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二年文物归来 真正绽放最瑰丽光芒
2019-05-30唐依敏
唐依敏
2019年4月2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满载着意大利人民的深情厚谊重归家园,开启了中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又一个美好的春天。据悉,这批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主要是源自我国甘肃、陕西、四川、山西、河南和江苏等地的出土与传世文物,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其中,丰富多样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精美多姿,为研究史前社会风貌提供了直接物质资料;数量众多的汉代陶器,造型古朴浑厚,是汉代辉煌灿烂文明的缩影;具有代表性的唐代骆驼俑、马俑、人物俑,承载着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历史信息。
2007年,意大利文物宪兵在本国文物市场查获一批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随即启动国内司法审判程序。中国国家文物局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展开了调查工作。经鉴定,这批文物艺术品大部分为中国出土文物,其所有权属于中国,且均未获得合法出境许可。于是,文物局依据国际公约正式提出返还要求。
2014年,意大利米兰法院通过刑事审判,确认中国政府拥有该批文物艺术品的所有权,后因持有人上诉,文物返还程序中止,案件转入民事审判程序。经过中意双方多个部门的合作,2018年11月,米兰法院做出将796件文物艺术品返还中国的最终判决,中意两国文化遗产主管部门随即启动返还文物的确认接收工作。2019年4月10日,这些“游子”下了飞机,重返祖国怀抱。
长期以来,中意两国政府通过在法律制度建设、专业队伍培养、国际执法合作等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促成大量珍贵文物回归故乡,已成为国际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主要力量与躬先表率。
这些不会说话的文物记载着那些我们无法触摸的历史和文明,将它们变为有形的存在,所以也只有当这些文物返回到自己的故土时才能真正地绽放最瑰丽的光芒。
归来
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展期:2019/4/24-2019/6/30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4展厅
票价:免费
1.彩绘陶骆驼
2.圆圈网纹双耳彩陶罐
3.彩绘陶俑
4.黄釉武士陶俑
5.白釉刻花碗
6.彩绘茧形陶壶
7.前來观展的观众
8.前来观展的观众
“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回归,根源于中意两国人民对人类文化遗产始终不渝的热爱,书写了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浓墨重彩的华章。”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
“中意两国作为两个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大国,能取得这样的合作成果和成功,说明我们的合作确实是用心的,全心全意的。”
——意大利驻华大使 谢国谊
“中国国家博物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安排最精干的展策团队和最有经验的制作高手,精心设计、创新展陈,全力展示好这些万里归乡的珍贵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