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助推山西经济历史性巨变
2019-05-30冯林平
冯林平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取得了辉煌成就,谱写了山西经济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
经济体制实现重大变革
改革开放40年来,同全国一样,山西渐进地成功实现了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向市场经济、开放型经济的重大转变。全省所有制结构由改革开放前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转变为公有制、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三位一体的所有制结构。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核心载体的国有企业,通过不断改革,建立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中的政府附属物向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转变。现有的省属国企基本实现股份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正在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农村经济最基础的制度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经过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改革,实现了计划经济集体经营向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转变,现正以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经营权流转模式深化改革。城乡商品流通由过去主要靠行政分配和调拨转变为统一开放的市场流通体系,商品及居民服务的价格和供求绝大部分由市场决定,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增强,经济生活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政府以行政手段为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方式,转变为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运用经济和法律等多种手段的宏观经济调控。收入分配由大锅饭的平均主义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和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分配领域,正在形成劳动所得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新型分配体制。经济发展的封闭局面被打破,转变为不断扩大开放的开放型经济,对国内国际“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978—201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88亿元增加到15528.5亿元,增长175.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65元增加到42060元,增长114.2倍。按当年汇率计算,2009年山西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2012年突破5000美元、2017年突破6000美元,在近10年时间跨越了初步现代化门槛、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和平均水平以上的“三级跳”。全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9.6亿元增加到1867亿,增长94.3倍。按常住人口计算,1978年全省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80.9元,2017年在人口增加1200多万的情况下,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42.2元。大型公司(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支撑了经济总量扩张和实力的提升。到2016年,全省各类大中型工业企业由1978年的153户增加到1066户。在入围门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2002年以来山西企业每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数量保持在10家左右;2012年山西1家企业首次入围世界企业500强后,山西企业2017年入围世界企业500强的数量达5家,是入围企业数量最多的内陆省份。
经济结构变化趋优
1978年,山西三次产业构成比为20.7:58.5:20.8,呈现出第二产业占主导、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滞后的“二一三”格局。2015年三次产业构成比变化为5.7∶41.1∶53.2,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三次产业构成呈现出“三二一”格局。2017年三次产业构成比变化为4.6:43.7:51.7,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32.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不断从低级层面向更高一级结构层面转换升级。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向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特色化方向迈进。“十二五”以来,全省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11年的4万多个发展到2017年的9.96万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6%以上;全省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主导产业占比总体上呈一降一升的变化态势,分别由2012年的64.97%和22.91%变化为2016年的62.45%和24.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2011年的36%提高到2017年的54%;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2013年突破千亿大关,2016年达到1520亿元。工业结構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十二五”以来,煤炭、冶金、焦化和电力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的装备水平实现显著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进入大矿时代;煤矿综采机械化程度接近100%,先进产能占比不断提升。钢铁产业链中铁—钢—材等产能基本实现合理配套,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其中太钢不锈钢生产线主体装备和技术工艺居世界先进水平;有色金属工业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成为全国重要的铝、镁生产和加工基地。焦炭生产全部实现大机焦化、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容量机组比重逐步上升,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容量达到80%以上,省内电网骨干网架和外送通道基本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煤层气、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现代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014年为8.5%,2015年提升到11.4%,2016年达12.6%。长期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煤炭产业(煤炭开采和洗选)占比呈上升态势的局面,于2012年开始出现非煤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的重大转折,占比由2011年39.03%变化为2014年突破50%,占据“半壁江山”。长期以来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比呈上升态势的局面,于2011年开始出现轻工业增加值占比提升的重大转折,占比由2010年的4.9%变化为5.6%,到2016年变化为7.8%。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业利用互联网新技术转型升级,不断拓宽服务内容,货运服务向现代物流转型。金融、房地产、旅游业、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6年全省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服务业比重达到16.7%、9.7%、7.3%,比2011年分别提高3.6、4.0、1.2个百分点。全省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11.8%提高到2015年的27%,2016年更是达到32.9%。在产业结构变化的同时,所有制结构、区域经济在行进中也发生重大变革。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为主的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经济从无到有,而且发展较快、不断壮大。其中,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在新世纪以来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到“占据半壁江山”的飞跃。城镇化发展快速,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9.18%上升到2017年的57.34%,上升了38.4个百分点。
供给能力大幅提升
