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邦达尔丘克父子亲历俄罗斯电影兴衰

2019-05-30刘悠翔

南方周末 2019-05-30
关键词:南方周末好莱坞苏联

“如果你查阅一下俄罗斯票房前五名的电影,就会看到它们大多关于战争、体育,是俄罗斯本土电影人拍摄制作的,讲俄罗斯故事。”

南方周末记者 刘悠翔 发自北京

俄罗斯导演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身材高大,满脸胡茬,讲话时的男低音有如坦克轰鸣,带着三分醉态。这让人联想到俄剧《战斗民族养成记》的经典台词:“在俄罗斯不跟别人喝酒,就像在美国跟别人竖中指一样。”

费奥多尔的父亲是苏联著名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中国影迷把父子俩亲切地称为“老邦”和“小邦”。老邦参加过卫国战争,击退了法西斯;而小邦的生日,恰恰是俄罗斯的胜利日。

2019年5月,小邦受邀来北京参加“亚洲电影展”。2016年以来,中国、俄罗斯等五个国家开始举办金砖国家电影节,五国已经合拍两部电影。四分之三国土在亚洲的俄罗斯,与中国的电影发展历史有诸多相似之处。

小邦刚刚度过55岁生日。老邦在这个年纪,早已拍出名垂影史的《一个人的遭遇》及《战争与和平》。作为俄罗斯当下最著名的“影二代”,小邦目前还拿不出与父亲比肩的作品,还得活在父亲的那道长长的阴影中。

这对父子的故事,是几十年来苏联、俄罗斯电影绝妙的缩影。

“你能想象 他演哥萨克吗?”

小邦来北京时,俄罗斯电影业正遭遇一场“浩劫”。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2019年5月在俄罗斯上映,碾压之下,俄罗斯本土电影票房创下七年来同期新低。

“当我们谈到好莱坞电影时,总是忘记苏联电影有很强大的传统,历史甚至早于好莱坞。”专访一开始,小邦就搬出了厚重的家底。他列举了苏联导演爱森斯坦的名作《战舰波将金号》,这部1925年的电影对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堪称教科书,深刻影响着世界电影。

说到这里,小邦忽然从俄语切换到不太熟练的英语,一字一顿地说:“我们还有很强大的表演学院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书是全世界演员的圣经。”

在苏联电影的鼎盛时期,老邦拍出了代表作——1960年代的史诗大片《战争与和平》。为回应奥黛丽·赫本、亨利·方达主演的好莱坞版本,苏联调集红军做群演,由博物馆和军队提供服装道具,历时七年拍出长达七小时、分为四部的巨片,耗资830万卢布(注:约相当于2019年的7000万美元)。

这部《战争与和平》中的战争全景镜头,由上千匹战马和上万军人实景拍摄,真实而壮阔的视觉冲击力为任何特效都无法比拟。影片亦赢得外界尊重,于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外语片奖。

1980年代末,老邦着手筹拍另一部巨片《静静的顿河》。当时正值苏联解体前夜,以老邦为首的电影人受到重大影响,昔日举国体制的电影模式也不复存在。

1994年,老邦没来得及拍完《静静的顿河》就溘然离世。小邦接续父亲的遗业,于2006年完成全片。从口碑看,这部《静静的顿河》并不成功。影评人面人提出苏联解体、班底水平下降和原著作者肖洛霍夫去世等因素,而选角也有关系:“女一是法国演员,(男一)格里高利是英国演员。”

一位影评人拿着男主角的照片问南方周末记者:“你能想象他演哥萨克吗?我觉得他连‘一战都挺不过去,更别说国内战争了。”这种选角,是与资本妥协的结果。2015年,俄罗斯人又拍摄电视剧版本,依然口碑平平。

“大片的竞争,本质上是经济的竞争。”小邦向南方周末记者形容,“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外国导演和外国公司,而是经济,大公司的电影资源。”

“19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历了十年经济动荡,电影工业发展完全停滞。”小邦回忆,与此同时,1990年代却是电脑制图和特效技术持续发展的开端,“即便停滞一年,你也会被甩开很远”。

