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的你》破15亿,“好故事”如何赚钱?

2019-05-29枣泥

出版人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少年的你陈念原著

枣泥

抛开涉嫌“抄袭”的争议,单从故事的改编和文字作品的影视化创作来说,《少年的你》不啻为一个经典案例。

2019年中国电影喜报频传,爆款不断,从年初打开中国科幻片大门的《流浪地球》,到暑期档一路飙升,最终冲到票房总榜第二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从“十一”档期多部爱国主题大片,再到不在黄金档节点却依然夺目的《少年的你》。可以说,中国电影在本土市场,已经冲出了以好莱坞为主的娱乐化影片以及日本动漫电影的包围圈,逐渐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事实上,相较其他几部大片的火爆,《少年的你》能够冲出重围,杀进年度卖座大片行列多少有些出人意料。这部根据玖月晞小说改编的影片在10月25日上映后便迅速收获了非常好的口碑与评分,到11月20日,其累计票房突破15亿元,观影人次突破4000万。这部由一众“新生代”主创打造的青春片究竟为何能收获观众的青睐?

校园霸凌话题戳中痛点

《少年的你》讲述了一个有关校园暴力的故事。校园暴力在中国是一个直到近十年,才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此前,更多人会将这个问题局限在“孩子”这样一个群体内,认为小孩子之间发生的问题,要由小孩子自己来解决,老师和家长不宜干涉过多。但实际上,校园暴力事件造成身体伤害的程度远比人们想象的严重得多。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交媒体的极速扩张,除了使孩子可以便捷地接触到大量成人世界的信息以外,还会导致伤害事件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校园欺凌的手法因此得以多样化,二次传播给当事人造成的心理伤害同样不可小觑。

《少年的你》中,胡小蝶跳楼自杀的现场照片被传播,手机和社交软件充当了平台和工具;陈念被魏莱拍欺凌视频,手机和社交软件又成为了欺凌别人的工具和手段,这些接地气的刻画无不刺痛着观众的神经。

除去对校园暴力这样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深入刻画,影片精准的选角也成为《少年的你》火爆的重要原因。在保证人物气质契合的前提下,《少年的你》既考虑了市场,又兼顾了演员自身的需求,挖掘出他们创作的源动力。

男主角易烊千玺在过去几年里一直稳稳居于“顶流”阶层,“四大三小”的说法在营销圈和粉丝圈已经流传了许久。可是对于已经年满18岁的易烊千玺来说,转型成为了他演艺生涯最迫切的事,这部电影则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挑战,是否能一举摘下“流量”的帽子,成败在此一举。女主角更不用说,周冬雨虽然起点很高,又是金马影后,但因为《七月与安生》在一定程度上将她的戏路固定住,且金马影后是双黄蛋,含金量打了一点折扣,所以在她而言,也是憋着一股劲,希望能够在演艺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心里全都憋着一股劲儿的两位主演,为观众贡献了一出精彩好戏。哪怕电影上映之路颇为坎坷,在上映的前三天才宣布定档,也没有影响到观众的丝毫热情。电影三天的预售票房便破亿,实际票房破亿仅用了7小时45分,上映27天票房突破15亿。被亲切称为“四字弟弟”的易烊千玺成功从“顶尖流量”转型为优秀演员,而周冬雨甚至被拿来与“人艺”的老艺术家们相提并论。

好故事的二次创作

《少年的你》改编自玖月晞的言情悬疑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尽管改编不可谓不成功,但该原著却存在着不小的争议。不少读者指出,该本这本小说是“融梗之作”。

所谓融梗,就是指抄袭别的作品的知名桥段或是构思,改头换面用到自己的作品里。不少读者控诉,《少年的你,如此美丽》融入了《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等几部日本知名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畅销小说中的“经典梗”。翻看豆瓣对于原著的评论,漏洞的确处处可见,比如该作故事地点设置在中国香港,却对香港教育体系的描写完全错误;又比如因为不是原创,很多校园欺凌的情节都有悖中国的国情,最被人诟病的一幕就是小混混强行要求陈念和北野(原著中小北的名字)亲吻,这其实是日本校园欺凌题材作品中常见的情节。

抛开疑似“抄袭”的争议,单从故事的改编和文字作品的影视化创作来说,《少年的你》不啻为一个经典案例。

《少年的你》依然延用了《七月与安生》的编剧团队,分别为林咏琛、李媛和许伊萌,监制是曾经担任过《中国合伙人》的监制许月珍。主创团队在小说原著的基础上,对背后的现实做了深入挖掘,把原著中的“虫子”一一捉出来,漏洞一一修补好。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可信的中国小城镇学校,是典型的中国式的父母,是非常残酷的中国高考状态。影片一开始的半分钟,几个镜头就把备战高考的紧张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凡是有过高考经历的人,都能通过这短短的半分钟,回想起自己当初“不忍回首”的岁月,更有甚者能冒出一身冷汗。如此真實的环境,让人一秒入戏,如此,才能随着情节展开,代入到男女主角在故事里的生活,代入到他们的心境,从而和故事、和人物产生更深刻的共鸣。

在人物关系上,《少年的你》编剧也做了非常独到的处理。许月珍在给易烊千玺讲戏的时候特意告诉他,不要把小北与陈念的关系理解成爱情,他们两个之间的情感,是绝望的两个人在一起抱团取暖,是对恶的抵抗,这种感情与爱情有着天壤之别。

不久前,被不少人尊称为美国电影教父的马丁·斯科塞斯曾评价说漫威系列并不能算电影,对他来说,更像是主题乐园。或许他的意思是说,电影的本质应该是用来反映现实生活,体现对人生的思考,而不是虚构一个世界,将一切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发展全部标签化、程式化、套路化。很多看过东野圭吾原著的人,在看完《少年的你》之后,也并没有特别联想到东野圭吾的故事,这恰好证明了,故事在现实中有“根”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地理环境和年代背景的可信,反而让观众能够忽略掉情节当中一部分属于“异邦”的违和。小北和陈念,就是生活在中国魔幻之都重庆的有血有肉的两个人,是在当下中国被困在校园欺凌这个大问题下的两个少年,“他们”就是曾经的某些“我们”。希望随着越来越多这样的好故事被人们看到,将来的孩子可以不再重蹈“他们”的覆辙。

猜你喜欢

少年的你陈念原著
读原著学英语(三)
漂流瓶
倘若情意,错班而行
《少年的你》:少年的你,如此美丽
《少年的你》:国产青春片“破局”
“少年的你”,要相信警察(点评)
《少年的你》,面对的是现实
拔牙
欠你一句“对不起”
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