1978年,山西粮食总产量只有707万吨,2010年突破1000万吨,“十二五”以来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到1300万吨左右,2017年产量达1299.9万吨,比1978年增长83.9%。2017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9.9万吨、89.2万吨和93.6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4.2倍、21.9倍和54.1倍。2017年蔬菜、水果产量分别到达1339.8万吨、891万吨,分别比1980年增长6.4倍、31.6倍。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农产品质量也稳步提高,确保了市场供应和消费需求。原煤、发电、粗钢、钢材、生铁、焦炭、水泥、化肥以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制药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迅猛。原煤产量长期居全国第一、二位,焦炭产量长期居全国首位,发电量、粗钢、钢材、生铁、化肥产量也长期居全国前列。2017年全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1978年相比,原煤8.56亿吨、增长7.7倍,焦炭8383万吨、增长22.5倍,化肥373.1万吨、增长10.6倍,水泥3506万吨、增长12.7倍,粗钢4429.7万吨、增长35.6倍,生铁3951.9万吨、增长25.3倍,钢材4335.4万吨、增长60.9倍,发电量2765.5亿千瓦时、增长24.9倍。山西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布局的重要能源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原煤产量70%以上、焦炭产量60%左右、发电量的1/5—1/4以上外输全国保障国家经济发展。
发展基础夯实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生态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不断夯实增强,能源产业素质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新世纪以来,历经大规模的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和基地建设,大规模的煤层气开发和煤层气天然气管网建设,大规模的火电升级改造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电网改造升级和新建,全省能源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能源革命取得重大进展。2017年,全省煤炭产量达8.56亿吨,约占全国的24.8%,规模以上工业煤炭产业占比48.7%;煤层气天然气管网总长达8000余公里,覆盖11个市的100余个县;发电装机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其中火电占比78.86%、清洁新能源发电力占比21.14%;省内电网形成以“三纵四横”骨干网架、四大供电区域和电压等级辐射供电的网络格局,外送电网形成多个通道和回路的格局,供电能力大幅提升。高速公路、高铁到从无到有,民航由小到大并不断扩展。1996年高速公路实现零突破,到2017年末全省119个县(市、区)112个通了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335公里。到2016年,继2009年石太高铁、2014年大西高铁太原西安段建成通车后,大西高铁其余路段建设相继推进和全部开建,大张高铁、太焦高铁也开工建设,铁路旅客运输进入高铁时代。民用机场在不断改扩建太原机场的基础上,到2016年先后兴建成大同、吕梁、长治、运城、五台山、临汾6个民航机场。农村公路经新世纪以来的大规模建设,到2016年所有乡(镇)和99.54%的行政村实现通油路,农村交通闭塞的状况成为历史。到2017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14.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5121.6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长3.47倍、1.49倍;民航通航城市约130多个,形成以太原为中心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的空中运输网络。以铁路、公路、民航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有效缓解了客货运运力紧张的局面,也提升了山西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地位。邮电通信水平在高科技的推动下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015年全省农村邮政实现村村通,2017年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5.2%。移动电话、互联网宽带从无到有,2015年全省通信全面进入“全光网络时代”,到2016年全省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91.4部/百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5%。邮电通信业的迅猛发展,形成了沟通城乡、连通全国和世界的现代邮政网络,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电信服务体系。继上世纪90年代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开工建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从“十二五”开始大规模兴建推进的“山西大水网”工程,基本实现了山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由“水瓶颈”向“水支撑”的重大转变。通过上世纪90年代关停“小企业”(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劣、技术装备落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等行动,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造林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等多方面努力,全省生态环境呈现明显转好趋势,提升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0.5%,比1978年提高15.3个百分点。到2016年末全省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6.1%,到2017年末全省累计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60%、矿区土地复垦率达到50%以上。
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
山西进出口贸易在改革开放中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1981年山西成立进出口公司,开始自营外贸进口业务,结束了此前长期靠委托进口的历史。1985年全面开展自营外贸进出口业务后,对外贸易迅速成长。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美元,2017年突破“1100亿”大关,达到人民币1161.9亿元(折172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48.1倍。2017年,全省有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达到1309家,其中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1109家,外贸主体显著扩大;贸易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80多个,占全球239个国家和地区的75.3%,欧盟、美国和金砖国家为主要贸易伙伴,多元化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由改革开放初期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转化。近几年来富士康的手机和太钢的钢材、铁道设备、采矿设备成为全省出口加工贸易的主要产品,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2015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占全省外贸总值的59.2%,2016年提高到65.4%。招商引资快速发展。1984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落户太原,拉开了全省招商引资的序幕。“十二五”期间全省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32家,合同外资额48.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2.06亿美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43.6%。截至2015年底,全省外资企业及分支机构发展到3640多户,其中有30多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山西。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还成为拉动全省外贸增长的主力。2015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占全省外贸总值的51.8%,2016年达到61.6%。吸引外资的领域逐步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十二五”期间,外资投资服务业的比重占45.45%。对外投资从无到有,“走出去”战略实施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8年3月底,全省共有175家企业备案设立境外投资企业269家,累计实现对外直接投资26.3亿美元,分布在澳大利亚、美国、毛里求斯、德国等51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批发零售、制造业、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农业等多个行业。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86家境外投资企业,累计投资3.6亿美元,占全省对外投资存量的13.68%,分布在土耳其、蒙古、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22个国家,涉及采矿、建筑、装备制造、化工、批发零售等行业。国家部署并于2009年在非洲兴建的晋非经贸合作区(毛里求斯)是山西在境外兴建的第一个经贸园区,近年来运营建设不断推进,于2015年实现扭亏为盈。开发区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扩张和优化发展。1991年山西第一个省级开发区——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到2017年末全省省级和国家级开发区总数达到40个,覆盖到11个市及24个县(市),是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高地。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以省际和区域经济合作为主的对内开放也不断扩大。