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经叛道的被拐女,竟让一代枭雄狂掷千金赎回?

2019-05-28路漫漫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蔡文姬蔡邕匈奴

路漫漫

蓝田轻烟,如梦魇影。

黄沙漫漫处,有女化大雁,欲飞天。

翻阅典籍,关于蔡文姬的记载与其他才女相较,可谓是少之又少。

偏偏在那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的《后汉书》中,她占得一隅。

与曹娥、吕荣或皇甫规妻等贞女洁妇不一样,蔡文姬可谓称得上是离经叛道。

在那段时势造就英雄的历史里,一位奇女子为何令人如此难以忘怀。

请听漫漫为各位细细道来。

01

端操有踪,幽闲有容

东汉灵帝在位之时,蔡文姬父亲蔡邕因国事多次顶撞汉灵帝刘宏,被冠上莫须有的罪名打入了大牢,一家被流放。

蔡文姬便在此时出世。蔡邕为女取单名一个琰,字昭姬。

西晋时期,众人觉得她的字犯了当时权臣司马昭的忌讳,由此后世改称她为文姬。

年少丧母,蔡文姬跟随在一个上晓天文,自创“飞白”书体的父亲身边长大。

文姬“才气英英”,六岁便展露锋芒,听音辨琴。

一日夜里,蔡文姬忽闻屋外“嘣”的一声,父亲的琴声随之中断。

未过一会儿,蔡邕听见女儿清脆的稚音传来。

爹,焦尾的第二根弦断了,待我去取一根来您为它换上吧。

看着眼前准备为自己取琴弦的女儿,蔡邕大吃一惊。

琰儿,你是如何得知断的是这第二根弦?

听的呀。

蔡邕故意拨起第四弦又问女儿。

那这是第几弦?

第四弦。

此事让其父蔡邕对文姬的天赋大为改观,他断定自己的女儿定是可塑之才。

当下决定将自己那套古朴天真,笔力劲健的书法传授给文姬。

年方十二,文姬的书法已得父亲真传,既稳重端庄,又飘逸顿挫。

又过两年,蔡文姬诗书礼乐无不通晓,文学才华闻名天下。人但知有文姬,方知有蔡邕。

端操有踪,幽闲有容。更效仿班昭,编撰书籍记录史实的志向。

蔡文姬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才女。一颦一笑间,犹若一株沾染着清晨露珠的芙蓉,淡雅而亲疏。

无忧无虑的少女还不知道自己一生将如浮飘萍,命途多舛。

02

突破封建礼数

东汉末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驾崩,董卓担任司空实则掌管大权。

与京城里的魑魅魍魉不同,几百里外的陈留郡热闹非凡。碧玉年华的蔡文姬,喜嫁河东大族卫家子卫仲道。

新婚胜如小登科,披红戴花煞似状元郎。蔡文姬与卫仲道先前互不了解,起初难免疏离。

然日久见人心,蔡文姬天然去雕饰,抚琴绕音让卫仲道如痴如醉。夜晚二人谈天说地道理想。

谁料那天公不作美,一年不到,卫仲道就因病而逝。

卫家二老白发人送黑发人,婆婆每日见没有子嗣的媳妇,就想起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痛上心头。

你这个毒妇,克死我儿,一无所出。

你那个父亲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给那个倒行逆施的逆子做狗!

每日要听闻这无休止的粗鄙谩骂,蔡文姬终于忍无可忍,脱离卫家。

彼时,其父蔡邕被董卓威胁担“祭酒”一职,被世人讽刺为走狗。

先是被冠上了“克夫”的名声,而后丢下公婆从丧夫家中出走,又有一位侍奉乱臣贼子的父亲。

世俗的偏见没有放过她。她被街坊譏讽,唾弃。

即使背负千斤的压力,蔡文姬坚信,女子的命运应该由掌握在自己手中。

她不甘此生就这样做一个不受待见的寡妇,自己的才情不该被掩没于这望得到尽头的委屈人生。

或许正是她一反世人所想,不理会古代封建礼数勇敢追求自己所愿,才突破常理般登上《后汉书》中的一席之位。

可惜文姬还未得在父亲身边尽孝多久,蔡邕便因感慨董卓的一声叹息,被篡位的司徒王允杀害。

从先夫亡逝至家父人头落地,仅短短三年。

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随子。可蔡文姬丧父丧夫,一无所出。

03

流落匈奴十二载

彼时正是乱世,司徒王允在谋杀董卓后一个月,被其旧部毒害。各方人马你方唱罢我登场。

混乱的中原给了剽悍的匈奴可乘之机,一路从圉城烧杀到蔡文姬面前。

美丽的蔡文姬成为匈奴的囊中之物。她写下诗句,记录下当时自己被掳的经过: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马边悬挂着男人的头颅,马后捆绑着抢来的妇女,神情麻木呆滞。

