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伪存真,回归文本语境

2019-05-30何君辰

语文建设·上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例友人教学内容

何君辰

《陈太丘与友期行》(也作《陈太丘与友期》)选自古代志人志怪小说《世说新语》,全文仅103字,却演绎了一场关于“信”的精彩辩论。各版本教材都将其作为初冲生研读文言文的入门篇目,视作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积极性的典范素材。

由于内容浅显易懂,长期以来,对这篇文章的教学几乎已成定式,“明礼诚信”的主题分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的问题探讨,频繁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然而,这不但脱离了《世说新语》语境,更偏离了语文本体。

一、重读《陈太丘与友期行》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出现偏离文本本身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对文本的片面解读。20世纪90年代,关于这篇文章的解读多囿于文字表面,但近年来,研究者已开始着眼于《世说新语》的语境,对此文的主题、语言特点、人物形象进行多元化的思考与探析,以“魏晋风度”审視人物,将“称呼语”作为解读本文的切入口,达到言文统一之效。更关注到隐没在文本之后的陈太丘形象,从而在纵深层次分析魏晋士人言其欲言之言、行其欲行之事的率真性情。

1.“于无处写”的陈太丘与人物形象的多元化解读

陈元方的机智聪慧、知礼明义在与友人的两次交锋中展露无遗。人们分析元方的形象,往往聚焦于“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这一问题上。对于元方的“不顾”,有人停留在“年幼无知”这个层面来理解,认为友人已经悔过,元方的行为很是失礼,但仍有不少研究者持不同意见。蒯正聪认为,自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之后,儒学成为封建正统学说。七岁的元方有条件接受系统的蒙学教育,对他来说,父亲的声誉就是自己最大的尊严,所以当客人出言不逊,一个七岁的孩子除了还以铿锵声辞,当然还有愤怒颜色。可见,元方的“不顾”更多是为了维护父亲的声誉和尊严,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全然不是“年幼无知”。这也是《陈太丘与友期行》属《世说新语》“方正”(行为、品行正直)门,而非“夙惠”(早慧)门的原因。

对于友人的形象,几乎是一边倒,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友人性格火暴、粗蛮无理。对此,也有研究者为友人平反。张于成认为,友人也不失为一个可爱之人,他的可爱之处在于一个“变”字。他刚到太丘家时,彬彬有礼,后得知太丘已离去,破口大骂,但听完元方有理有据的反驳后,其一度被颠覆的谦谦君子形象又得以重塑。

与前面二者相比,陈太丘作为一个配角,并无一句台词,很少有人关注这个隐没在文本背后的人物。结合文本分析,“于无处写的陈太丘”形象,似乎更能反映作品的主题,通过“象外之象”,展现意味深长的况味。

楚爱华认为,元方和友人的言行举止,都能反映出陈太丘的个性品格。年仅七岁的陈元方知礼达义,对礼义廉耻运用自如。儿子是父亲道德品行、文化人格的折射镜,延续着父亲气脉和精神的双重血缘。此外,纵观客人从“有礼”到“无礼”再到“有礼”的情绪巨变,在一个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敞开内心,充分展现了魏晋人率真的性情。陈太丘与其结为好友,莫不是秉性相合、心性相知?可以说,藏在元方、友人背后的陈太丘,亦是我们解读文本的关键人物,“过中不至,太丘舍去”体现出他的守信正直,而元方和友人的表现,也折射出一个率真的陈太丘。

2.称呼语的使用与人物本真性情的主题指向

称呼语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更是一种个性化语言,分析友人和元方所使用的称呼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立体地解读人物。七岁小儿元方,称呼友人为“君”,对方发火后,仍称对方为“君”。元方的回应是“曰”“答曰”,并没有“怒曰”“愤曰”,元方的知礼守礼、良好的家教都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而“友人”前有“尊君在否”的礼貌,后有被小儿指责之后“下车引之”的惭愧、坦率与真诚。《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陈太丘、友人、元方,皆为读者上了教养一课。

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大抵有“明礼诚信”“魏晋友情观”“魏晋士人本真性情”三种说法。然而,脱离《世说新语》去看《陈太丘与友期行》,仅凭字句意思就强行给文中的人物贴标签(元方的聪慧知礼,友人的粗鲁无礼),大谈诚信守礼的价值观,无疑会让这篇精悍的志人小说失去生命力。至于该文所反映的友情观,李丽霞认为主要有三种:重视约定,不拘小节,重视友情。这也只是文章中所显现的冰山一角,文中的三个人物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均是我们分析作品主题的重要依据。