近年来,山西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合作和沿海、周边的省际合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国家布局设立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晋冀蒙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和涵盖山西南部区域的中原经济区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成为山西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載体。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1978年,山西行政区划为4个地级市(太原、大同、阳泉、长治)和7个地级行署专区(雁北、忻县、晋中、吕梁、晋东南、临汾、运城),其中包括15个市辖区、3个地辖县级市(榆次、临汾、侯马)、101个县。除县城之外,还有城镇功能的建制镇48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省的城市和城镇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晋东南地区撤地分建长治和晋城两市,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雁北地区先撤分新建朔州、大同两市,再到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的大规模撤地建市,山西的地级行署专区建制成为历史,形成以11个地级市辖23区(太原、大同、朔州、忻州、阳泉、晋中、吕梁、长治、晋城、临汾、运城)为载体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县级市、建制镇的建制和布局也在调整中发生重大变革,到上世纪90年代末,全省县级市发展变化到11个(原平、古交、介休、孝义、汾阳、霍州、潞城、高平、侯马、永济、河津),到新世纪初全省建制镇(含县城85个)达到560多个。经过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一核一圈三群”城镇体系构建和大规模扩容提质建设,全省城市、城镇(含县城)道路网络和电热气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不断推进,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等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出现,城市城镇框架显著拉大,空间格局和面貌发生大变样,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到2016年,全省11个地级市建成区面积达920.3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了346平方公里。全省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77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6.5平方米;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99.29%、97.92%、93%、94.6%、89.87%、40.52%,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6.99、27.23、46.6、77.98、33.64、10.31个百分点。全省县城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74平方米,比2010年增加了4.28平方米;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98.18%、79.23%、83.1%、75.53%、89.4%、37.82%,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4.19、21.05、40、65.74、24.41、6.7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乡村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了“四化四改”(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和改水、改厨、改圈、改厕)、两轮“五个全覆盖”(村通水泥油路、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级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和农村街巷硬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农村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等,有力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全省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社会民生极大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教育、科技、医疗、文化、社保等事业发展进步,也支持和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事业显著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实现普及和提升,高中阶段教育逐步普及,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构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2017年,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9.1%、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9.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4.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6.6%。科技创新活力增强,以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平台、区域等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逐步构建形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科技合作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等成为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2017年,全省R&D经费投入总量达到148.2亿元,比2000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7.3%;R&D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0.99%,比2000年提高0.36个百分点;全省专利申请20697件、专利授权11311件,分别是2000年的14.0倍、11.7倍。医疗卫生服务事业长足发展,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全省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达13500多个、卫生技术人员达23.3万多人,分别比1978年增加8500多个、15.7万多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6.3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4张,分别比1978年增加3.1人、1.3张;三甲医院覆盖到11个市的10个,县级综合医院90%以上达到二甲水平。全省居民人均预望寿命达到74.9岁,比1981年的67.6岁提升了7.3岁。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17年“省市县三级公益文化设施建设达标率”达到83.62%,比2010年提高31.56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到2017年,全省社会保障在实现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开始向法定人群全覆盖挺进。农村帮扶脱贫持续推进,在贫困标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山西农村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初的1000万下降到2017年底的30余万。在近年来的精准脱贫攻坚下,全省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3.6%下降到2017年的3.9%。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1978年—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01.4元提高到29132元、增長95.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8元、增长105.2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275元提高到18404元、增长339.2倍,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91元提高到8424元、增长91.6倍。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5.5%和67.3%降至2017年的23.1%和27.4%。全省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由1978年的4.54平方米、9.4平方米提高到2017年的32.40平方米、37.81平方米。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向温饱、再由温饱向总体小康、进而向全面建成小康奋进决战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展变化巨大,成就辉煌,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谱写新篇章,再铸新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山西经济改革发展,以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示范区、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大战略目标”为引领,处于转型发展新阶段,前景美好!
(责编 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