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乡村旅游繁荣农村经济

2019-05-29李永波

农业与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旅游农村建设

摘要:

美丽乡村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乡村旅游作为绿色环保的新兴产业,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当前,山东省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变的关键阶段,推进农业“接二连三”、跨界融合,健康发展乡村旅游,对于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依此让农业经营更有效益、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增收致富更有门路,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环境更加山清水秀、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关键词:

乡村建设;乡村旅游;乡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315074

1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奠定基础

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农村居住环境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理念、新思路,顺应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定位、新要求和新机遇,宁阳县东疏镇胡茂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按照《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完善提升全村总体规划,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的形式,改造整治村容村貌,投资50多万元粉刷墙壁、绿化村庄、生产路,生产、生活、生态融为一体;扎实开展“三清四改五化”工程,达标成为泰安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同时被评为山东省森林村庄,村集体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设立游客接待中心,完善体能乐园、垂钓园、民宿和农家乐等配套设施,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基础。

胡茂村全村430户,人口1568人,其中劳动力760人,参加乡村旅游的约400人,占比约52%。耕地19333hm2,流转到东方园林153hm2,80%的用于发展苗木。胡茂村乡村旅游依托东方园林苗木基地,以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民俗旅游为主题,城郊游、民俗游、亲子游为重点,带动集体增收、群眾致富为目标,是集观光、休闲、住宿、餐饮、娱乐、拓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村。该村从2017年初开始打造乡村旅游,争取省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山东省森林村庄等扶持政策,依托苗木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挖掘“归园田居、探道渊玄”内涵,开发了“赏园林美景、忆汉晋古风、品农家百味”等旅游线路;以胡茂村为中心,联合周边11个村,组团培树“十八黄茂”本土文化旅游品牌,打造了清代民居、周仓碑、重修五圣庙碑文等诸多景点和旅游设施,“十八黄茂”乡村旅游虽然刚刚起步阶段,但是效益已初步显现,2017年接待游客9万元余人、团体拓展训练12批次,实现旅游收入60万元,2018年有望实现旅游收入80万元。2018年9月,“十八黄茂”旅游景区代表宁阳县承办了泰安市乡村振兴现场会,胡茂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成功接待了东营、淄博、临沂等地市考察团、游客。与2017年相比,接待客流人数与经营收入大幅提升,对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2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致富模式

21出租闲置房屋增收

租赁群众闲置房屋20间,集体进行装修,建设民俗馆、民宿、游客中心,每年增加群众收入12万元。[JP]

22服务苗木产业增收

针对苗木基地需求,组建务工队,吸纳群众60余人,负责苗木日常管护,平均收入40元/(人·天),每年务工时间约为8个月;组建起苗队4个,吸纳群众100余人,平均收入200~300元/(人·天)。

23服务旅游项目增收

开办农家乐3个,每天可满足20桌游客就餐,平均每天收入1500元/个;流转土地2hm2,建成采摘园1处,土地租金1050元/(667m2·年);配套经销点5个,收入5万元/(个·年);配套卫生室2个,4名医护人员负责卫生保健工作。

24参与景区管理增收

雇用村民4人,担任体能乐园管理员,收入40元/d;马车夫1人,收入60元/d;饲养员1人。收入60元/d。

25开发旅游商品增收

景区设商贸长廊1处,集体组织货源,统一包装销售,吸引群众经营。商品包括散养畜禽、鸡蛋、鸭蛋、鲜玉米等农副产品,虎头鞋、草编帽等手工艺品,蝴蝶兰、六月雪等盆景,荠菜、马齿苋等时令野菜,供游客选择购买。

3乡村旅游对繁荣农村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31加快农村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化发展

胡茂村原来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乡村,农业结构的经济作物很少,第三产业占比较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据调查,通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全村90%以上的土地种植花卉苗木,成为无粮村,通过众筹,村里建设了大锅饭农家乐、萌宠动物园、时尚浪漫花海、采摘园、摸鱼池、体能乐园等项目,带动了全村3家农家乐和2处民宿的发展,拉动了该村多项产业的共同发展。

32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成就美丽乡村

据调查,超过80%的村民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普遍反映发展乡村旅游给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道路整齐了,村庄整洁了,水干净了,绿化好了,空气清新了,环境优美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促进了乡村不断完善文体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污水处理站等基础设施,开展拆违拆临、整治坑塘、“户户通”等建设,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放心消费。

33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JP]

现代化的发展是以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标志的经济,而环境发展是手段,社会发展和进步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所在,发展乡村旅游,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依然成为发展经济的新动能,从而加快推动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步伐。

4制约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BT(2+1]41乡村旅游建设缺少资金,基础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BT)]

由于胡茂村乡村旅游是新发展的产业,缺少资金制约了旅游项目发展,园林观光型景区已无法满足现今旅游产业系统升级及游客多样性需求,主要表现在接待能力超负荷和旅游项目少,景区的总体布局不尽合理,相应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随着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旅游线路、观光景点、体验项目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BT(2+1]42乡村旅游从业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缺乏高科技人才[BT)]

从胡茂村目前情况来看,在乡村旅游宣传策划方面缺少科技人才,大多数乡村旅游的從业服务人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思想保守、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必要的旅游专业知识,服务意识匮乏,服务质量不高,不能够真正认识到服务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人员素质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43品牌意识的宣传有待加强

虽然胡茂村的苗木资源丰富,但宣传力度不够,在向外打开市场的路上还要进一步努力,“品牌意识”不强,特色发展不足,没能很好地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知名度还没有完全打响,需要在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宣传力度上再做进一步的努力。

5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几点建议

51资金筹集多元化,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资金筹集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同时努力提高乡村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餐饮、住宿、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游客接待能力,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52布局统筹规划,推进向产业化发展进程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做好规划布局。将乡村旅游建设纳入到城镇及村级建设的规划当中去,统筹考虑,搞好“点面结合”。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确保乡村旅游业健康稳步发展。

[BT(2+1]53规范管理服务,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打造乡村旅游优势品牌[BT)]

结合实际需求,引进高层次的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旅游从业村民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接待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深度挖掘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民间绝活技艺等反映本土文化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好文章,打造乡村旅游优势品牌,这样才能既满足旅游者对文化的需求,又能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

6总结

经过对胡茂村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调研分析,结合当前乡村旅游热潮的形势背景,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抓住有利时机,精心准备,及时推出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将乡村旅游与休闲产业、生态旅游相结合,形成以农家乐和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主要要素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打造乡村精品旅游地,挖掘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灿烂的多民族文化,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婉婷,刘洪利,王硕,李旭慧.“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延庆石峡村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8(11):145-147.

[2] 李芳,冯雨诗,张作锰,李超,孙琪.创客基地建设给海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及建设方案[J].中国市场,2018(32):55-57.

作者简介:

李永波(1978-),男,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大专,中级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猜你喜欢

旅游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赞农村“五老”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