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找代购的心理,假代购比你更清楚

2019-05-30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9年14期
关键词:假货低价买家

通过近来的一些案例,可以发现,现在的代购已经普遍从原来低价折扣的增量阶段脱离,转而进行精细化“运营”,而其中套路庞杂、防不胜防。

首先,身份伪造和包装更为高端化。代购圈伪造为留学生、“白富美”的不在少数,她们直接盗用别人的视频,冒充自己在海外,又或将房间布置成商场专柜的模样,拍照后谎称是国外的买手代购实拍图。

这部分代购通常广撒网多捞鱼,收的是“智商税”,但如今更高明的手段是立体包装,通过一些人脉混迹于某个特定的圈子,拿被包装过的头衔获取潜在用户的信任。就像上文案例,刘羽遇到的代购Gio,后来得知他其实只是为一些明星临时做过一次造型,就把自己标榜为明星造型师,而这个标签却让不少人潜意识认为他没有必要卖假货。

其次,真货在前、假货在后。这点是真假掺卖的惯用“套路”,消费者通常会借由前几次的购物体验,来确定对代购的信任度,尤其是配合初始的低价策略,用户自然而然认为代购有特殊渠道可以获得便宜的真品。而后,他们再购买产品也会降低防备心,毕竟也不会有人每次都去检测。

再次,“套路”更深的是情感营销,无论是起初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还是被质疑有假货时,不到撕破脸皮之前,代购的演技堪称精湛。就像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张慌慌事件,她原本计划的退货计划,通过卖惨和“甩锅”已经得到全员同意,结果半路杀出个前男友,直接证實了她是知假卖假,结果到现在还是一笔糊涂账。

不过,这也说明,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代购的容忍度颇高。一方面,简单的软件测试不能完全认定产品为假,通常代购一番“义正言辞”的借口,有些人也就没再较真。而另一方面,段位更高的代购,他们深知越是消费能力高的用户,反而更不会把买到假货的事情弄得人尽皆知,这种心理反而成了假货代购持续的一层保护膜。在奢侈品代购领域这并不少见。

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买家和代购看似相互依存、谋求信任,但实则更像是一场猫鼠游戏,买家主导交易,虽握有主动权,却总是被伪装的“老鼠”耍得团团转。

代购已死,代购重生,这个行业真的在走向正规化吗?(文中王婧、陈琪和刘羽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假货低价买家
这个超市只卖“假货”
低价≠实惠 吃喝玩乐购,切记避开这些“坑”
买家秀和卖家秀
买到假货?到衙门去喊冤
纪晓岚的“假货经”
为什么高价总能打败低价?
复合肥低价促销是否会成常态
网店随意买卖 假货“借壳”横行
合理低价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拉风买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