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通信那些年那些事
2019-05-31■李璧
■李 璧
重庆第一家民信局
古代官方信件文书的传递,有专门的驿道、驿站、驿卒负责,类似于今天的邮路、邮件中转站和邮递员。
大约在西汉时期,驿道、驿站开始出现。每15公里设一驿,5公里设一亭,为传递文书的人员途中提供食宿、换马服务。元代的时候,开始设急递铺。驿站由驿卒骑马传递信件文书,凡驿卒不能到达之处,就由递铺卒步行递送。每10里或15里设一铺,每10铺设一邮长。
清代时,公文传递机构有驿、站、塘、台、所、铺,分别负责文书、军报和官物的传递。现在重庆很多带驿、亭、铺的地名,如铜罐驿、袁驿、邮亭、桥亭、石桥铺、高梁铺等,便是沿袭了古时驿站、邮亭、递铺的称谓。
古代民间通信通常依靠朋友、亲戚、邻里互带信件传送,如遇紧急事件,才会专门派人送信。当然,飞鸽传书也是古人采用的一种通信方式。
清道光二年(1822年),湖北汉口胡万昌民信局在重庆朝天门信义街开设分局,至此,重庆有了第一家负责民间信件传递的经营机构。胡万昌民信局在中国邮政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乾隆年间,该民信局就在北京开设了分号,天津、上海、成都等大城市以及长江两岸的大小城镇,也有其分支机构。
当时,重庆胡万昌民信局提供上门服务。信局派人到客户家里收取信件、包裹,如果客户没有写好信件,他们就耐心等待。有些客户习惯做完当天生意关门后,才开始办理信件事务,信局则会深夜派人上门收取。万县(今万州)是个水码头,当地人出行主要走水路,胡万昌民信局设在万县的分局,便定期在码头上兜揽客商号和民众信件,以方便群众寄收。
重庆至宜昌、汉口的信件,分别需要5至6天和8至10天时间送达,邮资为60文;重庆到奉节的信件需3至4天,邮资40文;重庆到万州的信件需2至3天,邮资30文。而重庆寄到成都的信件所需时间比到宜昌的时间长,但邮资相对较低,才40文。
胡万昌民信局灵活收取邮资,长期往来的固定客户,可以先传递信件再收邮资,也可以按月底、季末、年终一次性结账,或者不论客户信件的多少,一季一年包干收取邮资。民信局收寄信件不贴邮票,在信件上盖上各种戳记即可。一封当年的实寄封上,盖着长条形戳记“天津胡万昌记轮船信局”,其意是“天津胡万昌分号收寄的信件,邮路为轮运”。
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开始兼办邮政时,重庆已有民信经营机构16家;1910年,重庆邮政总局改为副总局时,重庆民信经营机构近30家。
◇位于重庆市綦江区东溪镇的麻乡约民信局旧址
轿行兼营民信业务
胡万昌民信局在重庆开设分局的第二年(1823年),一个叫陈松柏的重庆人创办了重庆最早的运输商行,商号名为“松柏长”,主营长路(长途)轿子和货运,兼营民信传递业务。用现代术语来说,即是抬轿、运货和传递信件,属交通物流行业。老重庆的长路轿行大都兼营民信传递业务。
相传明末清初,重庆出现过一种叫“麻乡约”的非营利性民间通信松散组织。历史上湖广填四川,大批麻城人迁徙到川渝地区。他们远离故土、思乡心切,但又不可能举家返乡省亲,只能每年推选出代表回麻城探望。代表们往返时带着两地的家信和土特产,以慰藉思乡之情。年年如此,久而久之相约成固定的习惯,称“麻乡约”。
清同治五年(1866年),一个名叫陈洪义的重庆綦江人,把设在昆明的“麻乡约大帮信轿行”商号,迁到重庆白象街,经营长路轿子、货运和民信传递业务。陈洪义脸上有麻子,为人耿直,常替人排解纠纷。因明清时奉官命在“乡”和“里”管事的人,称乡约,陈洪义也被叫做“麻乡约”,商号便取其意。
有史料记载,清咸丰三年(1853年)陈洪义做轿夫时,曾抬过赴云南上任的布政使唐炯的母亲。由于一路四平八稳,侍候周到,其母甚喜,因此得到唐炯的资助,创办了“麻乡约大帮信轿行”。这是无稽之谈,唐炯在光绪八年(1882年)才任云南布政使,时间相差约30年。