《世说新语》成文于魏晋六朝,当时战乱频繁,使得封建礼法出现了瓦解和松懈,晋人开始了对“人的自觉”的探求。在那个时代,尊重个体、崇尚自然、追求高迈人格,已成为士人不作附庸、不苟合现实的精神支柱。在《世说新语》的语境中,全面而深入地分析文中三人的形象,解读文本的内在意义,而非先入为主地将主题囿于“诚信”“守礼”,才能准确把握《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主题。三人的共性正是魏晋时代精神的一种缩影和文化略观,是晋人在道德观和礼法观上不重形式而重真性情的表征。

二、各版本教材选编内容的变化

《陈太丘与友期行》篇幅较短,文本解读基本没有太大难度,所以各版本教材均将此文编在七年级上册。但其单元位置、单元内容编排、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现以语文版、人教实验版、部编本教材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由于以上三个版本的教材编写体例不同,所以《陈太丘与友期行》所处的单元位置也略有不同。语文版以文体组元,第五、第六单元为古诗文单元,该文收入第五单元;人教实验版以人文主题组元,该文编入以亲情为主线的第四单元;部编本则是双线组元,但该文仍被定位为“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感情”,纳入以亲情为主题的第二单元。

由此可见,《陈太丘与友期行》作为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初始语料,与诚信、亲情有关的现代文或古诗文并置,教学目标基本都锁定于学会朗读和体会作者情感两个方面。

从课前预习提示来看,语文版和人教实验版分别以“诚信”和“早慧儿童”为关键词,都脱离了《世说新语》的语境,而部编本则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进,在导语中提到《世说新语》的相关信息,同时也对学生阅读此类浅易文言文进行指导,告诉学生借助课文后注释,把握全文大意。

在课后练习方面,前两个版本的教材都将主问题指向元方的言行,尤其是“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而部编本教材则删去了这一问题,转为注重对文句意旨的把握,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同时,人教实验版注意到了文中称呼语的不同,但仅仅关注到“君”“尊君”“家君”这三个词。部编本则列举出了古代常见的敬词和谦词,在知识的拓展延伸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称呼语的用法。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教材的编者在逐步纠正以往偏离语文本体,过度注重价值观教化的倾向,试图回到《世说新语》的语境中,重新建构《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三、课例教学内容比较分析

笔者收集了11篇公开发表的《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例,现综合这些材料,对课例中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比较。

[课例1]王海燕,《陈太丘与友期》教学方案,《文学教育(下)》2010年第3期

教学内容:(1)疏通文意;(2)尊君、家君、君的辨析;(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课例2]成蓓,《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新课程(教师)》2010年第12期

教学内容:(1)研读课文,疏通文意;(2)分析友人和元方之“怒”

[课例3]陈志丹,《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1期

教学内容:(1)朗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2)辨析元方是否有理有据

[课例4]罗海萍,《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中学语文》2011年第5期

教学内容:(1)解题,正音正字;(2)概括主题;(3)分析人物形象

[课例5]周传杰,《陈太丘与友期行》自评,《新课程》2012年第3期

教学内容:(1)朗读释义全文;(2)探讨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课例6]张素玲,小故事里的大道理——《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及点评,《中学语文》2012年第5期

教学内容:(1)扩展故事;(2)评人物;(3)赏析语言,揣摩心理;(4)探究主题

[课例7]傅爱芳,构超市化课堂让孩子们乐学——湖北省语文教学大赛《陈太丘与友期》“超市化”教案,《内蒙古教育》2013年第1期

教学内容:(1)疏通文意;(2)分析主题和人物;(3)探究如何避免“怒”的发生

[课例8]余映潮,板块教学法:文言短文教学新探——余映潮老师执教《陈太丘与友期行》,《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8期

教学内容:(1)厘清层次;(2)品味语言;(3)辨析词语;(4)品析词句;(5)总结主题和写法(虚实相间、一波三折、诚信守礼、品德修养)

[课例9]江琦,浅谈文言文自主阅读教学——以《陈太丘与友期》为例,《新课程》2013年第8期

教学内容:(1)特殊句式分析;(2)实词虚词讲解;(3)古为今用,辩论是否失礼

[课例10]赵峰,学会“品读”,提高学生古文阅读素养——以《陈太丘与友期》为例谈“品读”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作文成功之路》2015年第1期

