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少先队教育中发挥的功能研究
2019-06-01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董亚姣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董亚姣
少先队劳动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之一,少先队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发展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使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成长成才,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2013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少年宫对孩子们说:“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练意志、锻炼自己。”
一、少先队进行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强调参加生产劳动是每个少年儿童的成长之必需,他说:“现代工业使男女儿童和少年参加社会生产这个伟大事业,是一种进步的、健康的、合理的趋势……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每个儿童从9岁起都应当成为生产者,就像任何健全的成年人一样,必须毫无例外地服从那普遍的自然规律,即:为了吃饭,必须劳动,不仅要用脑劳动,而且也要用双手劳动。”
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一书中提出了自己对于劳动教育的看法:“没有劳动教育,正确的苏维埃教育是不可想象的。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幸福和文明的基础。”他认为教育和生产劳动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辅相成,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不仅可以发展人的身体肌肉和视觉、触觉等外部品质,还能够促进人心理、精神的发展,培育良好的劳动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劳动教育是对青少年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 他指出,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我们所教育的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集体生活中去,使得对劳动的热爱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成为他的重要兴趣之一。
毛泽东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观,他倡导的劳动主要是生产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的实施场所分为学校和社会两大场所。一方面,倡导教育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教育中应参加劳动;另一方面,生产劳动要与教育相结合,劳动者为提高知识能力必须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参加学习、接受学习。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于2015年8月3日下发《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指出:“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提出用三年至五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地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劳动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的重要途径,少年儿童只有通过自身的劳动,不断去接触探索外在环境,其身体机能才能得到正常的发育和锻炼。同时,劳动也能够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劳动的过程中磨练了少年儿童的意志,使其形成完备的人格。此外,劳动可以将集体意识和个性发展统一起来,不仅可以使少年儿童意识到集体的力量,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而且也能够使其自身的创造性和才能在劳动中充分的发挥和显露。因此,少先队教育必须把劳动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上。
二、当前劳动教育功能异化的表现
无论是看新闻媒体的报道,还是观察周围生活,我们都不难发现,很多少年儿童不喜欢劳动,甚至不会劳动,少年儿童劳动意识的淡薄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缺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在人们的意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认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根本途径。因此,当时的少先队组织特别重视培养队员们的劳动精神和革命志气,开办校办工厂、校办农场等对队员们进行劳动教育,努力使队员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虽然这些是基于当时的国情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是足以看出劳动教育在当时的被重视程度。而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对劳动教育的重视远远不够,劳动教育被微缩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分支,甚至被一些学校边缘化,认为劳动教育开不开展无所谓。
虽然很多学校注意到应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但是劳动教育功能异化的问题依然存在。将劳动作为“惩罚”的手段,是中小学劳动教育功能异化体现的一个方面。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某位学生违反了纪律,教师就罚他们打扫教室的卫生,以此作为弥补他们过错的手段。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下,家庭教育走向了一个误区,许多家长将“学习好”作为了对孩子唯一的评价标准,只让孩子埋头于书本和作业,家务活全部由父母承担。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出现了劳动课程被占用的现象,这些都体现了劳动教育被弱化、片面理解以及不受重视的状况。劳动教育作为少先队教育的重要部分,理应被重视起来,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教育功能。
三、劳动教育在少先队教育中发挥的功能
劳动对人多方面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道德、智力、体力、审美和创新等。要在少先队进行劳动教育,就必须要使劳动教育符合少先队工作的规律,尤其要重视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把艰苦的劳动寓于富有情趣的少先队活动中,使孩子们通过这种自觉的内化教育,逐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劳动教育虽然与其他各项教育联系紧密,但是并不能被代替,劳动教育有着自身的独立目的和方法,今天的教育应更多的关注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
(一)以劳树德,发挥其德育功能
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应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少年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因此,劳动教育有利于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品德的发展,在少先队教育中发挥着德育功能。
对少年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中加深他们的爱国思想,养成其集体劳动和自觉劳动的习惯,是培养其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少年儿童对待劳动的态度和看法是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只有在劳动中少年儿童才能够养成劳动的顽强性、坚持性以及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才能够磨练意志,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劳动对促进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才能够养成爱劳动、主动劳动并依靠劳动生存和发展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品质。
(二)以劳增智,发挥其智育功能
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劳动的结晶,而且通过劳动还在不断产生着新的认识。正是由于这种知识的广泛性和连续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变革,也增加了智育的深度和广度。 因此,劳动教育与智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所以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智育功能,对少年儿童进行劳动教育,以劳增智。
劳动可以对少年儿童生理机能的发育产生影响,即对脑的影响。英国2008年7月14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英国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缺乏手动劳动,正阻碍着他们的大脑发育。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写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手不用脑,快要被打倒。用脑不用手,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劳动可以使他们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发展。手及其活动在人的大脑皮层定位面积大,作用强,通过强有力的动手劳动,使大脑皮层得到最大限度的运动、贯通和开发,从而使大脑得到强化发展。 在劳动的过程中,肌肉中的神经可以将各种刺激冲动传送到大脑,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使大脑的反应更加灵敏。
(三)以劳强体,发挥其体育功能
没有健康的体魄,是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劳动能够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适度的劳动能使少年儿童的肌肉和筋骨受到锻炼,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增进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的早期发育阶段,依据年龄特点进行适当的劳动能愉悦身心,促进他们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一方面,少年儿童在劳动时,随着体内能量消耗的增加,身体的代谢功能增强,血液的循环量增加,能够提高骨骼肌的供血功能,从而提高骨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可以促进少年儿童身体大肌肉、小肌肉的发育,增强神经肌肉系统的协调能力,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能陶冶少年儿童的情操,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以劳育美,发挥其美育功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审美情感,激发少年儿童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任务。劳动可以形成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对美的感受,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少年儿童可以在劳动中广泛的接受美、感受美和体验美。
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生活中的很多劳动可以通过少先队活动对少年儿童起到美感教育。如少先队组织的植树种树活动,从对树种类别、生长条件的了解,到收集树种选地种植,再到浇水、施肥育树护树,少年儿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慢慢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同时也可以发现美、感受美,并可以自己动手去创造美,在劳动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劳动是少年儿童获得美感的源泉,也是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的日常运行中无不体现着劳动的美育功能,班级卫生的清洁、桌椅摆放整齐、教室环境的布置等。以劳育美,发挥劳动教育的美育功能,激发少年儿童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从而提高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塑造美好的心灵。
(五)以劳促新,发挥其创新功能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少年儿童作为未来祖国的建设者,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少年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当前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劳动可以分为以脑力为主的劳动和以体力为主的劳动,要发挥劳动教育的创新功能,就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创新并不是天马行空、异想天开,而是建立在一定基础知识的储备上,只有先通过脑力劳动的学习,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才能为创新提供便利条件。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并且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劳动教育正好契合了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去进行实践操作,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的精神需求。劳动的过程中不是只拘泥于某一种思维方式,因此,也会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上可见,劳动教育是使少年儿童成为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由之路,在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加强劳动教育是当今时代和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发挥劳动教育在少先队教育中的综合育人功能,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进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