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罗》内在叙事结构探微
2019-05-29成立成良臣
成立 成良臣
内容摘要: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带有“内隐外现”的两条叙事结构,其中内隐叙事结构是造成主人公悲剧的根本原因。文中称这条结构为“一张无形的网”。通过此“网”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这部悲剧的性质,揭示悲剧产生的必然性。
关键词:奥赛罗 伊阿古 内在叙事结构
如果说戏剧艺术是结构的艺术的话,那么,莎士比亚堪称戏剧结构艺术的大师是毫不为过的。在他的剧作中,往往精心设置、呈现出多重叙事结构,以此丰富剧作的内容,突出戏剧矛盾冲突,深化剧作主题。如《威尼斯商人》、《哈姆莱特》、《李尔王》等等。而他的有些剧作,除了有表面的现形的叙事结构外,还设置了内在的隐形的叙事结构,读者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深入理解剧作的真正内涵。如悲剧《奥赛罗》则是一例。这出悲剧,从表面看,是因奥赛罗的轻信、嫉妒、导致了他“杀妻自刎”的悲剧。而实际上,悲剧的真正制造者则是阴谋家伊阿古。在劇中,他的一次次罪恶阴谋构成了十分缜密的内在叙事结构。笔者把这内在的隐形叙事结构称之为“一张无形的网”。
既然称着“网”,就必然有布网者。翻开剧本,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一重要角色是由剧中人物伊阿古来充当的。
究其原由,伊阿古布网的动机十分明白:一是垂手可得的副官职务被主子奥赛罗给了别人(卡西欧);二是他所倾慕的美丽出众的苔丝德蒙娜小姐却作了摩尔人奥赛罗的妻子;再者是他怀疑奥赛罗在被窝里头代表他“行使职权”(意即与他的妻子有私情)。因此,伊阿古的妒、恨之火在胸中燃起,并决意把他的仇敌“一网打尽”。
伊阿古复仇的主要目标虽是他的主子奥赛罗,但他善于审时度势,并非以卵击石,冲着奥赛罗进行明火执仗的拼杀,而是不动声色,暂时忍耐,以屈求伸。他凭着旗官的职务和奥赛罗等人对他的好感和信任,施展两面派伎俩,采用从易到难、从小到大、步步为营、各个击破等战术,最后使卡西欧落入圈套,使苔丝德蒙娜死于非命,使奥赛罗束手就擒。
伊阿古对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阴谋报复的过程,正是他布下罪恶之网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形成了整部悲剧的内在结构。
首先,他轻而易举地把威尼斯的花花公子罗德里戈抓进了他的网里。罗德里戈是一个典型的游手好闲之徒,头脑简单,生活放荡,他凭着金钱出入社交圈子,正垂涎于苔丝德蒙娜的美貌,并梦想着要作她的丈夫。伊阿古摸透了他的心理,一是想在他身上敲诈钱财,供自己享用;二是借此网罗狐朋,实现对奥赛罗的报复,于是用花言巧语,激起罗德里戈的欲望和对奥赛罗的妒忌和仇视,并以“红娘”的身份,赢得了他的好感和信赖。罗德里戈为满足私欲,寄希望于伊阿古身上,和他一拍即合,充当了他的忠实信徒和得力打手。
伊阿古在把罗德里戈抓进网里以后,接着便把布网的目标瞄准苔丝德蒙娜的父亲勃拉班旭。勃拉班旭身为宫廷元老,德高望重,他虽然看重奥赛罗的武功,却蔑视异邦人,更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奥赛罗这样一个摩尔人。伊阿古深知这一点,正好利用他来拆散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的婚姻,使奥赛罗受到打击,身败名裂。于是他巧使妙计,趁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幽会之夜,唆使罗德里戈向勃拉班旭告密,并在深更半夜,故意大喊大叫,把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私下结合的事,用最恶毒的字眼灌进勃拉班旭的耳里,使勃拉班旭怒火中烧,暴跳如雷,吩咐左右,要拿奸治罪。巧逢土耳其舰队入侵塞浦路斯,奥赛罗被公爵任命为抗敌首领。在公爵召开紧急会议的元老院里,奥赛罗以坦荡的胸怀,苔丝德蒙娜以真挚的情感,当众公开了他们的爱情“秘密”,从而使伊阿古的诋毁化为灰烬,也使勃拉班旭的愤怒之火渐渐熄灭。
伊阿古一计未成,又生一计。他把行动的目标转向了塞浦路斯岛。并把布网的方向对准了奥赛罗的副将卡西欧。卡西欧“样儿潇洒”,为人忠厚,对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忠心不二。
