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福成真情驻村,倾心扶贫

2019-05-31

时代风采 2019年5期
关键词:进村山洪泥石流

我叫王福成,是文山州委宣传部派驻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猛硐行政村的一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从2013年至今,已连续在农村开展扶贫工作六年。

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扎根在农村,吃住在乡村,每年驻村开展扶贫工作的时间都在250天以上,“5加2”“白加黑”外带“夜总会”是我平时工作的常态。因为经常进村入户开展走访调查,对猛硐行政村22个村民小组辖区内的每户人家情况十分熟悉,同事和村民们都亲切地称我为“户户通”。

为提高村民的科技素质,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我们从州、县聘请专业教师,先后举办了砌筑工、电焊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林下种养殖业技术、刺绣技术等18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培训村民1200多人次。我积极想办法帮助村民拓宽增收渠道,依托龙头企业,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甘蔗种植和酿造甘蔗酒,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过努力,猛硐村3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90%的家庭有人在外或就近务工,务工收入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

“单位把我派到挂钩扶贫点猛硐村开展扶贫工作,猛硐就是我的第二故乡,猛硐村民就是我的亲人和兄弟姐妹,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完成好扶贫攻坚工作任务”。夜晚,当别人与家人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我正手拿电筒行走在进村入户的崎岖山路上;当人们已进入梦乡的时候,我还在村寨里召集村民会议宣讲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坐在农户的火塘边与贫困村民共同商量和寻找脱贫致富的办法。驻村六年来,我对扶贫工作倾注了太多的情,对贫困群众献出了无限的爱,但对自己的家人却亏欠的太多太多。由于扶贫工作任务艰巨、工作繁重,我经常是一两个月也回不了家,教育子女、操持家务、孝敬老人的家庭重担全部落在了妻子一个人的身上。我的父亲、母亲在我驻村开展扶贫工作期间相继去世,没能在两位老人身边尽孝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

2018年9月2日凌晨两点,猛硐乡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凌晨3点,我隐约听到外面传来“轰隆隆”的声音。4点左右,玻璃的破碎声和木头撞击房屋的声响越来越大,我感觉不对劲,借助手电筒向外观察发现,自己已经被山洪泥石流包围,此时的水位已达3米多高。情况紧急,我急忙回到房间拿起笔记本电脑就往楼上跑,在那里等待救援或山洪退去。“电脑里保存着近几年来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资料”,我当时心里想的就是电脑千万不能丢了,想方设法也要保护好这些重要资料。

随着天逐渐放亮,山洪慢慢退去,我决定从房子边上的竹林逃生。但这时,我看到正准备救援敬老院老人的驻地官兵,一位战士想要涉水前去救援,但山洪冲刷下来的稀松淤泥已淹到战士的腹部以上,相当危险。我放弃逃生的打算,回到房间,将自己的床板和桌子从三楼抬下来,帮助救援官兵们在淤泥之上架设起了一座较为安全的浮桥,看到官兵沿着浮桥安全进入敬老院把受困的老人一个一个救出来后,我才选择一个人默默逃生。出来后,我来不及感叹自己的惊险遭遇,立刻赶到村委会与村干部汇合,一起前往村里的各条街道、居住点逐户搜寻被困群众。

猛硐“9.02”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我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出发,带上水和干粮徒步4公里深入受灾较重的丫口、岩脚村,到各家各户、田间地头调查统计灾情,安置房屋倒塌的村民,组织村民开展互助自救。安排好村里的救灾工作后又得匆匆赶回乡上帮助搬运和分发救灾物资,常常是刚从村里回来又立刻接到运送救灾物资进村等任务,最多的一天从乡上到丫口村来回6公里的路程就跑了四趟。我动员组织村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美好家园,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和赞誉,为鲜红的党旗增添了新的光彩。

有人问我,你连续六年在农村开展扶贫工作,今年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还继续吗?我的回答是:只要组织需要,猛硐村不脱贫出列,我决不撤兵!

猜你喜欢

进村山洪泥石流
共营与共赢:凤县企业为何乐于“进村”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三部门出招:保障『快递进村』目标实现
优雅地表达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遭遇暴雨山洪如何避险自救
湖北省山洪沟治理思路浅析
“慧图杯”山洪灾害防治知识竞赛
周鸿祎:做产品要悄悄地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