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
2019-05-29刘勤
刘勤
摘 要:家国情怀是每个高中生应该具备的情怀,学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应该用家国情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站在历史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充满民族自信,不断努力学习,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
学习历史不仅是让学生对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件进行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历史事件来提升自己情感的升华。家国情怀的培养与历史教学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虑,这样才能够对当时的人和事有比较客观的评价和理解。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爱国主义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比中学其他学科,历史课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充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教学中对教材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素材归纳,得出如下结论:教材中爱国主义素材有三种,分别是显性的、隐性的和中性的。致力于科学研究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卓越的科学家的事迹;为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而辛勤耕耘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事迹;为抵制外国的侵略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的事迹;为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制度而前仆后继斗争的革命家的事迹,是显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为国家的发展而默默奉献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事迹;思想家提出的理论,是隐性的爱国主义素材。历史事件、历史图片、历史遗迹,是中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根据上述分类,我在历史教学中,对显性的爱国主义素材采取直接展示的策略,对隐性的爱国主义素材采取挖掘的策略,对中性的爱国主义素材采取赋予情感的策略。通过对历史教材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的挖掘,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倍增。比如在学习高中历史“抗日救亡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处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能否也勇敢站出来为保卫国家而努力。当前的高中生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经历的挫折较少,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总是想要放弃,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能明辨是非。因此教师就让学生假设自己处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然后去想自己会如何表现,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就会审视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二、家国情怀教育与德育教育目标相一致
目前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而在德育教育中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让学生在面对大是大非的事情的时候能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帮助学生长成为有志向的青年。从历史文化遗迹中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也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都较为欠缺,对历史上发生的事很难理解,给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历史,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地看待历史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如我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从威严雄壮的军阵中感受到秦国气吞山河、横扫六国的气势。从兵马俑栩栩如生的造型中体会了祖先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从旅途中感受到祖国的广阔和壮美,来自风光秀美的江南水乡的学生目睹了莽莽的黄土高原之后心胸也开阔了,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爱国主义不是虚无缥缈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空喊口号,它要有实际的内容,学生要从书斋走向广阔的社会,从接触历史文化遗迹中感悟历史,从感悟中升腾起民族自豪感,进而形成爱国主义情感。这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参观历史遗迹为历史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三、家国情怀教育与正确历史观相一致
目前社会上有一些不良声音对我国历史上发生一些事件进行恶意放大,对于年轻气盛的高中生来说很容易受到这样的声音的影响。此时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意识,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要客观看待这些事件,明白国家无论好坏那都是自己的国家。只有在自己的国家中才有根,才会有归属感。比如在学习“辛亥革命”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许多学生就会去想“为什么要通过暴力的形式去解决事情,难道不能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吗?难道不能学习日本自上而下进行良性改革吗?在暴力中会有多少无辜老百姓牺牲?”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就是没有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有正确的理解,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不了解。此时教师就对学生讲解“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我国已经不具备良性改革的条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是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良性改革来改变国运的,但是都失败了。在内忧外患之中,只有也只能通过暴力的改革方式来改变中国人民的命運。尽管有一部分人在暴力改革过程中牺牲,但是换来了更加民主自由的新时代。”经过教师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对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件有客观的认识,学会独立思考,用正确的历史观来看待问题。
立足课堂,放眼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已经在积极尝试用历史知识来论证自己对某些时事的看法。虽然有时他们的看法不够全面或论据使用不够恰当,但我毫不怀疑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这是很让我欣慰的。
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同步完成了自主学习,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