伊阿古视他为情场上的情敌,官场中的对手,实施阴谋的障碍。因此,他决定从卡西欧身上下手,可以一箭多雕。而卡西欧却对伊阿古十分信任,毫无戒心,这正是伊阿古下手的有利之处,所以伊阿古十分自信:“只消张起那么一面小小的网,就可以捉住卡西欧这样一只大苍蝇”。终于,他等到了一个下手的好机会:土耳其军队在海上遇暴风沉没,奥赛罗的军队不战而胜,塞浦路斯沉浸在军民共庆胜利的欢乐的夜里,伊阿古不失良机,要在这个不寻常的夜里导演一场借刀杀人的好戏,让刚提升为副将的卡西欧乐极生悲。于是,他又一次燃起紧紧跟随他的奴才罗德里戈的情欲和嫉妒之火,去把卡西欧烧毁。他挑逗罗德里戈说:“卡西欧脸儿长得俏,年纪又轻,黄毛丫头就吃那一套。那个娘儿已经把他看中了”,他们“两个人嘴唇儿跟嘴唇儿凑得那么近,吐出来的气息早已拥抱在一起了……现在是勾勾搭搭,紧接着——就是发生肉体关系”。罗德里戈听得心慌意乱,按耐不住,伊阿古又趁机对他吩咐:“今晚你在站岗,故意惹他,让他来打你,只要他一动手,我自有办法叫这些岛上的人暴动起来;到那时,除非把卡西欧撤职,就没有办法收拾局面,再叫这班人平静下来;这样那天大的障碍一旦拨去了,我才好施展手段,叫你早早如愿以偿”。罗德里戈言听计从,决意照办。
伊阿古安排停当,便在“酒”上下功夫,他深知卡西欧生性急躁,不胜酒力,酒后生事,必定无疑。于是,他一边借为将军和夫人干杯为名,向身负巡夜重任的卡西欧灌酒;一边又让罗德里戈和其他几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喝得酩酊大醉。酒后,罗德里戈按照伊阿古的吩咐,果真挑起卡西欧的怒火,引起斗剑。总督蒙坦诺上前阻止,也被酒性发作而失去理智的卡西欧刺伤。罗德里戈趁机溜掉,高声大叫并胡乱地敲响钟楼上的警钟,惊动了全岛。奥赛罗闻声赶到,止住了一场恶斗。伊阿古既作婊子,又立牌坊,在奥赛罗面前故作遮掩,替卡西欧开脱,奥赛罗正中奸计,立即撤销了卡西欧的副将职务。卡西欧成了伊阿古网中的又一个猎物。
伊阿古在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之后,便趁热打铁,继续实施要将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一网打尽”的计划。于是,一个更为歹毒的绝招在伊阿古的心里孕育而成,他要利用网中猎物卡西欧,给黛丝德蒙娜蒙上不白之冤,去燃起奥赛罗的嫉妒和复仇之火,让他们自投罗网,自相吞噬。
于是,伊阿古装着关心卡西欧的样子,为他想出一个“补救的办法”:让卡西欧去向苔丝德蒙娜求情,再由苔丝德蒙娜在丈夫面前为他疏通关系,以求恢复原职。其实在伊阿古的脑子里却打着一个鬼主意,要在卡西欧和苔丝德蒙娜的“关系”上做文章。卡西欧复职心切,竟把伊阿古的歹意当善意,把他的圈套当良策,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苔丝德蒙娜身上,好像一个落入大海的人想竭力抓住偶然发现的一只舢板一样。然而当卡西欧去向苔丝德蒙娜求情时,伊阿古却故意领来奥赛罗让他看见他们交谈和卡西欧慌忙从夫人身边溜走的情景,并吞吞吐吐,用不三不四、似是而非的话语挑逗奥赛罗,用最使奥赛罗敏感的种族、肤色,妻子的贞洁、变心等言语刺激他,引起奥赛罗对卡西欧和苔丝德蒙娜关系的猜疑,巧妙地在奥赛罗的脑子里埋下嫉妒的祸根。
然而,外界所发生的一切对于温柔、宽厚、善良的苔絲德蒙娜来说,却像被蒙在鼓里一样,一无所知。她天性慷慨,乐于助人,总是有求必应,更何况卡西欧受罚实在冤枉,当然也就对他的处境十分同情。于是她毫无戒心地在丈夫面前极力为卡西欧说情,却不知伊阿古培育出来的嫉妒菌苗已在奥赛罗心里发酵。他越是真心地为卡西欧说情,就越使奥赛罗厌烦,就越加深了他对卡西欧和她的怀疑。苔丝德蒙娜终究在丈夫面前碰了一鼻子灰而失去了为卡西欧说情的效能,同时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安。
奥赛罗越是心神不定,情绪烦乱,伊阿古就越得意。他趁势推波助澜,火上浇油,又大肆中伤,捏造卡西欧在说梦话中泄露与苔丝德蒙娜的奸情,散布卡西欧用奥赛罗送给妻子作为定情礼物的手帕抹胡子以及卡西欧与苔丝德蒙娜同床共寝的莫大谎言,使奥赛罗气急败坏,神志恍惚,妒火和复仇之火越烧越旺,并发誓要铲除卡西欧,杀死妻子。
为了得到证实卡西欧与苔丝德蒙娜奸情的有力“证据”,伊阿古又哄骗妻子爱米莉亚(苔丝德蒙娜的女佣人)从苔丝德蒙娜那里得到奥赛罗作为定情赠给苔丝德蒙娜的手帕,并把这张手帕悄悄地放到卡西欧房间让他得到,伊阿古要这张小小的手帕“变成天书般有力的证据”,让苔丝德蒙娜蒙受不白之冤,要奥赛罗钻进他的罗网。
