,尤其是已完成60%的煤码头的停工,将导致在已形成的基床上再次淤积,有可能发生下水方块因重量不足,无法在风浪条件下站稳而发生倾斜的严重事故,造成码头难以弥补的隐患。另外,成立工程筹建处时,曾从各单位和大中专毕业生招聘61名员工,停工后人员的分流十分困难。

(待续)

猜你喜欢

火电火电厂水电站
里底水电站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水电站设计》2020年总目录
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的几点研究
火电施工EPC项目管理探讨
探讨火电厂热力设备的化学清洗
全球最大火电厂的清洁改造
火电厂循环水处理及系统优化探讨
向下的火电
火电脱硝“大限”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