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口控制盘皮囊式蓄能器放热研究

2019-05-30杨建义

山东工业技术 2019年11期

摘 要:井口控制盘是控制海上油井的关键设备,皮囊式蓄能器是井口控制盘的核心元件,在高压系统中若选用不当,容易导致蓄能器在排液过程中放热过度,严重时导致皮囊破裂,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针对此问题,以某平台实际案例为基础,着重研究皮囊式蓄能器工作过程排液放热问题。

关键词:井口控制盘;蓄能器;绝热;放热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1.058

皮囊式蓄能器在井口控制盘中主要作用是做辅助动力源,常规选型一般是将工作循环看作一个绝热过程,根据玻义尔定律进行计算。但在高压系统中,操作压力、环境温度变化对蓄能器的影响很大,若选用不当,容易导致蓄能器在排液过程中放热过度,严重时导致皮囊破裂。因此在高压系统中,蓄能器计算和选型中必须考虑在排液过程中放热的问题。

1 皮囊式蓄能器工作过程

皮囊式蓄能器作为系统辅助动力源,系统启动后,液压泵首先向蓄能器充液,直至压力达到最高操作压力,液压泵停止工作[1]。初始充液过程一般控制在10分钟之内。充液完成后,储存液压油不会迅速被用掉,蓄能器中的氮气温度最终会与环境温度一致,对蓄能器中的气体来说,初始充液是一个等温压缩的过程。

在井口控制盘的工作过程中,蓄能器的主要工作过程就是排液-补液循环。

1.1 蓄能器排液过程

开井时,蓄能器中的气体快速膨胀,迅速排液,输出液压油时间非常短(动作时间小于5秒),且排液后的压力仍不小于其预充压力。故排液过程是一个绝热过程[2]。

1.2 蓄能器补液过程

蓄能器向液压回路提供液压油,直至压力降至一定值,液压泵重新启动,为蓄能器补液。补液时间一般较短(时间小于3分钟),可以将其过程看作一个绝热过程。

2 计算模型

蓄能器的排液是一个绝热过程,补液过程可以看作一个绝热过程,基于玻义尔定律[3]:

(公式1)

式中:为蓄能器的预充压力,一般为最小操作压力的0.9倍[4];为所需蓄能器的容积;

为安全阀最小操作压力;蓄能器最小操作压力是的容积;

为安全阀最大操作压力;蓄能器最大操作压力是的容积;

? 为蓄能器的充液容积(有效输出容积);n为绝热指数;

由公式(1)计算蓄能器的容积:

(公式2)

其中是校正系数。

3 蓄能器选型计算

3.1 某平台基本参数

(1)最高环境温度:33℃,最低环境温度:-6℃;(2)控制井下安全阀执行器容积为0.1L,操作压力21~50MPa;(3)井口控制盘距井下安全阀320米,液压管线选用直径1/4英寸壁厚0.065英寸钢管;(4)在不启动液压泵的情况下,蓄能器需要满足两口井井下安全阀两次开关循环;(5)蓄能器的容积按照2×50%配置。

3.2 蓄能器容积计算

将项目的数据代入公式2,计算需要蓄能器的有效气体容积为1.882L。查询蓄能器厂家样本[5],选择2个1L蓄能器。

4 蓄能器选型验算

初步选定蓄能器后,核算在工作过程中放热的影响,按照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和1L蓄能器进行软件模拟,以验证蓄能器的选型。

4.1 工作循环中温度变化曲线

使用蓄能器厂家模拟软件[6],模拟在最高操作压力50MPa,环境温度33℃和-6℃时四个工作过程,模拟曲线如图1所示。

红线表示从最高环境温度33℃开始四个循环过程温度变化,蓝线表示从最高环境温度-6℃开始四个工作过程温度变化。对比图中曲线,在工作循环过程中,1L的蓄能器温度震荡范围较大。每次排液后的温度如表1所示。

4.2 分析结论

由模拟曲线,在环境温度33℃,蓄能器选择1L是能满足工作要求。但若是在最低环境温度中,1L蓄能器在工作过程中放热过度,系统液压油最低温度-37.2℃,在此温度下蓄能器出口液压油的流动性变差,同时也会对皮囊的寿命产生影响。故1L的蓄能器不推荐使用。

4.3 重新选型验证

根據厂家产品样本,选择2.5L的蓄能器。模拟在最高操作压力50MPa,环境温度33℃和-6℃时四个工作过程,模拟曲线如图2所示。

对比图中曲线,在工作循环过程中,2.5L的蓄能器温度震荡范围较小。每次排液后的温度如表2所示。

若选择2.5L蓄能器,在最高环境温度33℃时,排油后温度下降较少。在最低环境温度下-6℃的时候,放热变化相对较小,且恢复迅速。整体上选择2.5L的蓄能器效果较好。

5 总结

井口控制盘的蓄能器计算与选型时,在压力较低时,可以直接将工作过程看作玻义尔定律,直接计算选型。但是在高压系统中需要特别考虑蓄能器放热过度情况。因为温度剧烈变化不仅影响到液压油的流动性,而且还会影响皮囊的使用寿命。本文借助蓄能器仿真软件对整个工作循环进行模拟,曲线显示了工作循环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借助曲线判定蓄能器选型是否合理。验证高压皮囊蓄能器选型,最大程度发挥蓄能器的作用,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本文也为同类产品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强,韩旭平,倪学莉.井口控制盘重要部件的计算问题[J].中国造船,2004(45):326-333.

[2]齐桂卿,吴朝晖,张玉斌.井口盘气囊式蓄能器的一种新计算方法探讨[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1:1700-1702.

[3]杨洪庆,范玉扬,张凤红.井口盘液压回路蓄能器和液压泵的设计与计算[J].中国修船,2008(21):66-68.

[4]刘鸿雁,赵波,张伟娜等.Q/HS3025-2014 海上油气田固定式生产平台液压动力单元设计指南[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18-19.

[5]HYDAC INTERNATIONAL Bladder Accumulators High pressure E3.203.3/03.12:36-37.

[6]HYDAC ASP 5.0.

作者简介:杨建义(1983-),男,河北人,学士,工程师,从事机电液一体化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