紧接着伊阿古再一次导演了一场奥赛罗躲在幕后亲自听到卡西欧讲出和苔丝德蒙娜(其实是碧央加)调情、通奸经过的丑剧,让奥赛罗亲眼看到自己的那块失去了的定情手帕。到此,奥赛罗的嫉妒和仇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让的一切美好的信念彻底破灭了,他的理智在狂暴的感情冲动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被伊阿古布下的罪恶之网越勒越紧,无法脱身,像一只困兽一样,疯狂地喊叫着要把妻子“剁成肉酱”,以解心头之恨、之痛。
为了实现“一网打尽”的罪恶阴谋,伊阿古在坚定了奥赛罗杀妻的决心之后,便立刻决定向卡西欧下毒手。他再一次怂恿罗德里戈,趁夜黑人静,合伙向卡西欧行刺。行刺中,罗德里戈反被卡西欧刺伤倒地,伊阿古趁势刺向卡西欧,却未能致他于死地。伊阿古见势不妙,便摇身一变,装成救助卡西欧的样子,去追捕杀人的强盗。为杀人灭口,他毫不迟疑地刺死了受伤的罗德里戈,并血口喷人,把碧央加说成是刺杀卡西欧的同党,以掩盖自己的罪行。与此同时,奥赛罗也在自己的卧室里疯狂地扼死了苔丝德蒙娜。正当伊阿古的阴谋实现,就要收网之际,心直善良的爱米丽亚在弄清奥赛罗杀妻的原因后,终于恍然大悟,她不顾丈夫的威胁,大义灭亲,当众暴露了事情的真相,揭露了伊阿古的罪恶行径,伊阿古见天机泄露,恼羞成怒,迅速拔尖刺死了爱米丽亚。一切真相大白,恶人原形毕露,上当受骗的奥赛罗痛心疾首,悔恨交集,也刎颈倒地。一场血淋淋的的惨剧终在伊阿古的导演下发生。然而,“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如玩火者必自焚一样,伊阿古这个老奸巨滑的布网者也不免落网。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一场惊心动魄的的悲剧,也到此戛然而止。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奥赛罗》整个剧情的发展都是与伊阿古实施其罪恶阴谋的进程相一致的。伊阿古是贯穿悲剧始终的重要人物,全剧五幕十五场,几乎幕幕有他,场场有他,整个剧情的开展,可谓非他莫能。他像一个熟练而高深莫测的导演一样,调度着剧中每个角色的行动,指挥着每个人物的表演,决定着剧情的发展变化,低潮和高潮,以及人物的命运。也正是他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军师一样,精心布下了一张看不见、摸不着的罪恶之网,而且得心应手地几乎把他所看准的目标(除卡西欧幸存外)“一网打尽”。虽然最后这张罪恶之网被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利器所击毁,但从全剧看,毕竟好人一个个遭到劫难或不幸,真善美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场血腥的摧残,悲剧仍旧发生。
总之,通过剧中这条内在的叙事结构,使我们能进一步理解这出悲剧的性质远远超出了“嫉妒悲剧”的范畴。而悲剧的实质仍然反映的是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美好理想同黑暗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具体体现为正直善良与阴险狡诈、光明与黑暗两股势力的冲突。从中也让我们见识到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的奸诈与狠毒和人文主义者的稚嫩与脆弱,从而揭示出悲剧产生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M].梁实秋译,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
[3]张薇.莎士比亚精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3]傅光明.天地一莎翁: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叙述学视野下的莎剧研究”(SCWY15-22)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介绍:成立,四川文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莎士比亚戏剧、叙述学研究;成良臣,四川文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