2004年执导战争题材电影《第九连》时,小邦甚至凑不齐完整的电影部门,特效、服装、化装师都缺人。而2008年他执导科幻电影《人烟之岛》,全俄甚至连一个大型摄影棚都没有。小邦回忆,21世纪初俄罗斯也没有多少电影院,许多苏联时期的电影院被改造成CBD和购物中心。

俄罗斯虽然是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人口只有近1.5亿,俄语观众数量远不及英语和汉语观众,俄语电影的发行渠道也不够发达。加之电影票价比中国便宜,目前俄罗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为四十多亿卢布(注:超过4亿人民币),不到中国票房冠军《战狼2》的十分之一。

“好莱坞电影里的 俄罗斯人 基本都是反派”

困境之下,一些俄罗斯电影明星走出国门,闯荡好莱坞。

俄罗斯电影人的冒险并不顺利。国际知名的俄罗斯影星,主要是20世纪末走红的60后演员,如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欧列格·缅希科夫。他们如今也淡出国外电影圈,主要在国内拍戏。80后男演员丹尼拉·科兹洛夫斯基因2016年的影片《火海凌云》成名,一度向国外发展,还接到拍香奈儿香水广告,但很快退回国内。

面人分析,俄罗斯演员在好莱坞碰壁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过不了语言关,二是能接到的角色跟自己的期望有很大落差。“好莱坞电影里的俄罗斯人基本都是反派——从东欧来的间谍或者俄罗斯黑社会老大。就这一类角色,还不可能每部电影都有,这样他们在好莱坞的空间就被挤压到很小了。”

回到俄罗斯的马什科夫基本不再接受海外大导演的邀约,近来仅有的国际合作,还要追溯到2011年的《碟中谍4:幽灵协议》和2013年的俄法合拍片《拉斯普京》。回归本土的缅希科夫如今连影视剧也很少参演,忙碌于莫斯科叶尔莫洛娃剧院的艺术总监岗位。

俄罗斯导演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新兴导演中,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口碑的屈指可数。执导过《回归》《利维坦》的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曾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是其中的代表。他的电影以文艺片为主,像其他国家一样,文艺片不足以推动整个俄罗斯电影工业的振兴。

小邦在2004年执导《第九连》,处处可以看到好莱坞电影的章法。“那时俄罗斯人已然淡忘了苏联电影,然而新的俄罗斯电影还没有起步,真是百废待兴。”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影片上映后口碑不错,更是成为年度票房冠军,他自豪地称之为“俄罗斯新电影工业的开端”。

2013年,小邦又执导战争大片《斯大林格勒》。影片创造了俄罗斯影史的票房新纪录,却引发“卖弄特效”“违背史实”等争议,甚至激起一些参加过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老战士的愤怒。

这正是俄罗斯电影人的矛盾所在,一方面他们离开好莱坞,另一方面他们的电影却在模仿好莱坞。

一些苏联老牌电影人对电影传统丢失感到痛心疾首,甚至因此愤然息影。安德烈·米亚赫科夫就是如此,他主演的《办公室的故事》是一代中国观众的苏联电影启蒙。

2019年4月4日,著名导演格奥尔基·达涅利亚去世,被业内看做苏联电影的彻底落幕。

“什么是 苏联传统?”

“要回答能不能保留苏联传统,就要看看什么是苏联传统。”小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从一个侧面可以感受苏联传统的强大: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常常留下风格独特的经典。1979年到1986年,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制作了系列电影《福尔摩斯与华生医生历险记》。苏联演员瓦西里·利瓦诺夫因为出色地演绎福尔摩斯一角,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大英帝国勋章”。

相形之下,英国几乎是最热衷于影视改编苏俄文学,尤其是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西方国家,但拍出的影视作品大多不甚成功。在英国2012年制作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站牌“莫斯科”的俄语单词甚至都拼错了。

“托翁的小说大气磅礴,拍惯了庄园生活的英国人拍出不来。”面人向南方周末记者感叹,“英国版《战争与和平》拍得像是村里打仗,他们还是适合拍简·奥斯汀。”

