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鸡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9-05-29赵珂

新农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鸡只法氏囊免疫抑制

赵珂

摘要:鸡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导致鸡只的免疫系统受损而出现的免疫应答紊乱的现象,对养鸡业的危害严重且治疗困难。通过对患病鸡进行临床表现分析能够进行初步诊断,利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能够确诊。对该病的防治要点为免疫接种以及加强饲养管理。本文主要论述了鸡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关键词:鸡;病毒性免疫抑

制疾病;诊断;防治

鸡病毒性免疫抑制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该病在治疗方面难度大,且治疗成本高,极易造成养殖过程中的经济损失。鸡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具体可表现为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减弱,继发感染的情况增加,接种疫苗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等。在养殖生产中,常见的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包括鸡马立克病、淋巴白血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以及传染性贫血等。

1 几种常见的鸡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

1.1 鸡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肿瘤性疾病,临床表现可分为神经型、皮肤型、内脏型以及虹膜型,发病率较高,患病鸡的生产性能降低,多器官出现器质性病变直至衰竭而亡。

1.2 鸡淋巴白血病

鸡淋巴白血病病毒能够直接对免疫系统进行攻击,导致免疫系统紊乱,机体免疫力降低,当鸡只受到其他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威胁时会发生严重的继发感染,增加鸡只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法氏囊病毒引起,对鸡只的免疫器官法氏囊进行攻击,影响淋巴B、T细胞的成熟,导致免疫系统的发育出现问题,进而影响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以及对抗原所产生的免疫反应,从而形成了免疫抑制。

1.4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病原体是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该病毒的感染能够导致鸡只的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正常功能,发生萎缩,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

1.5 传染性贫血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等病变,该病的死亡率高。

2 鸡病毒性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

能够导致鸡发生免疫抑制的病毒多样,在养鸡生产中十分常见,给养殖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免疫系统是抵御外界侵入病原的主要屏障,是保证鸡只健康的关键性器官系统,在当前大规模的养殖模式下,饲养密度较高,疾病的流行迅速,特异性免疫对保证鸡群的健康意义重大,但是免疫抑制性疾病会对此产生影响,增加鸡群中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2.1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采取免疫接种的方式预防疾病是目前养鸡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佳的防治手段,也是临床方面一项重要工作。疫苗毒株在进入到鸡只的体内后,需要免疫系统进行识别、发生一系列的免疫过程,最终形成抗体、效应B、T细胞、记忆细胞以及炎性产物,进而建立相应的防御体系,当病原体侵入时,阻止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如果免疫系统受到侵害,则会使防御体系无法正常建立,从而使疫苗失去其保护作用。

2.2 继发感染发生率高

免疫抑制病毒侵害鸡只机体后,会使其抵抗力下降,如果此时饲养管理条件差、应激反应强烈,气温突变、卫生情况不好、通风不良等,很容易造成鸡只的继发感染。机体内原本正常生长的条件性致病菌也会大量的滋生引起患病。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继发感染,治疗都相对较为困难,且病情复杂,会增加鸡群的死亡率。

2.3 治疗困难

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目前仍没有特效药物能够清除体内的病毒,治疗方面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难以根治。且使用大量的抗生素防止感染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还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

3 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的诊断

通过对患病鸡的临床症状观察能够对該病进行初步诊断,

要想确诊需要利用实验室诊断技术。目前临床上的诊断推荐使用血清学方法,通常使用的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使用试剂盒的模式进行诊断,适用于数量较高的群体检测以及隐性感染的检测。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常用于已经发病的鸡群,但是此种方法的成本较高,适合规模化养殖场、龙头企业等使用。

4 鸡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的防治

4.1 免疫接种

目前对于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的预防效果最好的方式为接种疫苗,免疫接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质量有保证的疫苗,同时要求接种的方法正确。在雏鸡出壳后的第一天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效果能够持续至出栏前。育雏前期接种法氏囊病毒疫苗。开产前接种传染性贫血疫苗。对于鸡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等疾病的疫苗目前尚未普及,需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的方式进行预防。

4.2 加强饲养管理

提供营养充足的营养,适量补充各项营养物质,同时要保证养殖环境的卫生清洁,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消毒药剂更换使用,做好环境控制工作,保证温湿度适宜,通风情况良好。

4.3 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进行养殖,禁止混养,鸡群出栏后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后再次使用。全进全出的养殖制度不仅能够预防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对其他疾病的预防也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鸡只法氏囊免疫抑制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鸡坏死性肠炎症的治疗措施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免疫增强剂在鸡病防治中的应用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蛋鸡换羽期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