陈洪义的民信业务,把平信和快信分别称为“正站”和“快站”。快站一般比正站提前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时间送达,邮资双方约定。快站中最出色的是“火烧信”和“幺帮信”。火烧信由专人投递,信封的一角用火烧有记号,以表示加急快递。投递人不能多带其他信件,需日夜兼行,火速送到。幺帮信的“幺”是四川土话,“捆绑”的意思。幺帮信用很多层油纸捆绑,避免雨水浸湿,且捆在一块木片上。如不慎落水,幺帮信不会沉入水中,可以马上捞起。有一次,云南的天顺祥商号寄这种快站信到重庆,除付正常的邮资外,还加付纹银约二两。
正站信件的邮资和送达时间有明确规定,重庆至成都的信件,邮资32文,需八天内送达;重庆至贵阳的信件,邮资72文,需11天内送达;重庆至康定的信件,邮资100文,需半个月内到达。
1928年和1931年,国民政府交通部以信函为国家专营为由,先后两次下令强制关闭全国民信局。1934年,麻乡约大帮信轿行兼营的民信传递业务被迫结束,但货运业务在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直到1949年因经营不善才歇业。
◇重庆一等邮局的邮差投递出发前
重庆官办邮局兴起
鸦片战争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和机构进入中国,进行一定规模的投资,建立租界,自然涉及通信。1842年,国内出现了一种“客邮”机构和商埠邮局(外国人在商埠和租界非法开办的邮政机构)。1865年,海关总税务司从上海迁往北京后,外国人又在一些通商口岸开办邮政业务,主要传递各口岸领事馆外国机构的信件,这是海关代办邮政阶段。1876年,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同意海关试办邮政。1878年3月23日,“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外开放业务,这是海关试办邮政的开端。同年7月,书信馆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开关的同时,成立了海关邮局(Customs Post Office),按英文“Post”的读音也称为海关“拨驷达”局,海关首任税务司好博逊兼任邮政司。为办理邮件业务,邮局使用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和后来发行的慈禧太后60寿辰纪念邮票。海关邮政,是政府大臣同意并经总理衙门授权试办的,应视为重庆最早经营民信业务的官办邮政机构。
1896年3月20日,光绪帝批准开办国家邮政,次年2月20日,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各海关寄信局统改为大清邮政局。当时,全国划分35个邮界,5个副邮界,重庆为邮界,设大清邮政重庆总局,并管辖成都副邮界副总局,是四川和重庆第一个正式的官办邮局。这时,清政府有意收回邮政权,但邮政实权仍由海关掌握,这是海关兼办邮政阶段。
1910年,全国重新划分邮区,总局设在了成都,重庆改为副邮界副总局。改为副总局前的重庆邮政总局,管辖有40个邮局和267个代办所。
1911年5月28日,清政府邮传部从海关收回邮政权,重庆邮政与重庆海关随之分设,各司其职,但办公地点仍在海关内。
辛亥革命后的“中华邮政”,在1914年设四川邮务区四川邮务管理局,重庆和万县设一等邮局。1923年4月,由于四川邮务区过大,将其划为了西川、东川邮务区,重庆管理东川邮务区,重庆一等邮局升格为东川邮务管理局。东川邮务管理局辖82个县的邮局,其中一等局3个、二等局65个、三等局83个,以及四等局、支局、代办所、邮站等1900多个,直至194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