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南站工区布置方案研究
2019-05-30包天
包天
摘 要:祁门南站是南昌经景德镇至黄山高速铁路的中间站,为满足运营需求,需在此设置综合维修工区。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工区横列式和纵列式两种布置方式数据,选定横列式布置方式,并对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有效减少了工程投资。
关键词:高速铁路;工区布置;横列式;纵列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2.119
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交通所提出的更高要求。随着高铁建设经验的不断丰富,国家对于高铁车站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1 引言
(1)高铁车站合理布置的重要性。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安全性能好,正点率高,受气候变化影响小,能源消耗低等优点[2]。高铁建设离不开车站的合理设计,合理的车站布置有助于减小工程难度,节约工程用地,降低建设成本。随着铁路建设模式不断丰富,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在满足车站功能与定位的同时,通过设计优化降低工程投资显得尤为重要。
(2)综合维修工区的功能与定位。综合维修工区是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养护、检查、维修的具体执行机构。综合维修工区的设置能够提高作业效率,节约运营成本。维修工区房屋总平面布置占地广、投资大、项目复杂,需要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充分考虑市政规划要求和周边环境,最终达到综合效益最佳的目的。
(3)祁门南站概况。祁门南站是南昌经景德镇至黄山高速铁路的中间站,设于祁门县中心城区南面约3km,对城市的切割影响较小。车站所在地属山前倾斜平原,车站南昌端咽喉位于桥上,黄山端跨越既有皖赣线。作为中间站,祁门南站是为服务沿线城乡人民,提高铁路区段通过能力,保证行车安全而设的车站,仅供乘客上下车使用,功能单一[3]。
2 祁门南站工区布置方案对比分析
祁门南站两端咽喉均在桥梁上,车站两端连接的区间均为隧道形式。祁门南站站房设于线位右侧,车站设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各1座,规模均为450m×9m×1.25m,设到发线2条,按两台夹四线布置,车站两端各设渡线1组。正线线间距为5m,正线与到发线线间距为6.5m,车站设综合维修工区1处。
(1)祁门南站工区纵列式布置。中间站的布置通常为纵列式布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中规定[4],“维修车间(工区)宜靠近车站设置并纵列布置于车站的I、III象限,困难条件下可纵列布置于车站的II、IV象限或其他合适的位置。”工区纵列式布置,调车径路顺直,有助于调车作业顺畅的进行,有利于高铁维修作业与日常的运营维护。其布置形式,如图1所示,但考虑实际情况,结合车站的复雜地形,祁门南站工区场坪标高137.669米,如采用纵列式布置,需将工区设置在山头上,将会产生较大的挖方,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与施工难度的提升。
(2)祁门南站工区横列式布置。祁门南站横列式布置如下图2所示,设置牵出线1条,车站与工区横列布置。工区横列式的布置有助于减小铁路工程用地,将工区布置在相对低平的地面上,减少路堑地段的挖方与边坡防护工程,由多级刷坡路堑变为路堤,其施工难度有效降低,安全性也相应得到提高。该种布置形式需在建设时,牵出线部分增加了一条单线隧道、工区走行线部分增加单线桥,需对其工程量进行对比分析。
(3)祁门南站工区横列式与纵列式工程数量对比。祁门南站工区横列式与纵列式工程数量对比如表1所示。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工区横列式布置虽然增加了一条单线桥(289.37m)与一条单线隧道(259.91m),增加了用地40.7亩,但是减少挖方87万方,有效地减少了工程投资。因此,工区横列式布置更加适合祁门南站。
3 祁门南站横列式工区布置进一步优化
(1)优化方案。由上文分析可知,祁门南站选用横列式工区布置更为合理。但是其牵出线需新增隧道导致影响工程投资。根据横列式布置特点,考虑将牵出线优化取消,布置型式如图3所示,在工区走行线处设置安全线。这种布置需相应地将到发线与正线的距离扩大为8m。在保证车站功能不变的情况,取消牵出线可以减少隧道与铺轨长度,在天窗时间利用正线调车[5]。因高铁养护维修为“矩形”天窗,所以此举对正线行车基本没有影响。有助于总承包模式下,实现工程投资的节约。
(2)方案对比。现将优化前后工区横列式布置方案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优化后的祁门南站横列式方案,减少用地15亩,减少单线桥120米,减少单线隧道259.91米,减少铺轨0.6km,减少道岔1组,更有效地减少了工程投资。
4 总结
本文主要根据祁门南站其山区车站的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将工区横列式布置与纵列式布置进行对比,在设计时不生搬硬套规范中的标准图式,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方案,从而得出横列式工区布置更适宜祁门南站的结论,同时对横列式方案进行优化,达到进一步减少工程投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考.中国高铁建设浅析[J].魅力中国,2011(15):136.
[2]肖芸.我国高速铁路和航空客运竞争优势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11,27(05):136-138.
[3]吕建军.高速铁路车站图型研究[D].2006.
[4]TB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S].
[5]TB10099-2017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