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思明辨,理性发声
2019-05-31梁磊
梁磊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日,一张央视新闻报道的截图在网络流传,画面中,一位与会人员貌似倒拿着会议手册进行阅读,一时间引得讽刺挖苦声一片,称其“装模作样”。两天后,央视新闻发微博称,为方便阅读,一些国际会议的会议手册是中英文正反印刷装订的。也就是说,那位与会人员的阅读方式正是英文版的正确阅读方式。
【题目解析】
本题关注现实,提倡思辨。解读题目,不难发现事件发展过程:网络流传图片为央视新闻报道截图,真实情况是貌似倒拿的手册正是英文版的正确阅读方式,而人们的言论是“讽刺挖苦声一片”。这是真实的生活场景再现,很多时候我们会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主观臆断,有时是受舆论影响盲目发言。从中可得出何种结论?又可以引发怎样的思考呢?从题目中我们不难发现三个关键词:舆论、真相、发言(发声)。由此延伸开去,思考这组关键词两两之间或三者之间有何关系,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人云亦云即为好文!
本题范围已经预置,从审题的角度,我们关注考生作文中是否写到了这两点:
1.是否紧紧围绕着“舆论”“真相”“发言”这三个关键词两两之间或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
2.作文有没有体现考生的体验和思考。
不知则 阙如
◎某考生
近日,一张央视新闻报道的截图在网上流传:与会人员倒拿手册。一时间,讽刺、挖苦撲面而来。直至央视澄清会议手册印刷装订之实,才昭示了真相。
不知现在,那群义愤填膺称其“装模作样”的键盘侠,有何感想?
也许有人脸一红,继而大拍胸脯,感谢网络的“非实名”评论。人们相互不知,掩盖了自己的无知与人云亦云。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面对子路的指责时就说过:“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此言得之。
我想之前妄加评论的人们,可能都不曾有幸亲临国际会议的现场,不知其手册刊印之事实,张口就“喷”,恐怕算不上君子吧。同样,近日传播甚广的公交车坠江事件,也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前奏。
在公交车的“黑匣子”尚未露面之时,一名开小汽车的女司机疑为此次事故的诱因。只是“可能”二字,便足以燃起舆论的熊熊大火。无数“正直”的人指责女司机的“不当行车方式”,似乎不亲自审讯她,难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然而,当事实的真相随同那沉江的公交车一同被 打捞上岸时,那团火“噗”地就灭了。人们立刻如潮水般涌向了另一边,以国民的愤怒与悲哀压制住了自己的浅薄与无知。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每个人掷笔一呼,就可能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每个人都能被听见,被关注。蝴蝶效应正频频在我们的面前上演。客观上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好事,就如同古希腊的雅典开民主之先河,在专制盛 行的古代社会如同明星般闪亮而耀眼。
可我更希望我们能看见在这之下的隐患。就像抽签选举、轮流坐庄一样,舆论的便利给“多数人的暴政”提供了条件。这时候我们所需要的理性,不正是“阙如”吗?
阙,不发表意见,先思考。
可以说这是一段空白,又不全是。在发表评论之前,给自己一刻钟的空白。让理性进驻,“真的是这样吗?”这个问题很简单,简单到我们小时候经常挂在嘴边。而长大后,忙碌与便捷驱赶着效率,我们不再探究真相,我们认为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无须证明的公理,而事实往往不是简单的对与错。阙如,体现出一份理性。
阙,不发表意见,先倾听。
如果人们在发声之前能了解一下国际会议的常识,能听一听女司机的辩护,舆论的走向也许会大不相同。阙如,体现一份尊重与修养。
在如今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时代里,我们从来就不缺热闹,不缺声音。我们缺的是一份理性,一份关切,一份君子般的阙如。我多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能跳脱出滚滚向前的盲目之流,不成为一颗无用的泥沙容身于此不知所终。而是停下,思考,倾听,于沉默中追求真相,在阙如中成就高尚。
简评
作者针对不明真相时应如何发言,如何警惕舆论的盲目性,提出了个体的独特见解——不知则阙如。题目即观点,又回应了对《论语》中“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的深入理解。结构清晰,具有典型性,符合“引—议—联—结”的行文思路,整体写作思路明确。简洁引述问题后议论得出观点,联系现实自然想到了公交车坠江事件,同样指向了人们的盲目发声背后是掩盖无知,解决之道的提出顺理成章。
特别值得学习的是,对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并非流于肤浅的“要理性、要冷静”等空话、套话,而是真正提出个体深入思索后的观点:“阙,不发表意见,先思考”“阙,不发表意见,先倾听”。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每一个观点后又都有独特而精当的总结:“阙如,体现一份理性”“阙如,体现一份尊重与修养”。
该篇得分为51分。
沉默是回归理性的捷径
◎某考生
“话语圈是一座声名狼藉的疯人院。”王小波在其《沉默的大多数》中如是说。身处话语圈中,我们似乎多了一份偏执和不理性,或许一个细节都令我们唏嘘不已。如何摆脱话语圈这座“疯人院”?我想,我们应该学习沉默的大多数,我们应树立健全的理性,沉默是回归理性的捷径。
