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有效参管 构建家园新模式
2019-05-30程昱华
程昱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渐进式的积累学习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实践证明,以全新的视角构建家委会工作更能体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也将更有力地促使家园双方真正达成理念的统一。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家园合力,与家委会成员共同携手运作好家委会参管幼儿园各类活动的机制,开展丰富多样的家园共育活动,让家长多了解、多参与、多体验、多发言,体会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构建家园新模式。
一、充分挖掘家长资源——牢筑家园沟通基础
若要使“家园共育”实施得更好,教师需要与家长加强沟通,只有双方达成共识,才能发挥出“家园共育”的最大效果。
1.组建系统性的家委会,实现家园互动合作
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能更好地实现家园互动,因此幼儿园成立了家委会,每个班级推选2~3名家长为园家委员成员,旨在通过组建家委会,赢得家长们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在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制订《幼儿园家长学校制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工作职责》《幼儿园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确保家长学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并从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到伙食、安全等各项工作全方位让家长参与、监督,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工作。开学初,幼儿园会召集家委会会议,公布新学期园所建设、园务计划及相关活动。家委会成员也会提出建议和意见,并把园所的意图传递给其他家长,让更多的家长知晓,从家长的角度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管理之中。共同参与幼儿园各类活动并提出意见与建议,大大激发了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热情,使家园互动充满活力。
2.建立有特色的家长资源库,形成系列特色家教课程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家长的不同职业、不同教育认知和文化背景可以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也可以为幼儿园提供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资源,提供更多优质家庭养育模式的参考与借鉴。因此,针对幼儿园家长的工作性质,幼儿园建立了信息全面的“家长资源库”,充分发挥家长的职业优势开展富有特色的家长助教活动,继而优化为幼儿园特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小、中、大班系列特色家教课程,为幼儿提供了更好的养育内容与宣讲资源,为家园深度合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
二、家委会多种参管模式——密切构建家园关系
上海市宝山区杨泰三村幼儿园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家园合力、共同成长的家园新模式中充分依托家委会的力量参与幼儿园各类活动的管理,构建了家园共育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组织建设,明确办园新思路,拓展了教师与家长的视野。家委会参管幼儿园各类活动的模式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全介入模式(家委会全权负责并组织幼儿园各类活动,包括一些幼儿活动和家长活动)、半介入模式(幼儿园与家委会成员共同承担幼儿园系列活动)、微介入模式(家委会成员只是参与部分幼儿园活动并提出反馈意见)。三种参管模式多管齐下,获得了理想的成效,家园共育在不断探索、实践、创新中逐步成长并发展起来。
1.家委会全介入模式
此模式中,家委会成员的主人翁意识体现得淋实施者、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家委会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激发与调动起来了,大家群策群力,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筹划好每一次的幼儿园活动,方案设计——宣传发动——多方筹备——落实分组——组织实施——活动反馈,有跟踪、有记录、有评价,通过有效的双向互动既增进了家园之间的信赖与合作,提高了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升了幼儿园的活动质量,可谓一举三得。
如:每一届的“家庭亲子表演秀”活动,家委会牵头力邀家长总体担纲舞美设计与布置、活动策划、活动主持、参与表演、摄像留念……每一个环节有序衔接,台前、幕后活跃着家委会成员们的身影,此过程中家长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均获得了较大提高。此时,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俨然一对对好朋友,沉浸在和谐互动的愉快情境中。活动完后家委会及时撰写简讯在校园网和微信平台进行报道。之后,召开总结分析会,家长代表撰写活动心得,进行活动材料收集、整理、存档。活动效果显著,且大大激发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热情,获得了来自家长、社会的多方好评。
2.家委会半介入模式
此模式中的各类活动,主要由幼儿园领导小组和家委会成员共同承担起策划、组织实施与活动评价的任务,双方在共同努力下将“教师、后勤活动”“幼儿活动”“家长活动”三个板块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此过程中,双向沟通——制订方案——宣传策划——分组落实——组织实施——反馈调整,幼儿园与家委会成员始终相互携手、协同合作,在“家教沙龙”“亲子春秋游”“大班幼儿毕业典礼”“班级家长会”等各类活动中增强了家长和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
如:每年6月开展的“大班毕业典礼活动”中,大班教师会积极与家委会成员双方共同商讨制訂活动方案,设计活动宣传海报,分头落实节目表演,共同筹备典礼活动所需物品,一起组织实施当天的节目会演,最后共同在交流反馈中总结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将会延续到下次活动中,力求提升下次开展此类活动的影响力。因此,每一届的大班毕业典礼活动总能推陈出新,给幼儿和家长们留下美好而又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