回望来时路,两眼墨黑迷茫不清,肝脾早已伤透如同烂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强娶,与他共生二子,皆是定数。

文姬当然极不情愿,但不嫁,便要做那连畜生都不如的奴隶。

没有生路,断不用盼那回乡之望。

左贤王谈不上良配,却也待她不薄。闲时愿意阅她一曲,听她一言。

战俘的身份,让她这个王妃做得名不正言不顺,连个阏氏的封号都未曾得到。

再加上“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的北荒生活,蔡文姬终究不免对故乡梦绕魂萦。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

她时常站在芳草萋萋的旷野质问苍天。望着南归的雁群,想要回到那个大雁飞来的方向。

那里芳草盈盈,高山流水,好不美兮。那才是自己的国,那才是自己的家。

身逢绝境却永远秉承着一颗坚挺的内心,向往着回到那个即使对她不算太好,却绝对能称得上是故国的地方。

这是蔡文姬之哀,亦是蔡文姬之韧。

天高地远十余载,中土已是换了个天地。曾是蔡邕好友的曹操从烽烟之中崛起,逐鹿中原。

曹操早闻旧友蔡邕不幸罹世,忽然念起旧友有一个才情远近闻名的女儿。

差人打听,才得知文姬流落匈奴十余载。曹操不是草莽,为了与昔日旧友的情分,以及对文姬自身才华的垂涎。

曹操乃遣使者以金壁赎之。使者来的那日,蔡文姬泪流不止。

这眼泪既有喜悦,又有痛苦。

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归乡是喜悦,儿子只得留在草原是痛苦。

一个女人是经过何等的纠结与取舍,才能做到狠心弃子。

若不弃,那她忍辱负重这十二载又会被如何言说。

虽有稚子牵绊,比不上返回故土是她活下去的信念。

左贤王面对金壁,也放任她去。

文姬终于归汉。

遥遥归途,文姬时常夜不能寐。一把古琴不离手,纵得诗歌走天涯。

她将在匈奴处学习到的胡笳融合古琴,创作了举世闻名的中国十大名曲之一——《胡笳十八拍》。

宜昔人恨生不同时也,余特弄之九弦云。

离子的凄楚,浩然的怨气,肝肠寸断的音律。说的是蔡文姬的前半生,奏是荒凉无比的命运。

从大漠黄沙迸发的琴音中,铿锵有力地诉说着不可磨灭的难。

04

为夫求命 屈膝卑微

回到故土,蔡文姬已经三十二岁了,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当年那株去雕饰的清水芙蓉,已经在大漠风沙蹉跎的岁月中枯萎老去。

曹操有意拉攏,择了一位风流倜傥的名门才子董祀让她三嫁。

在当时,文姬无可选择。嫁一个丈夫才是她能够安然生活的根本。

董祀是蔡邕的小迷弟,但是无缘无故被指配了他那个二婚之身,被匈奴侵占,又大自己十几岁的不洁女儿。

自己又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董祀越想越郁闷。这一郁闷便要出事。

也许他顶撞了曹操,也许他有什么把柄在曹操手中。

史书记载: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

为救丈夫,蔡文姬决定奋力一搏。

当时众多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同在一处饮酒作乐,只见文姬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词清辩,旨甚酸哀。

文姬恳求曹操:

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

一代才女卑微至此,枭雄都不忍谴责。

曹操可怜她身世凄惨,差人去把处决董祀的文书追了回来。

为了报答曹操不杀董祀之恩,蔡文姬将父亲四百多篇著书,一一誊写,竟毫无差错。

在结束此项工作之后,蔡文姬董祀隐居蓝田。

在此山清水秀之处,文姬再度以两首《悲愤诗》回望自己一生。

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

两首诗歌继承了汉乐府的叙事风格,后人称其能与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相媲美。

诗句中的悲愤,不亚于任何在乱世中的男子,杜甫的《北征》等诗显然受到它的影响。

蔡文姬的故事被后世作为诗文、画作、戏曲主题,其自身亦位于中国四大才女之列。

她,撇下公婆,出走归宁,全然不符合当时礼教道德标准;她,被匈奴掳,一生三嫁,被君子常责失节过矣;亦是她,心系家国,抛夫弃子,写诗谱曲痛诉艰苦难史。

蔡文姬是古代女子中的一个传奇。

人生吻她以痛,她用坚韧的内心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因外物而悲喜,勇敢做自己。

最后,漫漫也希望可以做一个如此的女子。

(摘自拾文化)

猜你喜欢

蔡文姬蔡邕匈奴
昭君出塞
匈奴王的珍宝
一生三嫁
义退匈奴兵
蔡邕听琴
蔡文姬(下)
倒屣欣逢迎
飞将军抗匈奴
蔡文姬辨琴
三字经