面人认为,传统苏联影片比较重抒情,即便《办公室的故事》这样的喜剧和喜剧大师列昂尼德·盖代的作品也是如此,风格含蓄、有诗意,画面富有美感,自成一派。这些特征与苏俄文学、音乐和舞蹈都紧密相连。此外,部分苏联电影还富有思辨色彩,哲学性强。

“苏联传统已经在复兴。”小邦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戏剧和电视剧中,我们更容易看到苏联老传统的影子。”

2015年的俄剧《战斗民族养成记》经字幕组译介,深受中国观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1,甚至高于其在“俄版豆瓣”的评分7.5。“反映自己社会生活,而不是拿别人的故事改名换姓、生搬硬套,再加上成功的商业包装,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面人评论道。

2019年春节前夕,中俄合拍的电影版《战斗民族养成记》在两国同步上映。片中男主角特地设计为中国小伙,可惜这次合拍并不成功,两国网络评分大幅跳水,中国票房未超过1000万元。2015年的中俄合拍片《战火中的芭蕾》也有类似状况,现象级的中俄合拍电影尚未出现。

“充斥在大银幕上的仍然是特效大片、烧钱的娱乐电影。”小邦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这套规则中,他至少是个赢家,《第九连》和《斯大林格勒》先后创下票房纪录。2018年度,他以年收入130万美元位列俄罗斯影视界富豪榜第二位。

小邦也相信,俄罗斯电影正在改变规则:“如果你查阅一下俄罗斯票房前五名的电影,就会看到它们大多关于战争、体育,是俄罗斯本土电影人拍摄制作的,讲俄罗斯故事。”

2017年的《绝杀慕尼黑》打破了《火海凌云》创造的俄罗斯本土电影票房纪录,随后也超越了美国电影《阿凡达》在俄罗斯院线的超高票房,引起轰动。有趣的是,这部根据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讲述的正是1972年苏联男篮在奥运会决赛击败美国男篮。

主演《绝杀慕尼黑》和《火海凌云》的,正是十几年前回归本土的马什科夫,如今他成为了俄罗斯商业电影的票房保障。

近年来,俄罗斯官方投资拍摄了多部体育、太空题材影片,都是商业操作的主旋律电影,其中《传奇17号》《天际行者》《太空救援》都保持了较高水准。俄罗斯官方似乎尝到了甜头,即将拍摄一部关于国际象棋的电影。那是典型的俄罗斯故事,国际象棋之于俄罗斯,堪比乒乓球之于中国。

2010年以来,俄罗斯系列电影《枞树》(又译《圣诞树》)在每个新年上映,形成了本土系列IP。

近年,小邦拍片比以往少了很多。他解释,那是因为自己同时担任许多俄罗斯电影的制片人,还与合伙人创办、经营一所新型电影院校。更主要的原因是,他近年来拍摄的都是大片,每部电影的筹备周期都长达一两年。它们几乎全是科幻片。

“在这之前,俄罗斯没有本土科幻电影。”小邦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苏联时代我们没有漫画书,现在年轻一点的观众也不是很喜欢看动画,没有超级英雄情结,小孩子也没有去书店期待超级英雄漫画上架的习惯。”然而,成熟的美国超级英雄电影仍然席卷了俄罗斯市场。

“跟他们正面对抗是不明智的。所以我们把时间用于创造新的世界、景观和故事。”小邦说。2017年起,俄罗斯推出了科幻电影《果戈里》三部曲,男二号是很少出山的缅希科夫。2014年至今他只参演了四部电影,另一部也是科幻片——小邦执导的《莫斯科陷落》。

小邦执导的系列电影《人烟之岛》改编自苏联科幻作家斯特鲁伽茨基兄弟的小说,在他看来,兄弟俩的地位如同中国的刘慈欣。2019年,他对《流浪地球》的预告片印象深刻,希望尽早看到全片:“我们的科幻文学作品都在考虑世界人民的未来,这些宏大的主题。”

(影评人大奇特、南方周末实习生陈晓君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南方周末好莱坞苏联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武装保护苏联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CRAZY RICH ASIANS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
雾在做迷藏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