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教材习题在高考复习题中的潜在功能

2019-05-29杨永年

新一代 2019年1期

杨永年

摘 要:发掘高考复习中教材习题的潜能的所有方面,数学知识的迁移应用,物理学中对称性、等效性等处理方法,一则高考的根还在课本;二则教材习题注重“双基”训练,较有利于思维品质和能力培养;三则教材习题易于理解,在原题基础上变化,改造。

关键词:思维迁移;思维适应性;思维综合能力

发掘教材习题在高考复习中的潜在功能,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原因有三,一则高考的根还在课本;二则教材习题注重“双基”训练,较有利于思维品质和能力培养;三则教材习题易于理解,在原题基础上变化,改造,易于把重点放在“新题型”上。那么,如何做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呢?

一、透彻理解是思维迁移的基础

在复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习题考查知识点,用什么规律,怎样用等问题,把解题的过程变成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途径,尤其是对同学已做过的“旧题”更容易达到此目的,这样,在他以后碰到同类型问题,就能举一反三,举重就轻的解决问题。

教材习题1、铝的逸出功是4.2ev,现在将波长200nm的光照射铝的表面。(1)求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求遏止电压。(3)求铝的截止频率。

本题若能正确求解,则对光子能量公式,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遏止电压的含义及其与最大初动能的关系,逸出功与截止频率的关系都会有相当程度的理解掌握。

高考题1、用波长为300nm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J。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真空中的光速为3.00108m·s-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

A.1×1014Hz B.8×1014Hz  C.2×1015Hz D. 8×1015Hz

与课本习题只是数据的区别,而就全面性而言,考場要求更低。

二、变换题意,增强思维适应性

有时,习题与高考题仅差一步之遥。若在复习教材习题时适当做一些题意变换,增强学生思维活动的适应性,即可顺解高考题。

教材习题2,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彼此接触的物体A和B如图2,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A=40kg  mB=60kg,,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20N作用在物体B上,求它们运动的加速度和AB间的相互作用力。

本题是旧版教材的习题,现在课本中虽则不是课本习题,但作为牛顿力学中典型的连接体问题模型,被广为引用,具体解析不再赘述。

此题在条件上偏于理想,故解完题后,可进一步提问

①水平面不光滑,u=0.01,其它条件不变,问题答案如何?

②若B物体与地面动摩擦因数为0.01 A与地面间没有摩擦力,问题答案又如何?

③比较以上三题的答案,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上述的题意变换,学生对各种情况都考虑以后,思维变的灵活,再碰到同类问题,或可比类型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下面的高考题就是明证。

高考题2【2015·全国新课标Ⅱ·20】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

A.8  B.10  C.15  D.18

三、穷根究底,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综合能力

有很多高考题,学生的第一直觉就是难,原因为其综合性较强,但只要在习题复习过程中注重对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理解,注重分析物理过程中普适规律,物理过程中有哪些不变量(或守恒量),有哪些变量,为什么变,怎么变,定量关系如何等问题的分析思考,多加训练,学生碰到综合题也就能应付自如了,而这样的习题在运动学,动力学,天体运动等领域比比皆是,下面举一例。

平抛运动是高考复习中的重要内容,课本习题重点放在求运动时间和竖直速度问题上,如我们在复习该内容时,对课本该类习题讲析时,一方面穷根究底,为什么做这样的运动,另一方面结合图解明确平抛运动中速度,位移及相应的定量关系,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全面了。

同样的天体运动在习题中两大普通规律应用,若能在习题解析中对规律的来龙去脉,相互联系弄清楚,理解也更是全面深刻的,这样若碰到这一内容或这两方面内容的综合,处理起来就简单多了。

教材中此类习题极多,不再赘述,请看下面例证。

高考题3 【2012·新课标全国卷】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

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

D.b的初速度比c的大

当然我所讨论的并不能涵盖发掘高考复习中教材习题的潜能的所有方面,比如,数学知识的迁移应用,物理学中对称性、等效性等处理方法,而且我们的复习也不能只就着课本兜圈子,我这里只是想说明,要提高高考复习效率,离不开课本,同时必须要研究高考题的演变与教材内容间的联系等。若这篇文章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于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