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秘密 十二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什么
2019-05-31豌豆皮
豌豆皮
资深科普作家,永远好奇的万年少女,尝试一切让科学更好玩的写作。
了解最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
我国现在向城乡居民提供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针对的重点对象是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这是向所有我国公民提供基本项目的免费服务,到目前为止,一共包含14项内容,依次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和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可以在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居住在乡村的人们可以在卫生院等相应的机构获得这些项目的服务。我们日常关心的健康议题,比如疫苗的安全、食品安全信息、职业卫生咨询、饮用水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以及12320公共卫生热线,也都在这些项目范围之内。
疫苗,抗击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前端的重要环节。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古代曾经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在现代,由于环境卫生的改善和接种疫苗的普及,传染病的威胁已经大大降低,但还是不能对它们掉以轻心。
人们通过注射疫苗来获得对病毒的抵抗力,是控制传染病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不过,疫苗的保护率并不是100%的,如果只有少数人完成接种,即便是这些接种过疫苗的人也不能得到充分保护。只有在达到足够高的接种覆盖率之后,才能在整个人群中实现对疾病传播的有效阻断。有人担心由于疫苗质量和个体差异原因,可能在注射疫苗后产生异常反应,不愿意进行接种。但实际上,注射疫苗后发生异常反应的风险,远远小于不注射疫苗而暴露在传染下的风险(2015年全国报告异常反应1.97/10万,严重异常反应0.11/10万)。而且,个人不注射疫苗还会降低社会群体总的接种率,从而使其他人暴露在风险之中。
我国从1978年起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目前已经把总共11种疫苗、12种疾病纳入规划中。小朋友一出生,医院就会颁发一份预防接种登记卡,让家长到居住地的疾控中心或者卫生防疫站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以后入托、上幼儿园、上学或者出境的时候,都必须查验预防接种证。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距离消灭脊髓灰质炎也只有一步之遥,还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消灭更多的传染病。
传染病的预防与监控
当环境出现剧烈变化,比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过后,环境卫生遭到破坏,容易发生传染病疫情。在这类应急事件中的卫生防疫工作也是公共卫生部门的职能之一,每当发生灾情,卫生防疫人员总是第一时间前往灾区,进行消杀。在人员流动性大和人员密集的地方,比如学校、市场、公共交通车辆,也会按照实际需要进行消杀工作,保证人们在安全、清洁的环境里生活和工作。
传染病是城市生活中特别需要警惕的威胁,除了预防之外,还需要严密的监控。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出了39种法定传染病,在这些传染病出现病例的时候必须向主管机关报告,并依法采取治疗或隔离措施。
Link
甲等传染疾病
即强制处理传染病,需要:疫情报告、病例的隔离和治疗、疫区的处理
主要种类:鼠疫和霍乱
乙等传染病
即严格管理传染病,需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处理
主要种类:病毒性肝炎、细菌生和阿米巴生痢疾、伤寒、狂犬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26种疾病(其中,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等的管理方式)
丙等传染病
即监测管理传染病,需要: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主要种类:肺结核、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11种疾病
对慢性病的监测
虽然人们对传染病往往谈虎色变,但慢性病其实才是全球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已經成为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最大威胁。吸烟、喝酒、不合理饮食和缺乏运动,是导致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的研究和控制,以及相应的宣传和教育也属于公共卫生范畴。改善生活习惯和定期锻炼是降低慢性病风险的最佳途径。我国从2010年起开展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希望通过健康教育、提前诊治和规范管理等手段减少慢性病负担,并从中总结出可以推广到全国的经验。慢性非传染病监测系统,包括肿瘤登记、死因监测、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重点疾病监测,作为疾病监测系统的一部分也已经在实行中。
预防和解决更多的公共卫生事件
和我们健康相关的其他方方面面也都在公共卫生部门的监测之下,比如出生缺陷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食源性致病菌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等。这些监测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默默保护着人们的安全,只有在监测出现疏漏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当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或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又或者有传染病的菌种或毒种丢失,以及重大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照我国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必须马上逐级报告。作为卫生事业的母法,《卫生法》也有望在近年内出台。
现阶段,在我国还需要更充足的公共卫生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更为合理的配置,消除浪费和分配不公的现象,才能让所有公民都能享有以上介绍的基本卫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