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宣贯《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9-05-29本刊讯
本刊讯日前,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在南京举办学习贯彻《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活动。活动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办。参加集中学习的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等负责同志。
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站长(秘书长)崔利锋、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建军等领导出席,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刘忠松主持宣贯活动。
李书民介绍了起草《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背景和过程,并做了题为“绿色发展的中国水产养殖业”主旨讲话,全面分析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趋势。
李书民指出,我国水产养殖业面临诸多挑战。水产养殖业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不平衡、质量效益发展不充分;养殖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不平衡,生态保护不充分;养殖水域利用不平衡,深远海发展不充分等。李书民强调,当前还要高度重视部分地区养殖密度过高、水产养殖用药不规范、养殖尾水排放不达标等问题。
李书民提出了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的五项重要举措。一是划定水产养殖发展空间。要加强养殖水域滩涂统一规划,按照《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全面完成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及政府发布工作,依法保护养殖生产经营者的水域滩涂养殖权。
二是推进水产养殖方式转变。推进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及养殖设施装备现代化等,发展多种形式的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工厂化循环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底排污等养殖技术;实施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重点配套进排水设施设备,建设生态沟渠、生态塘、潜流湿地等尾水处理设施设备。
三是发挥水产养殖生态修复功能。推进以渔净水,发展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增养殖,实现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推进碳汇渔业,有序发展滩涂和浅海贝藻类养殖,构建鱼虾贝藻参胆立体生态养殖系统,净化和修复近海环境,重建蓝色港湾生态。
四是强化绿色水产养殖监管。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提高重大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和监督执法,防止水生动物疫病通过苗种传播。
五是切实加强相关支持保障。将养殖水域滩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确保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相衔接,严格水产养殖主体功能区定位。
崔利锋指出,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系统要着眼“三农”和渔业渔政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渔业渔政中心工作和推广工作职能,充分发挥推广体系专业特点和优势,全力做好水产技术推广重点工作。目前,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最迫切的任务是在机构改革之中,明确水产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巩固机构编制、稳定人员队伍。
崔利锋强调,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系统要抓好先进水产养殖模式和技术的示范推广。持续推进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多营养层次立体生态养殖、多级人工湿地养殖等已有生态环保模式的熟化优化。
要促进现代水产种业建设发展和质量提升。积极推进“育繁推产学研”相互协作,发挥企业在水产种业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力军作用,促进水产种业建设向实体化、系统化发展。
要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及投入品管理。推动落实《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6-2020年)》,健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要强化资源生态养护科技支撑与服务保障。充分发挥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乡村水域生态环境监测、污染事故和生态灾害监测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专业作用,着力拓展水域污染治理等相关技术服务,参与乡村水域环境治理保护工作。
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渔业与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等产业,传统产业与现代设施装备、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技术拉动、信息传动、品牌拉动、服务推动,促进渔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