教学内容:(1)读准节奏;(2)体会描写;(3)品读对比手法;(4)理解主题

[课例11]尹昌林,初中语文《世说新语》教学案例,《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2期

教学内容:(1)朗读释义;(2)品读人物形象;(3)演读思辨,友人为什么要拉元方

上面所列的绝大多数课例均存在抓住人物的所有细节,分析面面俱到的问题。同时,也有个别课例只注重文意的拓展,设计了演读、辩论等环节,并没有着力去研究文章中的关键句,教学活动脱离了文本本身。过犹不及,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所以应该选取文中关键的句子作为教学点。下面我们将上述课例执教者选择的教学点进行分析整合,以求明确本文的教学点(详见下表)。

11则课例选择的教學点大同小异,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元方入门不顾”,共出现9次,占比81.8%。元方“入门不顾”的动作,事实上是对友人无礼行为的回应,也是元方对父亲尊严的维护,体现出元方的“方正”。“顾”是文章的“炼字炼句处”。因此,“元方入门不顾”在全文中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这句话为本文的教学点,应重锤猛击,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元方入门不顾的动作。

四、回归文本的教学内容重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七至九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此处“联系文化背景”便是关键要点。许多老师在教学时,都忽略了《世说新语》这一宏大的文化背景,只将其作为文学常识来介绍,此后的课文解读基本与此毫无瓜葛。为此,我们应回归文本语境,使这篇课文真正成为学生掌握言语技能、领会言语情思的语料。

1.依循文本体式选择教学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一篇简短的志人小说,基本的人物和情节已然具备。因此,元方、友人和陈太丘的形象应是文本解读的主要方向,而文章主要人物应是元方。我们要尤其注意对“元方入门不顾”的研读,“不顾”是文章的“炼字炼句处”,最能体现元方的方正。反观当前,教学环节固化,主题先行,过度强调明礼诚信的重要性,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的倾向比较严重。

在引导学生品读这个句子时,教师适当补充有关魏晋风度和《世说新语》的材料,有助于学生感知魏晋时期士人的本真性情。如王羲之避祸诈眠、王戎无惧虎吼、司马绍论日之远近、孔融妙讽陈韪等,这些轶事的主角都是少年儿童,都能反映当时的时代风貌。同时,应结合友人、陈太丘性格中的率真随性来分析元方“不顾”的行为,在文本细读中多元化地鉴赏人物形象。

2.分析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七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而这篇文章仅有百余字,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学生基本可以读懂文章的大意,读出“明礼诚信”的浅层含义。但是对于其中的“相”“委”“引”“顾”“去”等字词,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弄懂。尤其是“引”字,需要结合这个字的字源字形去探讨。

在部分课例中,教师将“文”“言”割裂,形成了先讲解文学常识、实词、虚词,要求学生通篇翻译文章,再评价文中人物,探究文章主题的范式。

“言文统一”可以说是针对当下文言文教学的弊病所开出的一剂“解药”,它是文言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刘宏业提出“因言解文”,着眼于“炼字炼句处”来充分打开文本。这需要我们在字词句的解读和赏析中,把握作者的“言志载道”,从而真正实现文言、文章、文学与文化的“四位一体”,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余映潮老师执教本课时,设计了“辨中积累”环节,值得我们借鉴。此环节出示五个小题(找到两个难理解的字、两个谦词敬词、同形而意义有区别的字、字形不同意思相近的字、表现本文要义的字),让学生再带着问题钻研文本,巧妙地将人物分析、主题归纳融入实词、虚词的辨析和积累中。

此外,文中的称呼语也是我们解读文本的切入口,例如可通过断句和加入不同标点符号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尊君在否”“非人哉”“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几句话的语气。学生在读中产生争议,便可自然地引申到对文中三个人物的分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进入课文情境,合理补充文章省略的部分,分别以陈太丘、友人、元方的口吻对课文内容进行转述,创作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并分组模拟表演,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深层内涵。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一字通篇法”,通过提出核心词——“信”,来破解文意,将文章分为“立信一失信一谈信一征信”四大板块,引导学生掌握文章大意;然后以文中的称呼语为切入点,在品读人物语言中分析三人的形象;最后利用群文阅读法,补充有关魏晋风度和《世说新语》的相关材料,深化学生对“信”以及“信”背后所呈现的晋人坦诚率真性情的认识。

猜你喜欢

课例友人教学内容
致友人(组诗)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戏答友人》
《友人伤足有赠》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课例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