在日益浮躁的话语圈中,我们许多人似乎都染上了“花剌子模君王气质”。“花剌子模君王气质”源自古老的故事:古代边驿战事均由士兵传达命令或战况,而当时的花剌子模君王若听到好消息则奖赏,听到坏消息则将此人送去喂虎。如今的话语圈似乎有太多“花剌子模君王”的存在。一则新闻或是一个现象,若符合其个人心中意愿,则大加赞赏;但也有像新闻中的与会人员一样,被送去“喂虎”的。而这种风气根本源自社会群众的不理性与偏执。
“花剌子模君王”的故事没有结束。当“君王气质”已成,边驿将军便利用这一点来发泄私愤。遇坏事,便派讨厌的士兵去汇报消息。而现实社会中亦有人利用话语圈的特性满足个人利益。如近年来屡见不鲜的“人肉”事件和“网络暴力”,一旦你触犯了话语圈,随之而来的便是超负荷的辱骂。
挣脱话语圈最好的方式是保持沉默。保持沉默不代表你从此失去了话语权,你的言论自由被剥夺。“沉默”恰好是你最有力的“声音”。湖南台著名主持人汪涵秉持取消微博的信念,关闭了进入话语圈的大门。这非但没有影响他的事业,相反,使他远离偏执与非理性,在理性的道路上发挥自我价值。
保持沉默时,你便拥有了独立于世界的片刻宁静,在这短暂宁静中,思索的智慧拥有石破天惊的力量。它带你认清自己,辨别是非。以沉默赋予自己的淡泊优雅从容地面对话语圈,由此,你踏上了回归理性的捷径。
话语圈剥蚀着社会躯壳,它带来了浮躁与焦虑,是“杀人”的软刀子。而保持沉默、回归理性将成为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
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一员,为自己赢得思索的宁静时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权,有些人用尽此权利,成为话语圈中的一员,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认同。如果,你因为得不到认同而焦躁,不妨把话语权寄存起来,在沉默中回归理性,在沉默中表达自己的立场,沉默不至于踩乱“话语”这支探戈的舞步,从而能够跳好“理性”这场华尔兹。
简评
行文基本上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架构全文,作者的观点基本上都在段首或段尾句呈现了出来,这样的写作使整篇文本显得流畅清晰,表达的观点容易被读者发现与认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即作者有思考的针对点,即怎么面对舆论的负面影响,人们不必急于发声,可“寄存”话语权。
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表达,更彰显了理性思辨的力量。如文末句:“在沉默中回归理性,在沉默中表达自己的立场,沉默不至于踩乱‘话语这支探戈的舞步,从而能够跳好‘理性这场华尔兹。”如文中的比喻性说法“‘杀人的软刀子”“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这样的语言驾驭能力值得赞许。
文章虽有一些仓促行文的瑕疵,但瑕不掩瑜。另外,作者活用阅读积累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如王小波的名言,用在舆论的负面性上恰如其分;如“花剌子模君王”的类型性应用,也使行文显得活泼有趣。
该篇得分为48分。
眼见不一定为实
◎某考生
俗语有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近日这则讽刺与会人员倒拿手册“装模作样”的乌龙即提醒我们,眼见不一定为实。
“眼见为实”作为口耳相传的人民智慧结晶,本意在于强调亲眼所见,不轻信于流言,这无可非议,但若将格言性思维上升为普遍真理,则存在诸多不妥。
首先,目之可见的或许确实是事实,但也只能是部分事实。勒庞说:“可见的现象可以喻为波浪,但这只是我们一无所知的湍流的表象。”有时目之所见、镜头之所摄的只是冰山上的一角,而剩下的不可见的动机、成因等才是庞大冰山的主体。管窥蠡测,只见表象便妄加揣度,甚至下结论,讽刺挖苦,则就易如此次乌龙一般,令人哑然失笑了。
再者,之所以不可以将眼见直接断定为“实”,还因为旁观者自有其主体性。我们会将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直接代入,来推测当事人的处境。在此次事件中,正是书报大多为同向印刷所造成的惯性思维使人滑入了误解之中。解释学宗师伽达默尔就曾说过,当对事物、文本的异己性视而不见,而只靠主体性感受來下论断时,则易堕入蒙昧主义的泥淖。
况且,当观众、参与者由个体衍生为群体时,对“眼见为实”的片面相信也易造成诸如此次事件的群体性盲目狂欢。这就是《乌合之众》中解释的当群体成为事件的主体,个体的理性思考能力就会被削弱,而盲目性、狂热性就会因为对多数的相信与屈从而被激发出来,群体的共同情感与立场也会被放大,这次讽刺挖苦声一片,其实也是当个人身份被隐藏在网络之后肆意,个人极易跟随大众,将自己的不满情绪肆意宣泄。
需要注意的是,这小小乌龙之外,利用人们的“眼见为实”心理的还大有人在,新闻媒体利用镜头传递给大众它所想传递的信息,一年前欧美领导人会晤时不同国家记者拍摄出的照片大相径庭的“罗生门”即可作为一个例证。我能保证告诉你的是事实,而不是全部事实,也成为了新闻界操纵舆论的共同说辞。
这更加警示我们,在信息海洋灌入我们的世界,真假都难以分辨时,拥有一个理智的头脑,一个善于条分缕析、抽丝剥茧的思维模式有多么重要。作为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中转站。“当雪崩时,每一朵雪花都觉得自己是无辜的。”我们不能成为传播谣言、参与不分青红皂白讽刺挖苦的一片“雪花”。透过目之所见,直抵事实真相,秉持“眼见不一定为实”的观念 ,是我们需要从此次事件中学到的重要一课。
简评
这是一篇针对性极强、极有见地的文章。作者独辟蹊径,并不泛泛谈真相、舆论,而是就“眼见是否为实”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行文过程中对原因的探究层层深入:“首先,目之可见的或许确实是事实,但也只能是部分事实”“再者,之所以不可以将眼见直接断定为‘实,还因为旁观者自有其主体性”“况且,当观众、参与者由个体衍生为群体时,对‘眼见为实的片面相信也造成诸如此次事件的群体性盲目狂欢”。
深入的思维源于深入的阅读。勒庞、解释学宗师伽达默尔、《乌合之众》等语言信手拈来又恰如其分地表达着个体的独特见解,这种应用式阅读表明了作者扎实的文字积累量与较高的思维能力。
该篇得分为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